倾斜式导沙栅栏、路堑隧道口防护体系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945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倾斜式导沙栅栏、路堑隧道口防护体系及其应用。所述导沙栅栏以与地面成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倾斜式导沙栅栏、路堑隧道口防护体系及其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导沙栅栏,具体涉及一种倾斜式导沙栅栏和使用其构建的路堑隧道口防护体系,所述路堑隧道口防护体系用于路堑隧道口积沙危害防治,属于风沙危害防治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普遍采用的工程防沙措施有阻沙和固沙两大类,细分又可按照材料和结构形式差异细分为很多类。例如材质方面有PE、麦草、芦苇、石材、盐土块和金属等,结构方面多呈网状、孔板、冲孔板等疏透型设计,阻沙沙障主要按照高立式、门帘式或棋盘式等方式垂直于地面布设,固沙障则由各种规格的方格构成。经过多年研究,各沙障的适应范围、适用条件和防护效果等关键指标,已经比较完善。但在疏导措施方面仍然没有专用的装置或方法,一般还是采用高立式阻沙障和主风向成锐角相交方式、垂直于地面布设,进行风沙流的疏导治理。
[0003]现有戈壁铁路风沙防护体系外围一般缺少疏沙、导沙措施。以往经验证明,由于戈壁地表和风沙流的特殊性,风沙疏导应是戈壁地区防沙首要考虑的问题,通过改变风沙流运行方向,使其不接近铁路,减少防护体系外部沙源供给。而目前多数铁路风沙防护体系中并没有设置相应的疏导沙措施,致使铁路上风向较远处戈壁风沙流产生的沙物质来源不断,无法从根本上根除沙害。
[0004]同时,目前铁路沿线布设的阻沙措施大部分为PE高立式沙障和PE网格固沙障,尽管这些阻沙、固沙措施对拦截、固定风沙都起到了一定作用,但这些措施距离路基只有80~300m,被这些措施拦截形成的一道道沙垄遇到强风便会变成直接危害铁路的沙源。r/>[0005]此外,铁路隧道口积沙通常分为路堑和路基两种情况,均对铁路的安全运营产生危害,但由于路堑位于沟谷地带,隧道口又处在路堑的端头,导致风积沙大量灌入,拥堵在隧道口位置,靠自然风的吹蚀无法被搬运移除。因此,路堑隧道口位置的道轨积沙危害尤为严重,属于铁路防沙的重点区域,但由于地形下陷,在各类型和各部位的铁路沙害中,其防治难度也是最大的一种。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主要在于提供一种倾斜式导沙栅栏、路堑隧道口防护体系及其应用,其可以为风沙防治,特别是戈壁地区的铁路风沙危害防治提供一种专用的风沙疏导装置和措施,并使用该措施构建了一种路堑隧道口防护体系,从而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0007]为实现前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倾斜式导沙栅栏,其以与地面成55
°
~70
°
角的倾斜姿态布设,且延伸方向与主风向成锐角相交,所述导沙栅栏的总高度为1m~1.5m、孔隙度为30%~35%。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沙栅栏的材质包括PE尼龙网,但不限于此。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沙栅栏的延伸方向与主风向成15
°
~45
°
角相交。
[001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所述倾斜式导沙栅栏在风沙防治中的用途。
[0012]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戈壁铁路风沙危害防治方法,其包括:在铁路上风向一侧距离铁路0.6Km~1Km、0.2Km~0.6Km处分别布设两道出露高度为1m~1.5m的倾斜式导沙栅栏,并在铁路下风向一侧距离铁路0.2Km~0.6Km处布设一道出露高度为1m~1.5m的倾斜式导沙栅栏,且所述倾斜式导沙栅栏与铁路线均成锐角相交;所述倾斜式导沙栅栏采用前述的任一种倾斜式导沙栅栏。
[0013]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风沙防治装置,其包括前述的任一种倾斜式导沙栅栏。所述风沙防治装置可以配合铁路、公路等交通设置使用,也可以配合其它建筑物、可移动设施等设置。
[0014]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还提供了一种主要利用所述倾斜式导沙栅栏构建的、用于路堑隧道口沙害防治的防护体系。
[0015]进一步的,其中的一种路堑隧道口防护体系包括:
[0016]第一防护结构,包括第一倾斜式导沙栅栏和第二倾斜式导沙栅栏,所述第二倾斜式导沙栅栏设置于第一倾斜式导沙栅栏内侧,并位于第一倾斜式导沙栅栏与第二防护结构之间;
[0017]第二防护结构,包括第一网格固沙障,所述第一网格固沙障设置于第一防护结构内侧,并位于第一防护结构与第三防护结构之间;
[0018]第三防护结构,包括分布于第二防护结构内侧,且沿逐渐远离第二防护结构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倾斜式导沙栅栏、第四倾斜式导沙栅栏和第五倾斜式导沙栅栏;
[0019]第四防护结构,包括第二网格固沙障,所述第二网格固沙障设置于第三防护结构内侧,并位于第三防护结构与路堑隧道口之间;
[0020]其中,所述第一倾斜式导沙栅栏至第五倾斜式导沙栅栏采用前述的倾斜式导沙栅栏。
[002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倾斜式导沙栅栏和第二倾斜式导沙栅栏之间的间距为30m~50m,并且所述第二倾斜式导沙栅栏与路堑隧道口的间距为65m~90m。
[002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格固沙障与路堑隧道口的间距为45m~70m。
[002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三倾斜式导沙栅栏与第四倾斜式导沙栅栏之间的间距为10-20m,所述第四倾斜式导沙栅栏与第五倾斜式导沙栅栏之间的间距为10m~20m,并且所述第五倾斜式导沙栅栏与路堑隧道口的间距为5m~10m。
[0024]在本专利技术的以上实施例中,倾斜式导沙栅栏高度为1m~1.5m,栅栏的间距即沙障的防护距离为沙障高度的25-30倍,故而取值为25m~45m。在第一防护结构中,两道倾斜式导沙栅栏处于上风向,应具备较强的疏导沙功能,因此间距较大,设置为30m~50m,以疏导大部分的沙源;在第三防护结构中,三道倾斜式导沙栅栏处在防护体系的最内侧,即需要疏导沙功能,也应具备一定的阻沙功能,因此,考虑外疏内密的结构形式,间距设置为10m~20m,使每道沙障处于上一道沙障的风影区,以增强其阻沙功能。
[002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网格固沙障与路堑隧道口的间距为10m~20m。
[0026]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网格固沙障、第二网格固沙障的边长为2.5m、高度为0.5m。与规格较小的网格相比,能更长效的固定越过第一防护结构和第三防护结构的流沙。
[0027]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防护结构、第二防护结构、第三防护结构上还留有清沙通道。
[002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防护体系整体呈U型结构且将路堑隧道口包裹,所述路堑隧道口位于地堑,所述防护体系设置于地堑外围的地表上。
[002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30](1)提供的倾斜式导沙栅栏采用倾斜55
°
~70
°
角进行布设,且延伸方向与主风向成锐角相交,可以明显抑制栅栏中、上部位的加速上升气流,使得气流向地面俯冲集中,形成强劲的清扫风,沿栅栏延伸方向吹送沙粒,而且较小的孔隙度(30%~35%)也保证了风沙不容易直接穿过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倾斜式导沙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沙栅栏以与地面成55
°
~70
°
角的倾斜姿态布设,且延伸方向与主风向成锐角相交,所述导沙栅栏的总高度为1m~1.5m、孔隙度为30%~35%。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倾斜式导沙栅栏,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沙栅栏的材质包括PE尼龙网;和/或,所述导沙栅栏的延伸方向与主风向成15
°
~45
°
角相交。3.一种戈壁铁路风沙危害防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在铁路上风向一侧距离铁路0.6Km~1Km、0.2Km~0.6Km处分别布设两道出露高度为1m~1.5m的倾斜式导沙栅栏,并在铁路下风向一侧距离铁路0.2~0.6Km处布设一道出露高度为1m~1.5m的倾斜式导沙栅栏,且所述倾斜式导沙栅栏与铁路线均成锐角相交;所述倾斜式导沙栅栏采用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倾斜式导沙栅栏。4.一种路堑隧道口防护体系,至少用于防治路堑隧道口积沙危害,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体系包括:第一防护结构,包括第一倾斜式导沙栅栏和第二倾斜式导沙栅栏,所述第二倾斜式导沙栅栏设置于第一倾斜式导沙栅栏内侧,并位于第一倾斜式导沙栅栏与第二防护结构之间;第二防护结构,包括第一网格固沙障,所述第一网格固沙障设置于第一防护结构内侧,并位于第一防护结构与第三防护结构之间;第三防护结构,包括分布于第二防护结构内侧,且沿逐渐远离第二防护结构的方向依次设置的第三倾斜式导沙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庆杰郝才元屈建军王悦郝晓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