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同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650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6 09: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同处理装置,包括如下部件:循环驱动装置,所述循环驱动装置的输入端与厌氧罐的出口连接;文丘里气体引射器,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的第一入口与所述循环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的第二入口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的出口与所述厌氧罐的第一入口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可使得臭气与厌氧混合液的接触面积巨幅增大,停留时间增长,厌氧微生物可充分吸收微小气泡中的易挥发脂肪酸和有机臭味源物质并转化为沼气,实现臭气的净化处理和整体工艺的最大资源化效果。大资源化效果。大资源化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同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同处理装置,属于有机废物处理


技术介绍

[0002]有机废物是指餐厨垃圾、厨余垃圾、污泥、病死畜禽等含有大量有机物质的垃圾废物,其处理方式多为利用厌氧消化技术,将垃圾中的有机质进行转化,生成清洁能源沼气,从而实现有机废物的资源化利用。
[0003]为提高有机废物厌氧消化系统效率,增加有机质在厌氧阶段的转化效率,或者需要达到某种效果(如餐厨垃圾的除油需要加温到80℃左右),往往需要在厌氧消化前端增设预处理技术,热处理技术就是其中一种。热处理的加热过程和释压过程,会产生大量的臭气,这种臭气基本是由大量水蒸汽、少量不凝气、易挥发脂肪酸、有机臭味源物质、H2S和氨氮等复杂成分构成。
[0004]在工程中,由于含有大量的水蒸汽,臭气首先要进行降温冷凝,将水蒸汽去除,剩余不凝气携带挥发性脂肪酸、有机臭味源物质、H2S和氨氮等进入后端的臭气处理设施处理。这种处理方式有三个弊端:1、冷凝水蒸汽需要换热器和冷却水系统等复杂设备;2、高温蒸汽冷凝处理,造成大量热量损失;3、臭气中含有大量挥发性脂肪酸、有机臭味源物质等有机物质,对臭气处理系统造成较大负荷冲击的同时,造成部分有机质的损失,降低整体工艺的资源化效果。
[0005]现有技术中,有部分案例尝试将此种臭气导入厌氧罐协同处理,但基本都是顶部直接插入厌氧液面以下,由于产生的气泡较大和插入深度较低,臭气与厌氧微生物的接触时间极短,实际运行效果并不理想。目前能成功应用的多见于沼气搅拌的厌氧罐,可将乏汽通入沼气循环管道,以达到分散和高停留时间的目的,但此种导入方式局限性非常大,需沼气搅拌厌氧消化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同处理装置,该装置使臭气中携带的热量能够被回收用于厌氧消化系统保温,同时实现臭气中易挥发脂肪酸等有机质的回收和难降解有机臭味源物质的降解,利用厌氧消化系统生产沼气,实现臭气的净化处理和整体工艺的最大资源化效果。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包括如下部件:
[0009]循环驱动装置,所述循环驱动装置的输入端与厌氧罐的出口连接;
[0010]文丘里气体引射器,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的第一入口与所述循环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的第二入口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的出口与所述厌氧罐的第一入口连接。
[0011]所述的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循环驱动装置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进料管路与所述厌氧罐的出口连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的第一入口通过第二进料管路与所述循环驱动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的出口通过第一出料管路与所述厌氧罐的第一入口连接。
[0012]所述的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料管路还包括一侧支路,即循环进料管路,所述循环进料管路的出口与所述厌氧罐的第二入口连接或所述循环进料管路的出口与所述第一出料管路汇合后与所述厌氧罐的第一入口连接。
[0013]所述的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第二进料管路上设置有进料管路阀门,所述循环进料管路上设置有循环管路阀门,二者被配置为调节所述第二进料管路和所述循环进料管路中的流量。
[0014]所述的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进气管路上设置有压力检测装置和程控阀门。
[0015]所述的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循环驱动装置为循环泵。
[0016]所述的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优选地,所述循环驱动装置与至少一个所述厌氧罐或至少一个进料系统连接。
[0017]基于上述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本技术还提供该装置的处理方法:
[0018]所述循环驱动装置通过第一进料管路抽取所述厌氧罐中的消化液,并以一定流速通过所述第二进料管路注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中,在消化液过流面积减小,提高消化液流速情况下,在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中形成文丘里效应,对所述进气管路形成负压抽吸效果,所述进气管路中的有机废物热处理后产生的臭气被吸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中并与高流速消化液充分混合,然后通过所述第一出料管路喷射进入所述厌氧罐底部。因急速混合和高速喷射,臭气中的蒸汽与所述厌氧罐内的混合液迅速混合并将余热传递给厌氧系统,不凝气及裹挟的易挥发性脂肪酸、有机臭味源物质、H2S和NH4‑
N等形成微小的气泡弥散于厌氧混合液中,接触面积巨幅增大,停留时间增长,厌氧微生物可充分吸收微小气泡中的易挥发脂肪酸和有机臭味源物质并转化为沼气,实现臭气的净化处理和整体工艺的最大资源化效果。
[0019]本技术由于采取以上技术方案,其具有以下优点:
[0020]本技术通过增设文丘里气体引射器,使得消化液与臭气在文丘里气体引射器中充分急速混合并高速喷射至厌氧罐中,不凝气及裹挟的挥发性脂肪酸、有机臭味源物质、H2S和NH4‑
N等形成微小的气泡弥散于厌氧混合液中,接触面积巨幅增大,停留时间增长,厌氧微生物可充分吸收微小气泡中的易挥发脂肪酸和有机臭味源物质并转化为沼气,实现臭气的净化处理和整体工艺的最大资源化效果。
附图说明
[0021]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的整体示意图;
[0022]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的另外一种整体示意
图;
[0023]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的第三种整体示意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应用于市政污泥/厨余垃圾处理的流程图;
[0025]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厌氧消化罐协调处理装置应用于餐厨垃圾处理的流程图;
[0026]图中各标记如下:
[0027]1‑
循环驱动装置;2

文丘里气体引射器;3

厌氧罐;4

进料管路阀门;5

循环管路阀门;6

第一进料管路;7

第二进料管路;8

第一出料管路;9

进气管路;10

循环进料管路;11

热水解单元;12

冷却缓冲池;13

压力检测装置;14

程控阀组;15

加热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部件:循环驱动装置(1),所述循环驱动装置(1)的输入端与厌氧罐(3)的出口连接;文丘里气体引射器(2),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2)的第一入口与所述循环驱动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2)的第二入口与进气管路(9)连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2)的出口与所述厌氧罐(3)的第一入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驱动装置(1)的输入端通过第一进料管路(6)与所述厌氧罐(3)的出口连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2)的第一入口通过第二进料管路(7)与所述循环驱动装置(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文丘里气体引射器(2)的出口通过第一出料管路(8)与所述厌氧罐(3)的第一入口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有机废物热处理臭气导入厌氧消化罐协同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进料管路(7)还包括一侧支路,即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军赵凤秋常峰郝永俊赵庆阳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洁绿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