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926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包括沿着地下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游过滤层、上游缓冲层、活性介质层、下游缓冲层和下游过滤层;所述上游过滤层与所述下游过滤层之间组成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内纵向设有上游滤网和下游滤网,所述上游滤网和所述下游滤网将箱体结构分隔成纵向设置的上游缓冲层、活性介质层、下游缓冲层;所述活性介质层内填充有用于处理地下污水的活性材料,所述活性介质层包括多层上下分布的活性材料区。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的结构下,在更换活性材料的过程中,并未完全拆除可渗透过滤反应墙,各层结构的活性材料方便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处理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

技术介绍

[0002]地下水污染是常见的水污染现象之一,其污染指标包括总硬度、锰、铁、溶解性总固体、氯化物等,有些也包括镉、铅等重金属离子的污染,由于地下水是人们用水的主要来源,所以地下水的质量关系着人类健康,地下水污染的修复工作是非常必要的。
[0003]可渗透反应墙(PRB)是合理有效的地下水修复技术,其具有占地面积小、运营成本低的优点,是原位地下水修复的常用方法。现有技术中,PRB技术是通过在地下安装透水的活性材料墙体来拦截污染物,少数PRB是单层结构的,多数PRB是多层结构的,每层中填充不同的活性材料,以期达到净化地下水的目的,其中,活性材料包括天然矿物、活性炭、生物炭等,这些材料具有很好的吸附性能,可以有效吸附地下水中的污染物。
[0004]然而,活性材料的处理能力毕竟有限,无法永久使用,所以,随着水处理时间的延长,隔段时间就得更换一次活性材料,但PRB在置入地下以后,上层用土等垫层覆盖,PRB内部的活性材料的位置也被固定,如果想要更换活性材料,就得重新挖出PRB,费工费力。因此,需要开发一种方便更换水处理材料的可渗透反应墙。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包括沿着地下水流方向依次设置的上游过滤层、上游缓冲层、活性介质层、下游缓冲层和下游过滤层;
[0007]所述上游过滤层与所述下游过滤层之间组成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内纵向设有上游滤网和下游滤网,所述上游滤网和所述下游滤网将箱体结构分隔成纵向设置的所述上游缓冲层、所述活性介质层、所述下游缓冲层;
[0008]所述活性介质层、所述上游缓冲层和所述下游缓冲层内填充有用于处理地下污水的活性材料,所述活性介质层包括上下分布的多层活性材料区,多层的所述活性材料区之间用倾斜滤板分隔开,所述上游滤网、所述下游滤网上对应每个所述活性材料区的位置均设有物料流通孔,并且位于所述倾斜滤板斜面顶部处的物料流通孔为进料孔,位于所述倾斜滤板斜面底部处的物料流通孔为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处设有能将出料孔堵住的封口板。
[0009]优选的,上述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所述封口板位于所述上游缓冲层内,所述出料孔位于所述上游缓冲层处,所述进料孔位于所述下游缓冲层处。
[0010]优选的,上述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所述活性介质层为顶部敞口的网状结构,其上游侧面为所述上游滤网,下游侧面为所述下游滤网,所述网状结构内侧下端设有倾斜支撑台。
[0011]优选的,上述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除了最底层的所述倾斜滤板是斜
面形状外,其余所述倾斜滤板均包括倾斜面板、支撑腿,位于上方的所述倾斜滤板的所述支撑腿放置在其下方相邻的所述倾斜滤板的所述倾斜面板上。
[0012]优选的,上述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所述封口板采用整块滤板结构,其将所有所述出料孔封口。
[0013]优选的,上述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所述封口板包括多个不完全滤板,所述不完全滤板的数量与所述出料孔数量相同,每个所述不完全滤板均包括板框和位于所述板框内的隔板,多个所述不完全滤板上的所述隔板交错设置,这些所述隔板的水平方向的投影是一张完整的滤板结构。
[0014]优选的,上述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所述板框采用光滑条制备而成。
[0015]优选的,上述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所述支撑腿包括固定支腿、活动支腿和缓冲件,所述固定支腿的顶部设置在所述倾斜面板上,所述固定支腿的底部设有凸出管,所述凸出管底壁为盲端,所述凸出管的底壁设有所述缓冲件的一端,所述活动支腿连接在所述缓冲件的另一端。
[0016]优选的,上述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所述凸出管的底壁上表面和下表面均设有所述缓冲件,所述活动支腿具有与所述凸出管内壁匹配滑接的活动柱以及底板,所述活动柱与所述底板之间通过连接杆连接,所述缓冲件以及所述凸出管的底壁位于所述活动柱与所述底板之间,并且其中一个所述缓冲件与所述活动柱连接,另一个所述缓冲件与所述底板连接。
[0017]优选的,上述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还包括L形定位杆,所述活动柱以及所述底板上设有允许所述L形定位杆穿过的对穿孔,所述L形定位杆的水平端可沿着所述对穿孔伸入至位于所述底板以下,并且旋转所述L形定位杆后,所述L形定位杆的水平端挡在所述底板处,无法从所述对穿孔处向上移动,所述L形定位杆的上端贯穿并活动连接在所述倾斜面板上,并且所述倾斜面板上设有对所述L形定位杆限位的限位装置。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中,上游过滤层为第一道水处理屏障,用于阻隔地下土、碎石等大颗粒物质,防止其进入可渗透过滤反应墙,上游过滤层可以吸收部分粒径较大的地下水污染物;上游缓冲层为第二道水处理屏障,具有过滤和吸收地下水中污染物的作用;活性介质层中填充有活性材料,是水处理的第三道屏障,也是关键性屏障,这里填充有生物炭、矿物材料、负载有微生物的陶瓷颗粒等活性材料物质,地下水中的大部分污染物再此处被处理掉;下游缓冲层为第四道水处理屏障,具有过滤和吸收地下水中污染物的作用;在不拆除可渗透过滤反应墙整体结构的情况下,从上游缓冲层、下游缓冲层处可以对活性介质层内活性材料进行更换;下游过滤层为第五道水处理屏障,用于阻隔地下土、碎石等大颗粒物质,防止其进入可渗透过滤反应墙;上游过滤层、下游过滤层还具有支持可渗透过滤反应墙稳定性的作用。
[0020]2、在本专利技术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的结构下,在更换活性材料的过程中,并未完全拆除可渗透过滤反应墙,各层结构的活性材料方便更换,提高了工作效率。
[0021]3、本专利技术设置了特殊结构的倾斜滤板和支撑腿,提高了可渗透过滤反应墙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活性介质层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倾斜滤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的封口板的结构示意图(A、B、C、D分别用于封闭最底层、倒数第二层、倒数第三层、顶层的活性材料区的出料孔);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支撑腿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底板与L形定位杆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支撑腿与倾斜面板的连接结构的主视图;
[0029]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3的倾斜面板与L形定位杆的连接结构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能予以实施,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其特征在于,包括沿着地下水流方向依次分布的上游过滤层(1)、上游缓冲层(2)、活性介质层(3)、下游缓冲层(4)和下游过滤层(5);所述上游过滤层(1)与所述下游过滤层(5)之间组成箱体结构,所述箱体结构内纵向设有上游滤网(6)和下游滤网(7),所述上游滤网(6)和所述下游滤网(7)将箱体结构分隔成所述上游缓冲层(2)、所述活性介质层(3)、所述下游缓冲层(4);所述活性介质层(3)、所述上游缓冲层(2)和所述下游缓冲层(4)内填充有用于处理地下污水的活性材料,所述活性介质层(3)包括上下分布的多层活性材料区,多层的所述活性材料区之间用倾斜滤板(31)分隔开,所述上游滤网(6)、所述下游滤网(7)上对应每个所述活性材料区的位置均设有物料流通孔,位于所述倾斜滤板(31)顶部处的物料流通孔为进料孔,位于所述倾斜滤板(31)底部处的物料流通孔为出料孔,所述出料孔处设有能将出料孔堵住的封口板(3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32)位于所述上游缓冲层(2)内,所述出料孔位于所述上游缓冲层(2),所述进料孔位于所述下游缓冲层(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活性介质层(3)为顶部敞口的网状结构,其上游侧面为所述上游滤网(6),下游侧面为所述下游滤网(7),所述网状结构内侧下端设有倾斜支撑台(3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其特征在于,除了最底层的所述倾斜滤板(31)外,其余所述倾斜滤板(31)均包括倾斜面板(311)、支撑腿(312),位于上方的所述倾斜滤板(31)的所述支撑腿(312)放置在其下方相邻的所述倾斜滤板(31)的所述倾斜面板(311)上。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32)采用整块滤板结构,其将所有所述出料孔封口。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水处理的可渗透过滤反应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封口板(32)包括多个不完全滤板,所述不完全滤板的数量与所述出料孔数量相同,每个所述不完全滤板均包括板框和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华绍广裴德健刘桂建李香梅李书钦周慧慧吴盾
申请(专利权)人:中钢集团马鞍山矿山研究总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