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双头数控车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80029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卧式双头数控车床,包括床体,床体上具有控制刀塔组件、主轴夹具组件、送料装置及夹具更换装置进行自动化作业的数控系统;刀塔组件为两个且位置相对,其分别可在X向及Z向进行移动;主轴夹具组件固定在机体上并与刀塔组件配合使用,主轴夹具组件用以带动工件旋转及定位工件;在主轴夹具组件上具有两个对刀仪,对刀仪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进行转动并与各自的刀塔组件配合使用;送料装置位于床体的两侧,其用以自动进行上料;夹具更换装置用以自动对主轴夹具组件内的夹具进行更换。优点是: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加工效率及提高加工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加工效率及提高加工精度。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提高加工效率及提高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双头数控车床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数控机床
,尤其是涉及一种卧式双头数控车床。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卧式数控车床作为轴类工件的主要加工车床,其具有广泛的应用,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现有的卧式数控车床一般均为双向作业,即在主轴的两侧各自定位一个加工工件,让两个刀塔进行同时车削作业,其相比单向加工车床能提高一倍的加工效率;但是,由于是双向定位作业,现有的卧式双头数控车床在定位、更换夹具及送料上具有一定的缺陷,比如定位精度存在一定的误差,夹具的更换工序较为复杂,送料只能输送单一管径的工件,这使得使用存在一定的局限,因此有必要予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卧式双头数控车床,它具有能提高加工效率及提高加工精度的特点。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卧式双头数控车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具有控制刀塔组件、主轴夹具组件、送料装置及夹具更换装置进行自动化作业的数控系统;所述刀塔组件为两个且位置相对,其分别可在X向及Z向进行移动;所述主轴夹具组件固定在机体上并与刀塔组件配合使用,所述主轴夹具组件由旋转组件及夹持组件所构成,所述旋转组件用以带动工件旋转,所述夹持组件用以定位工件;
[0005]所述主轴夹具组件上具有两个对刀仪,所述对刀仪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进行转动并与各自的刀塔组件配合使用;
[0006]所述送料装置位于床体的两侧,其包括机架及位于机架上的上料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伺服电机、上料台、推座及螺杆,所述上料伺服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且其上的转轴与螺杆连接;所述推座位于上料台的底部且其螺接在螺杆上,并通过螺杆的转动带动上料台移动;所述上料台上具有上料气缸及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上料气缸连接用以定位工件,并在使用中与推送装置配合使用;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送电机、固定板、旋转伺服电机、换料座及推料台,所述推送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其上的转轴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机架的侧面具有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在齿条上传动设置以带动固定板在机架上移动;所述推料台固定在固定板上且其上具有换料轴,所述换料轴通过皮带与旋转伺服电机连接并由其控制转动;所述换料座与换料轴连接并由其控制转动,所述换料座上具有两个由数控车床气动系统控制开合的夹料卡爪,所述夹料卡爪用以夹紧工件;
[0007]所述夹具更换装置包括桁梁及支架,所述桁梁固定在支架上,所述支架上具有夹具台,所述桁梁上具有两个机械卡爪组件,所述机械卡爪组件包括竖立梁、横向移动装置、纵向移动装置及夹具换向装置,所述横向移动装置包括横向移动台、固定板及横向移动电机,所述固定板与横向移动台固定连接,所述横向移动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所述桁梁上具有导轨及横向齿条,所述横向移动电机的转轴上连接有横向齿轮,所述横向齿轮在横向齿
条上传动设置并带动横向移动台在桁梁上横向移动;所述竖立梁位于固定板上并与其联动;所述纵向移动装置包括纵向升降电机、纵向齿条及纵向齿轮,所述纵向升降电机位于横向移动台内并随其联动,所述纵向齿条固定在竖立梁上,所述纵向齿轮连接在纵向升降电机的转轴上且其与纵向齿条啮合并带动竖立梁上下升降;所述夹具换向装置位于竖立梁的底部并随其联动,其包括连接座、换向气缸、换向座及夹紧气缸,所述连接座连接在竖立梁的底部,所述换向气缸固定在连接座上并与换向座连接,所述换向座铰接在连接座上并由换向气缸控制进行90
°
转动;所述夹紧气缸与夹具台配合并用以拿取其上的夹具。
[0008]所述夹具台上具有三个夹具安置台,所述夹具安置台贯穿夹具台的下端面;所述夹具安置台上设置有定位夹具位置的感应开关;所述夹具台上具有由驱动电机控制转动的防尘罩,所述防尘罩在罩设后覆盖夹具安置台。
[0009]所述主轴夹具组件上具有容纳对刀仪上对刀部的容置罩。
[0010]采用上述结构后,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通过双对刀仪来对各自的刀塔组件进行对刀,这样能够提高对刀的准确度,提高加工精度;夹具更换装置能够在需要更换夹具时进行自动更换,这样能够大大提高自动化程度;送料装置能够进行自动上料,同时其还能够可以根据不同的工件外径进行相应的调节,以适应不同的工件加工。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送料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3]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送料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4]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夹具更换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5]图5是本专利技术的夹具更换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0016]图6是本专利技术的夹具台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因此而限定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18]实施例,见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卧式双头数控车床,包括床体10,在床体10上具有控制刀塔组件、主轴夹具组件、送料装置及夹具更换装置进行自动化作业的数控系统;在机体10内具有配电箱、阀控箱、气动系统及液压站等动力输出装置,该动力输出装置能够分别便给上述机构提供动力。在数控系统内集成有各种操作指令,该操作指令能控制上述的各个机构进行相应的作业。
[0019]刀塔组件11为两个且位置相对,其分别可在X向及Z向进行移动,在使用中两个刀塔组件11一般进行同步运作,在刀塔组件11上具有多个刀具安装部,以安装多把刀具;刀塔组件11通过回转气缸控制转动,通过转动来选择合适的车削刀具。主轴夹具组件12固定在机体10上并与刀塔组件11配合使用,主轴夹具组件12由旋转组件及夹持组件所构成,旋转组件用以带动工件旋转,夹持组件用以定位工件。在主轴夹具组件12上具有两个对刀仪13,对刀仪13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进行转动并与各自的刀塔组件11配合使用;对刀仪13由驱动电
机控制转动;在工作时,对刀仪13会转到预先设定的位置后停留在该位置,此时,刀塔组件11开始同步移动,通过在X向及Z向的调整,让刀塔上的刀具刀尖部分与对刀仪13在X向及Z向接触,以此来获得对刀数据,对刀数据被数控系统记录后会自动生成刀补,这种结构能够有效提高对刀的效率及准确性。在主轴夹具组件12上具有容纳对刀仪13上对刀部的容置罩14,容置罩14能够起到保护对刀部的作用。
[0020]送料装置位于床体10的两侧(图1中只示出一侧),其包括机架20及位于机架20上的上料装置和推送装置,机架20由左架体及右架体所构成,左架体与右架体之间垂直设置。上料装置位于左架体上,其包括上料伺服电机25、上料台21、推座及螺杆22,上料伺服电机25能够进行行程调节,以适应不同外径的加工工件;上料伺服电机25固定在左架体上且其上的转轴与螺杆22连接,推座固定在上料台21的底部,其上的螺孔与螺杆22螺接,在上料台21的底部两侧具有滑块,在左架体上具有导轨,滑块在导轨上滑动设置,通过上料伺服电机25的转动推座会带动上料台21进行滑动。上料台21的端面为V形结构,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双头数控车床,包括床体,所述床体上具有控制刀塔组件、主轴夹具组件、送料装置及夹具更换装置进行自动化作业的数控系统;所述刀塔组件为两个且位置相对,其分别可在X向及Z向进行移动;所述主轴夹具组件固定在机体上并与刀塔组件配合使用,所述主轴夹具组件由旋转组件及夹持组件所构成,所述旋转组件用以带动工件旋转,所述夹持组件用以定位工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轴夹具组件上具有两个对刀仪,所述对刀仪通过驱动电机控制进行转动并与各自的刀塔组件配合使用;所述送料装置位于床体的两侧,其包括机架及位于机架上的上料装置和推送装置,所述上料装置包括上料伺服电机、上料台、推座及螺杆,所述上料伺服电机固定在机架上且其上的转轴与螺杆连接;所述推座位于上料台的底部且其螺接在螺杆上,并通过螺杆的转动带动上料台移动;所述上料台上具有上料气缸及定位座,所述定位座与上料气缸连接用以定位工件,并在使用中与推送装置配合使用;所述推送装置包括推送电机、固定板、旋转伺服电机、换料座及推料台,所述推送电机固定在固定板上,其上的转轴连接有传动齿轮,所述机架的侧面具有齿条,所述传动齿轮在齿条上传动设置以带动固定板在机架上移动;所述推料台固定在固定板上且其上具有换料轴,所述换料轴通过皮带与旋转伺服电机连接并由其控制转动;所述换料座与换料轴连接并由其控制转动,所述换料座上具有两个由数控车床气动系统控制开合的夹料卡爪,所述夹料卡爪用以夹紧工件;所述夹具更换装置包括桁梁及支架,所述桁梁固定在支架上,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轩豪张瑜丁海燕罗彦金娇荣王康安
申请(专利权)人:台州屹捷数控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