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效果展示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7414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10:0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效果展示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装置、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模型和介入手术器材模型,固定装置是由底座模型(1)、封盖壳模型(2)构成的,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模型和介入手术器材模型固定于底座模型(1)和封盖壳模型(2)内部。应用此模具,可清晰地观察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及术后效果。此模具可用于医患沟通及临床教学,让患方和学生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有直观形象的认识,从而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提高临床教学水平。提高临床教学水平。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效果展示模具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模具
,具体为一种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效果展示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我国属于HBV高地方性流行地区。目前我国乙肝病毒携带者人数有近1.2亿,约占全球的45%,乙肝表面抗原携带者人数为全球最多,发病率一直处于法定传染病的前列。慢性乙肝随着病情的发展会出现肝硬化,而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是肝硬化的最常见并发症,可导致腹腔积液、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肝性脑病等,其中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最为危急,是肝硬化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0003]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是一种利用分流原理的介入治疗方法,经颈内静脉途径插管至肝静脉,穿刺肝脏实质进入门静脉,并在肝实质内放置支架以实现分流门静脉血流,具有安全性高、创伤小、再出血率低、疗效明显等优势,作为门静脉高压及其并发症的一种治疗手段已得到广泛认可,可作为难治性腹腔积液的推荐方法,也是治疗难治性肝性胸腔积液或门静脉血栓、缓解布加综合征门静脉压力等的有效方法。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作为一项比较复杂的有创操作,术前谈话是手术必不可少的一个过程,由于医患双方医学信息不对等,患方往往不能准确理解医生表述的医学术语,比如肝静脉、门静脉等。借助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演示模具向患方展示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置管通路,有利于患者直观形象地理解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基本操作过程,进而方便与患者沟通该操作可能带来的获益及风险,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另外,还可用于临床教学,帮助学生快速理解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轻盈、透明、能够直接观察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及术后效果的展示模具。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固定装置、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模型和介入手术器材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是由底座模型和封盖壳模型组合而成,采用无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所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模型是由颈内静脉模型、头臂静脉模型、上腔静脉模型、心脏模型、下腔静脉模型、肝静脉模型、门静脉模型、曲张的胃食管静脉模型、肝脏模型组合而成,颈内静脉模型、头臂静脉模型、上腔静脉模型、下腔静脉模型、肝静脉模型是采用浅蓝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门静脉模型、曲张的胃食管静脉模型是采用浅紫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心脏模型是采用浅红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肝脏模型是采用浅红棕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所述介入手术器材模型是由简易支架模型和简易导丝模型组合而成,简易支架模型采用细铁丝网制成,简易导丝模型采用细铁丝制成;
所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模型和介入手术器材模型固定于底座模型和封盖壳模型内部。
[0006]优选的,所述的底座模型、封盖壳模型大小一致,粘合连接,模拟人体结构,整体长10cm、宽 4cm、高15cm。
[0007]优选的,所述的颈内静脉模型、头臂静脉模型、上腔静脉模型、下腔静脉模型、肝静脉模型、门静脉模型、曲张的胃食管静脉模型模拟人体静脉走行,并与心脏模型、肝脏模型衔接。
[0008]优选的,所述的肝静脉模型上有一直径为0.5cm的“圆形”开口。
[0009]优选的,所述的门静脉模型上有一直径为0.5cm的“圆形”开口。
[0010]优选的,所述的简易支架模型为空心圆柱形,直径0.49cm,一端穿过“圆形”开口,另一端穿过“圆形”开口。
[0011]优选的,所述的简易导丝模型依次插入颈内静脉模型、头臂静脉模型、上腔静脉模型、心脏模型、下腔静脉模型、肝静脉模型、简易支架模型、门静脉模型、曲张的胃食管静脉模型,且简易导丝模型的末端位于曲张的胃食管静脉模型的未曲张段内。
[0012]本专利技术一种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效果展示模具的有益效果:1.该模具外观模拟正常人体形态结构,视觉形象。
[0013]2.该模具采用材料为塑料和铁丝,结构简单,轻盈。
[0014]3.该模具整体外观设计是无色透明的,可从外部观察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和术后效果,让患方和医学生对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有直接清晰的观察。
[0015]4.该模具可用于医患沟通和临床教学。
[0016][附图说明]图1: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效果展示模具示意图1-底座模型、2-封盖壳模型、3-颈内静脉模型、4-头臂静脉模型、5-上腔静脉模型、6-心脏模型、7-下腔静脉模型、8-肝静脉模型、9-门静脉模型、10-曲张的胃食管静脉模型、11-肝脏模型、12-简易支架模型、13-简易导丝模型、14
-“
圆形”开口、15
-“
圆形”开口[具体实施方式]参阅附图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效果展示模具,包括固定装置、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模型和介入手术器材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是由底座模型1和封盖壳模型2组合而成,采用无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所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模型是由颈内静脉模型3、头臂静脉模型4、上腔静脉模型5、心脏模型6、下腔静脉模型7、肝静脉模型8、门静脉模型9、曲张的胃食管静脉模型10、肝脏模型11组合而成,颈内静脉模型3、头臂静脉模型4、上腔静脉模型5、下腔静脉模型7、肝静脉模型8是采用浅蓝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门静脉模型9、曲张的胃食管静脉模型10是采用浅紫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心脏模型6是采用浅红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肝脏模型11是采用浅红棕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所述介入手术器材模型是由简易支架模型12和简易导丝模型13组合而成,简易支架模型12采用细铁丝网制成,简易导丝模型13采用细铁丝制成;所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模型和介入手术器材模型固定于底座模型1和封盖壳模型2内部。
[0017]本专利技术使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效果展示模具,在使用时:首先拿出一种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效果展示模具,通过透明塑料壳向患方和医学生介绍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的大致路径:采用特殊的介入治疗器械,在X线透视导引下,在简易导丝模型13引导下将简易支架模型12通过颈内静脉模型3、头臂静脉模型4、上腔静脉模型5、心脏模型6、下腔静脉模型7、肝静脉模型8送入到肝静脉模型8与门静脉模型9之间。如此,患方和医学生可以通过透明塑料壳清晰的观察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大致手术路径,以便理解如何将门静脉血液分流入肝静脉中,降低门脉高压控制和预防食道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促进腹水吸收。患方和医学生大致了解手术过程,更易理解手术可能带来的获益和风险,从而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和提高临床教学水平。
[0018]上述实施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任何对本专利技术简单变换后的方案均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效果展示模具,包括固定装置、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模型和介入手术器材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是由底座模型(1)和封盖壳模型(2)组合而成,采用无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所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模型是由颈内静脉模型(3)、头臂静脉模型(4)、上腔静脉模型(5)、心脏模型(6)、下腔静脉模型(7)、肝静脉模型(8)、门静脉模型(9)、曲张的胃食管静脉模型(10)、肝脏模型(11)组合而成,颈内静脉模型(3)、头臂静脉模型(4)、上腔静脉模型(5)、下腔静脉模型(7)、肝静脉模型(8)是采用浅蓝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门静脉模型(9)、曲张的胃食管静脉模型(10)是采用浅紫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心脏模型(6)是采用浅红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肝脏模型(11)是采用浅红棕色透明聚苯乙烯制成;所述介入手术器材模型是由简易支架模型(12)和简易导丝模型(13)组合而成,简易支架模型(12)采用细铁丝网制成,简易导丝模型(13)采用细铁丝制成;所述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手术路径模型和介入手术器材模型固定于底座模型(1)和封盖壳模型(2)内部。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视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术后效果展示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座模型(1)、封盖壳模型(2)大小一致,粘合连接,模拟人体结构,整体长10cm、宽 4cm、高15c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莉花聂建云刘巧张文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肿瘤医院昆明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