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兴元专利>正文

一种秸秆沼气发酵和制肥一体化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050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秸秆沼气发酵和制肥一体化设备。所述秸秆沼气发酵和制肥一体化设备包括发酵罐;排液结构;连通结构;动力结构,所述动力结构包括通气管、连杆、传动齿轮、排气管、电机和气孔;提拉结构;托盘结构,所述托盘结构包括发酵筐、转环、压缩板、排水口、滑道、挡板和凸块;排放结构;托举结构,所述托举结构包括液压柱、液压杆、托鼻、弹力转轴、限位块、第二弹簧、齿条、卡合块、第三弹簧、卡合滑块、滑柱、限位板和导轨;传动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秸秆沼气发酵和制肥一体化设备具有能够均匀进料和对沼气发酵产物进行分类的优点。沼气发酵产物进行分类的优点。沼气发酵产物进行分类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秸秆沼气发酵和制肥一体化设备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秸秆处理的
,尤其涉及一种秸秆沼气发酵和制肥一体化设备。

技术介绍

[0002]在许多的农村,农作物的秸秆往往作为废弃物被焚烧,这不但存在严重的浪费,同时还会污染环境。为此,目前有效地利用秸秆资源成为重要的课题。其中,利用秸秆发酵制造沼气和肥料是秸秆利用的两个重要方面,但是,目前的发酵设备中大多为制造沼气或制造肥料,对两个作用结合的设备较少,造成了资源浪费。
[0003]农村现有的沼气发酵设备多处于地下,添加秸秆等原料是通过一端的进料口添加,添加原料时会造成原料堆积在进料口附近,不能均匀地分布在沼气发酵池中,从而造成原料发酵不充分,浪费原料等情况;现有的沼气发酵后的产物难以进行固液分离,被人们直接作为肥料使用,显然造成了极大地资源浪费。
[000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秸秆沼气发酵和制肥一体化设备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均匀进料和对沼气发酵产物进行分类的秸秆沼气发酵和制肥一体化设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秸秆沼气发酵和制肥一体化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发酵罐(1);排液结构(2),所述排液结构(2)与所述发酵罐(1)的内部连接,所述排液结构(2)包括管道(21)和抽液泵(22),所述管道(21)的底端与所述发酵罐(1)的侧壁连通,所述抽液泵(22)安装于所述管道(21)内部;连通结构(3),所述连通结构(3)设于所述发酵罐(1)的内壁,所述连通结构(3)包括通道(31),多条所述通道(31)等角度设于所述发酵罐(1)的内壁;动力结构(4),所述动力结构(4)固定于所述发酵罐(1)的内部底面,所述动力结构(4)包括通气管(41)、连杆(42)、传动齿轮(43)、排气管(44)、电机(45)和气孔(46),所述通气管(41)的底端固定于所述发酵罐(1)的内部底面,所述连杆(42)转动连接于所述通气管(41)的内部,三个所述传动齿轮(43)等距固定于所述连杆(42)的底部,所述排气管(44)固定于所述通气管(41)的顶端侧壁,且所述排气管(44)与所述通气管(41)内部连通,所述电机(45)安装于所述通气管(41)的顶端,且所述连杆(42)的顶端与所述电机(45)转动连接,所述通气管(41)的底端侧壁等距设有多组所述气孔(46);提拉结构(5),所述提拉结构(5)安装于所述发酵罐(1)的顶部,所述提拉结构(5)包括升降液压(51)、顶封盖(52)、卷扬电机(53)、收线轮(54)和拉绳(55),四组所述升降液压(51)的底面等距安装于所述发酵罐(1)的顶部边缘,所述顶封盖(52)的中心与所述通气管(41)的侧壁滑动连接,且所述升降液压(51)的顶部安装于所述顶封盖(52)的底面,三个所述卷扬电机(53)等角度固定于所述顶封盖(52)的顶面,所述收线轮(54)与所述卷扬电机(53)对应转动连接,所述拉绳(55)与所述收线轮(54)转动连接,且所述拉绳(55)贯穿并与所述顶封盖(52)之间滑动连接;托盘结构(6),所述托盘结构(6)滑动连接于所述发酵罐(1)的内部,所述托盘结构(6)包括发酵筐(61)、转环(62)、压缩板(63)、排水口(65)、滑道(67)、挡板(68)和凸块(69),三个所述发酵筐(61)上下依次滑动连接于所述发酵罐(1)的内部,所述转环(62)转动连接于所述发酵筐(61)的中心内部,且所述转环(62)与所述通气管(41)转动连接,三块所述挡板(68)等角度固定于所述发酵筐(61)的内部底面和内侧壁,所述压缩板(63)的内端固定于所述转环(62)的外壁,且所述压缩板(63)的侧壁抵触所述挡板(68),三个所述排水口(65)等角度设于所述发酵罐(1)的底端侧壁,且所述发酵罐(1)的内部与所述通道(31)通过所述排水口(65)连通,所述滑道(67)设于上面两侧的所述发酵罐(1)的侧壁,三个所述凸块(69)等角度固定于所述转环(62)的底端外侧壁;排放结构(7),所述排放结构(7)滑动连接于所述发酵罐(1)的底面内部,所述排放结构(7)包括推杆(71)、第一弹簧(72)、排气道(73)和排气孔(74),三根所述推杆(71)等角度滑动连接于所述发酵罐(1)的底面内部,所述第一弹簧(72)套于所述推杆(71)的侧壁,且所述推杆(71)抵触所述第一弹簧(72),所述排气道(73)设于所述发酵罐(1)的底面内部,且所述排气道(73)与所述气孔(46)连通,若干所述排气孔(74)设于所述发酵筐(61)的底面,且所述排气孔(74)与所述排气道(73)连通;托举结构(8),所述托举结构(8)安装于所述发酵罐(1)的顶面,所述托举结构(8)包括液压柱(81)、液压杆(82)、托鼻(83)、弹力转轴(84)、限位块(85)、第二弹簧(86)、齿条(87)、卡合块(88)、第三弹簧(89)、卡合滑块(89a)、滑柱(89b)、限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兴元刘名久孙伟
申请(专利权)人:杨兴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