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滑动显示器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可折叠组件,所述可折叠组件包括叠加在可折叠支撑层上的可折叠表面层,所述支撑层包括第一主体、第二主体和枢轴铰链。
技术介绍
[0002]平板电脑和手机等电子设备的尺寸是设计电子设备时的一个重要考虑因素。用户常常要求设备的外部尺寸尽可能小,同时仍然提供尽可能大的显示器。
[0003]这个问题可以通过可折叠电子设备等来解决,该可折叠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支撑体,这些支撑体通过铰链互连,由显示器覆盖。一个或多个支撑体和显示器可以一起被折叠以提供尽可能小的电子设备,并且可以展开以提供尽可能大的显示器。
[0004]然而,当电子设备折叠时,显示器和/或一个或多个支撑体会在中性轴的一侧上拉伸,而在中性轴的另一侧上压缩。中性轴是显示器或壳体在折叠时保持不变的轴,即它既不拉伸也不压缩。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可折叠电子设备。上述和其它目的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特征实现。根据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以及附图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电子设备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组件(1)包括叠加在可折叠支撑层(3)上的可折叠第一表面层(2a);所述支撑层(3)包括第一主体(4)、第二主体(5)和枢轴铰链(6),其中,所述枢轴铰链(6)将所述第一主体(4)和所述第二主体(5)互连;所述第一主体(4)和所述第二主体(5)可围绕所述枢轴铰链(6)的组件旋转轴(A1)相互枢转,使得所述可折叠组件(1)可在展开位置(P1)和至少一个折叠结束位置(P2)之间移动;当所述可折叠组件(1)处于所述展开位置(P1)时,所述第一主体(4)和所述第二主体(5)在公共平面上对齐;当所述可折叠组件(1)处于所述折叠结束位置(P2)时,所述第一主体(4)叠加在所述第二主体(5)上;所述支撑层(3)还包括至少一个线性致动器(7),所述线性致动器(7)至少部分地延伸穿过所述枢轴铰链(6);所述线性致动器(7)的第一端(7a)与所述第一主体(4)相连;所述线性致动器(7)的相对的第二端(7b)与所述第一表面层(2a)或所述第二主体(5)相连;致动器轴(A2)在所述第一端(7a)和所述第二端(7b)之间且垂直于所述组件旋转轴(A1)延伸,其中,围绕所述组件旋转轴(A1)枢转所述第一主体(4)和/或所述第二主体(5)可以致动所述线性致动器(7),使得所述线性致动器(7)推动所述第一表面层(2a)或所述第二主体(5)相对于所述第一主体(4)沿着所述致动器轴(A2)移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3)具有第一中性轴(N1),所述第一表面层(2a)具有第二中性轴(N2),所述第一中性轴(N1)平行于所述第二中性轴(N2)延伸,所述第一中性轴(N1)沿着垂直于所述组件旋转轴(A1)并垂直于所述致动器轴(A2)延伸的偏移轴(A3)与所述第二中性轴(N2)偏移。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当所述可折叠组件(1)处于所述折叠结束位置(P2)时,所述枢轴铰链(6)的第一外表面(8a)的第一尺寸大于所述枢轴铰链(6)的第二外表面(8b)的对应第二尺寸,所述线性致动器(7)由所述第一尺寸和所述第二尺寸之差致动。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枢轴铰链(6)包括一排至少部分为锥形的铰链叶片(9),所述铰链叶片(9)通过沿着所述致动器轴(A2)延伸的连接元件(10)互连。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折叠组件(1)包括叠加在所述支撑层(3)上的可折叠第二表面层(2b);所述线性致动器(7)的所述第二端与所述第一表面层(2a)和所述第二表面层(2b)中的至少一个相连;所述线性致动器(7)推动所述第一表面层(2a)和所述第二表面层(2b)相对于所述枢轴铰链(6)沿着所述致动器轴(A2)移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层(2a)在第一方
向上移动,所述第二表面层(2b)沿着所述致动器轴(A2)在相反的第二方向上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层(3)还包括将所述枢轴铰链(6)和所述第二主体(5)互连的滑动轨道(11),所述第二主体(5)被设置为在所述线性致动器(7)的致动下沿着所述滑动轨道(11)沿着所述致动器轴(A2)移动。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性致动器(7)包括:
‑
旋转轴(12);
‑
至少一个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13a、13b),与所述旋转轴(12)和所述第一主体(4)互连并延伸穿过所述枢轴铰链(6);
‑
至少一个第二线性驱动装置(17),与所述旋转轴(12)互连,其中,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和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17)沿着所述致动器轴(A2)在一个方向或两个方向上同时线性致动。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2)垂直于所述第一中性轴(N1)和所述第二中性轴(N2)延伸,所述旋转轴(12)包括第一齿段(21),所述第二主体(5)包括与所述第一齿段(21)啮合的第二齿段(22),其中,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沿着所述致动器轴(A2)移动使所述旋转轴(12)和所述第一齿段(21)发生第一旋转,所述第一旋转使所述第二主体(5)沿着所述致动器轴(A2)在第一方向上移动,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沿着所述致动器轴(A2)在相反方向上移动使所述旋转轴(12)和所述第一齿段(21)发生相反方向的第二旋转,所述第二旋转使所述第二主体(5)沿着所述致动器轴(A2)在第二方向上移动。10.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2)平行于所述组件旋转轴(A1)延伸,所述旋转轴(12)的中心轴与所述第一中性轴(N1)相交。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17)与所述第一表面层(2a)或所述第二表面层(2b)相连,当所述线性致动器(7)被致动时,所述第一表面层(2a)和所述第二表面层(2b)沿着所述致动器轴(A2)在相反方向上移动。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13a、13b)和/或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17)包括链条、金属线、齿条和板材中的至少一个。13.根据权利要求10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轴(12)包括具有不同直径的小齿轮(14、14a、14b)和/或段(16),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13a、13b)和所述第二线性驱动装置(17)中的至少一个与每个小齿轮(14)或轴直径段(16)互连。14.根据权利要求10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可折叠组件(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线性驱动装置(13、13a、13b)包括延伸穿过所述枢轴铰链(6)的至少一个折叠段(19、19a、19b)和与所述折叠段(19、19a、19b)互连的至少一个线性段(20、20a、20b),所述旋转轴(12)包括第一小齿轮(14a),所述线性段(20)包括第一齿条(20a),所述第一齿条(20a)在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