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吸料装置及其吸料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331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动吸料装置及其吸料方法。上述自动吸料装置包括机架、移动式盛料组件、升降框架、两组升降传动结构、吸料机构以及物料转移机构。每组升降传动结构包括第二伺服电机、齿轮、齿条和导向组件。吸料机构包括六组回转支承、固定安装在对应回转支承上的转动套管、焊接在对应转动套管上的刮板、旋转传动组件。旋转传动组件包括第一伺服电机、固定套接在第一伺服电机输出端以及对应转动套管上的同步带轮、滑动连接在七组同步带轮之间处的同步带。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全自动控制模式,使得生产节拍易于掌握,可对原料进行聚拢处理以便原料被吸走,同时,可满足连续吸料和批量吸料的处理需要,提高生产效率,推广前景优异。推广前景优异。推广前景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吸料装置及其吸料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新能源电池生产
,特别是涉及一种自动吸料装置,还涉及采用所述自动吸料装置的吸料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新能源电池原料的生产过程中,需要用到正极与负极材料,由颗粒状材料(原料的粒径约为25μm,密度为500kg/m3左右)经多道工艺处理后形成电池负极材料,上述颗粒状材料被装在坩埚内经过1000℃的碳化工艺处理后,材料中的水分被完全去除,在后续从坩埚中转移到成品仓库的过程中,通常采用气体输送的方式进行。
[0003]然而,目前材料的转运工序采用人工拿着吸料管在坩埚中吸取的模式,由于吸料管插入坩埚中时坩埚口是呈敞开状态,因此环境中会出现非常多的粉尘,此外,人工取料移料的方法工作效率不高,对环境保护及人体健康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因此,为了克服目前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在不同设备间转运存在困难的问题,设计了一种自动吸料装置及其吸料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当下新能源电池负极材料在不同设备间转运存在困难的问题,提供一种自动吸料装置及其吸料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吸料装置,其供于新能源电池生产过程中,电池负极原料于不同设备间的转运使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吸料装置包括:机架(20);位于所述机架(20)内的升降框架(11);两组升降传动结构;每组所述升降传动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框架(11)上的第二伺服电机(13)、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3)输出端位置处的齿轮(12)、焊接在所述机架(20)上的齿条(14)、用于提供所述升降框架(11)移动定位的导向组件;吸料机构,其包括固定贯穿安装在所述升降框架(11)上的六组回转支承(6)、固定安装在对应回转支承(6)上的转动套管(4)、焊接在对应转动套管(4)上的刮板(5)、用于提供所述转动套管(4)旋转力的旋转传动组件;以及物料转移机构,其用于收集和转运所述吸料机构的吸出的电池负极原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两组所述升降传动结构布置在所述升降框架(11)的相对应两侧位置处;所述齿轮(12)位于所述升降框架(11)和所述机架(20)之间处,且齿轮(12)和对应齿条(14)相啮合。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框架(11)上的四组导向轮(15)、焊接在所述机架(20)上且和所述导向轮(15)相适配的两组导轨(16);两组所述导轨(16)平行布置在对应齿条(14)的相对应两侧位置处,且齿条(14)竖向设置;四组所述导向轮(15)以所述升降框架(11)的纵轴线为中心两两对称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安装在所述升降框架(11)上的第一伺服电机(9)、固定套接在所述第一伺服电机(9)输出端以及对应转动套管(4)上的同步带轮(7)、滑动连接在七组所述同步带轮(7)之间处的同步带(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动吸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吸料装置还包括移动式盛料组件;所述移动式盛料组件包括窑车(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林邵海磊
申请(专利权)人:安阳嘉和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