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3806189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设备。提供喷墨记录方法,通过所述方法,即使在使用小型和高耐久性的喷墨记录设备时,也获得优异固着恢复性并可以记录抑制产生不均匀的高质量图像。喷墨记录方法包括由包含以下的喷墨记录设备记录图像:多种水性墨;第一墨贮存部;第二墨贮存部;多个管;记录头;和恢复机构。第二墨的粘度η2(mP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喷墨记录方法和喷墨记录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喷墨记录方法和用于该方法的喷墨记录设备。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喷墨记录设备用于办公或商业印刷领域的机会日益增加。在此类领域中,记录大量的图像,因此需要高生产性。例如,从改善生产性的观点来看,已提议其中增加墨贮存部的体积以消除需要更换墨盒的时间和精力的喷墨记录设备(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7

081150)。
[0003]此外,增加墨贮存部的体积增加了可记录图像的张数,由此增加喷墨记录设备的使用年数。因此,存在强烈需求确保形成设备的构件的耐久性和墨的可靠性这样的倾向。例如,已提供具有挠性和耐弯曲性的喷墨记录设备用供墨管(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

080724)。
[0004]进一步地,从满足对设备小型化的需求的观点来看,已知包括用于通过同一抽吸盖从多个喷出口阵列一同抽吸多种墨的恢复机构的喷墨记录设备。从即使在使用包括这样的简单恢复机构的喷墨记录设备时维持高可靠性的观点来看,已提议其中规定成套墨(ink set)的墨之间的蒸发粘度的差异以改善恢复性的喷墨记录设备(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5

171070)。
[0005]此外,近年来,在例如商场或照相馆等中,由喷墨记录设备打印的产品作为商品销售给消费者的机会日益增加。用于此类用途的喷墨记录设备需要具有能够记录高图像质量的照片或图像的性能。为了满足这样的需求,已提议一种喷墨记录方法,通过该方法减少由图像记录导致的不均匀(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9

130898)。
[0006]此外,已提议包括用于通过同一抽吸盖从多个喷出口阵列一同抽吸多种墨的机构的喷墨记录设备,其中规定了引入各个墨的低相对介电常数溶剂和高相对介电常数溶剂之间的比和喷嘴的流路体积之间的关系(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7

081056)。可以说根据该喷墨记录设备,可维持固着恢复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研究用于提供小型化且耐久性优异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构造。结果,专利技术人发现,采用以下三种构造(1)~(3)是合适的:
[0008](1)在各墨之间供墨管的长度不必需彼此相同(墨与墨不同);
[0009](2)进行通过同一抽吸盖从多个喷出口阵列一同抽吸多种墨的恢复操作;和
[0010](3)使用各自具有挠性的供墨管。
[0011]当在紧凑空间中配置设备的各构件时,各墨之间的用于连接副罐和主罐的多个管的长度不必需彼此相同并且可以墨与墨不同(构造(1))。此外,在用于通过同一抽吸盖从多个喷出口阵列一同抽吸多种墨的系统的情况中,可使恢复机构为紧凑的(构造(2))。这是因为,与用于通过分别的抽吸盖从多个喷嘴抽吸墨的系统相比,多个喷出口阵列之间的距离
可变窄。此外,在通常情况中,副罐配置在安装于墨盒上的记录头的上部或与记录头一体化。因此,一端连接至主罐且另一端连接至副罐的供墨管随着图像记录时墨盒的扫描而在设备中环绕拖动。因此,为了确保耐久性,优选使用具有能够抵抗墨盒的往复扫描的挠性的供墨管(构造(3))。然而,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7

081150、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3

080724、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5

171070、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9

130898和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17

081056的每一个中,未公开包括所有构造(1)至(3)的喷墨记录设备。
[0012]本专利技术的专利技术人已使用日本专利申请公开号2005

171070中提出的喷墨记录设备和成套墨记录图像。结果,专利技术人揭示了,即使在由墨填充设备并长时间放置后,通过启动其恢复机构可消除设备的喷出口中发生的堵塞,因此可将设备恢复至正常喷出墨的状态,即,固着恢复性是令人满意的。然而,专利技术人发现,在采用构造(1)至(3)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情况中,为了正常记录图像,需要重复许多次抽吸,因此固着恢复性可能不充分。进一步地,专利技术人新近揭示了,不均匀易于发生在开始记录后即刻获得的图像中。
[0013]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使用包括以下构造(1)至(3)的喷墨记录设备时发生的问题。即,目的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通过该方法,即使在使用所述喷墨记录设备时,也获得优异的固着恢复性并且可记录抑制产生不均匀的高质量图像。此外,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用于所述喷墨记录方法的喷墨记录设备。
[0014](1)在各墨之间供墨管的长度不必需彼此相同(墨与墨不同)。
[0015](2)进行通过同一抽吸盖从多个喷出口阵列一同抽吸多种墨的恢复操作。
[0016](3)使用各自具有挠性的供墨管。
[0017]即,根据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由喷墨记录设备记录图像的喷墨记录方法,所述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多种水性墨,其各自含有着色材料;第一墨贮存部,其配置成贮存多种水性墨的每一种;第二墨贮存部;多个管,其配置成将水性墨从第一墨贮存部供给至第二墨贮存部;包括以下的记录头:多个喷嘴,其连接至第二墨贮存部且从第二墨贮存部供给的多种水性墨的每一种在其中流动,多个喷出口,其配置成与多个喷嘴连通而喷出多种水性墨的每一种,和喷出口表面,其上排列有包括多个喷出口且对应于多种水性墨而配置的多个喷出口阵列;和包括以下的恢复机构:抽吸盖,其配置成与包括记录头的喷出口表面的区域抵接而一同覆盖多个喷出口阵列,和抽吸单元,其配置成通过抽吸盖一同抽吸多个喷嘴中的水性墨,多种水性墨包括第一墨和第二墨,多个管包括配置成将第一墨供给至第二墨贮存部的第一管和配置成将第二墨供给至第二墨贮存部的第二管,第一管的长度L1(mm)与第二管的长度L2(mm)的比为1.15倍以上,第一管和第二管各自具有2mg/天以上的40℃下的水蒸气透过量W(mg/天),通过将从喷出口喷出的水性墨施加至记录介质来进行记录,其中第二墨的粘度η2(mPa
·
s)与第一墨的粘度η1(mPa
·
s)的比(η2/η1)为0.7倍以上至1.5倍以下,和其中第一墨包含具有40.0以上的相对介电常数的第一水溶性有机溶剂。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一种喷墨记录方法,通过该方法,即使在使用包括以下构造(1)至(3)的喷墨记录设备时,也获得优异的固着恢复性并且可记录抑制产生不均匀的高质量图像。此外,根据本专利技术,可提供用于所述喷墨记录方法的喷墨记录设备。
[0019](1)各墨之间供墨管的长度不必需彼此相同(墨与墨不同)。
[0020](2)进行通过同一抽吸盖从多个喷出口阵列一同抽吸多种墨的恢复操作。
[0021](3)使用各自具有挠性的供墨管。
[0022]参照附图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描述,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用于示意性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喷墨记录设备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喷墨记录方法,其用于用喷墨记录设备记录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记录设备包括:多种水性墨,其各自含有着色材料;第一墨贮存部,其配置成贮存多种所述水性墨的每一种;第二墨贮存部;多个管,其配置成将所述水性墨从所述第一墨贮存部供给至所述第二墨贮存部;记录头,其包括:多个喷嘴,其连接至所述第二墨贮存部并且从所述第二墨贮存部供给的多种所述水性墨各自在所述多个喷嘴中流动;多个喷出口,其配置成与所述多个喷嘴连通而喷出多种所述水性墨的每一种;和喷出口表面,其上排列有包括所述多个喷出口且对应于多种所述水性墨配置的多个喷出口阵列;和恢复机构,其包括:抽吸盖,其配置成与包括所述记录头的喷出口表面的区域抵接而一同覆盖所述多个喷出口阵列;和抽吸单元,其配置成通过所述抽吸盖一同抽吸所述多个喷嘴中的水性墨,所述多种水性墨包括第一墨和第二墨,所述多个管包括配置成将所述第一墨供给至所述第二墨贮存部的第一管和配置成将所述第二墨供给至所述第二墨贮存部的第二管,所述第一管的长度L
1 mm与所述第二管的长度L
2 mm的比为1.15倍以上,所述第一管和所述第二管各自的40℃下的水蒸气透过量W mg/天为2mg/天以上,所述记录通过将从所述喷出口喷出的所述水性墨施加至记录介质来进行,其中,所述第二墨的粘度η2mPa
·
s与所述第一墨的粘度η1mPa
·
s的比η2/η1为0.7倍以上至1.5倍以下,和其中,所述第一墨包含相对介电常数为40.0以上的第一水溶性有机溶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第二墨包含相对介电常数为40.0以上的所述第一水溶性有机溶剂,和其中,所述第一墨中所述第一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以质量%计的含量X1和所述第二墨中所述第一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以质量%计的含量X2满足X1>X2的关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墨记录方法,其中,所述第一墨中所述第一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以质量%计的含量X1、所述第一墨中所述着色材料的以质量%计的含量C1、所述第二墨中所述第一水溶性有机溶剂的以质量%计的含量X2、所述第二墨中所述着色材料的以质量%计的含量C2、所述第一管的长度L
1 mm和所述第二管的长度L
2 mm满足(X1/C1)/(X2/C2)≥(L1/L2)的关系。4.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草田睦月池上正幸柿川浩志主代和也
申请(专利权)人:佳能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