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技术

技术编号:338012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6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属于控制技术领域。在确定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入第一自学习模式,第一自学习模式用于驱动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从第一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移动至第二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在第一自学习模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目标预设条件,在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满足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升程切换。通过自学习模式检测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两个气门升程之间切换情况,以自学习模式灵活调整用于升程切换的目标预设条件,提高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精确度。程机构的控制精确度。程机构的控制精确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0001]本申请属于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伴随着大众环保意识的不断增强,有关汽车的废气排放也愈加重视。一般通过车载自动控制系统监测车辆的废气排放情况。相关技术中,获取执行器的执行情况和相关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当执行情况或者反馈信号不符合检测条件时即确定当前车载自动控制系统的执行情况不佳。
[0003]但是,在实现本申请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执行器或传感器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检测条件,控制的精确度较低。
[0004]申请内容
[0005]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控制的精确度较低的问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0007]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的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0008]在确定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入第一自学习模式,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用于驱动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从第一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移动至第二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
[0009]在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目标预设条件,所述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由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对应的第一信息和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信息至少包括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所述第一气门升程时的控制信息,以及执行所述第二气门升程时的控制信息,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根据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工作特性确定;
[0010]在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满足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升程切换。
[0011]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的控制器,所述装置包括:
[0012]第一控制模块,在确定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入第一自学习模式,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用于驱动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从第一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移动至第二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
[0013]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记录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对应的第一信息且根据所述第一信息和第一预设条件确定第一目标预设条件,所述第一信息至少包括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所述第一气门升程时的控制信息,以及执行所述第二气门升程时的控制信息,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根据所述连续可变
气门升程机构的工作特性确定;
[0014]第一切换模块,用于在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满足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升程切换。
[0015]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16]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0017]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
[0018]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确定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入第一自学习模式,第一自学习模式用于驱动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从第一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移动至第二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在第一自学习模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目标预设条件,在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满足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升程切换。通过自学习模式检测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两个气门升程之间切换情况,以自学习模式灵活调整用于升程切换的目标预设条件,提高了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精确度。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系统示意图;
[0020]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0021]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的方法流程图;
[0022]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0023]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成第二目标预设条件的方法流程图;
[0024]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0025]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0026]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7]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
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0]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0031]相关技术中,获取执行器的执行情况和相关传感器的反馈信号,当执行情况或者反馈信号不符合检测条件时即确定当前车载自动控制系统的执行情况不佳。但是,相关技术中的执行器或传感器无法根据实际使用情况调整检测条件,控制的精确度较低。而本申请通过自学习模式优化了此种情况,提高了控制的精确度。
[0032]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进行详细地说明。
[0033]参见图1,图1示出了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系统100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控制系统100包括凸轮轴相位器101、凸轮轴102、偏心轴103、执行器104、油门踏板105、控制器(Electronic Contr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方法,应用于车辆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在确定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入第一自学习模式,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用于驱动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从第一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移动至第二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在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目标预设条件,所述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由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对应的第一信息和第一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一信息至少包括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所述第一气门升程时的控制信息,以及执行所述第二气门升程时的控制信息,所述第一预设条件根据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工作特性确定;在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满足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升程切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包括至少两个气门升程;所述第一气门升程为最小气门升程,所述第二气门升程为最大气门升程。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一目标预设条件,包括:获取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的第一信息,所述第一信息至少包括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下的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旋转角度、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分别处于所述第一气门升程和所述第二气门升程的反馈电压;在所述第一信息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一信息对应的偏差区间,所述第一预设条件至少包括所述旋转角度处于预设的旋转角度区间、所述第一气门升程的反馈电压处于预设的第一反馈电压区间以及所述第二气门升程的反馈电压处于预设的第二反馈电压区间;由所述偏差区间与所述第一预设条件确定第一目标预设条件,所述第一目标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和所述满足第一信息对应的偏差区间的条件。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控制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入第二自学习模式,所述第二自学习模式用于驱动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移动至第一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或者移动至第二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当所述第二自学习模式满足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生成第二目标预设条件,所述第二目标预设条件由所述第二自学习模式对应的第二信息和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确定,所述第二信息至少包括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所述第一气门升程对应的控制信息,或者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所述第二气门升程对应的控制信息;在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满足第二目标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升程切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第二自学习模式满足第一目标预设条件时,生成第二目标预设条件,包括:获取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执行所述第二自学习模式的第二信息,所述第二信息
至少包括所述第二自学习模式下的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旋转角度、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处于所述第一气门升程或者所述第二气门升程的反馈电压;当所述第二信息满足所述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第二信息对应的偏差区间;根据所述偏差区间和所述第一目标预设条件确定第二目标预设条件,所述第二目标预设条件包括所述第一目标预设条件和所述第二信息满足对应的偏差区间的条件。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第一自学习模式不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发出故障警报,控制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入跛行模式,所述跛行模式下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切换至最大气门升程对应的位置;在不执行升程切换的情况下,发出故障警报,控制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入跛行模式。7.一种基于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的控制装置,应用于车辆的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第一控制模块,用于在确定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处于工作状态的情况下,控制所述连续可变气门升程机构进入第一自学习模式,所述第一自学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岩朱海发姚岩岩马京卫刘鲁平房艳龙张松王继鹏董亚林李栋梁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