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预制菜杀菌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食品加工
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预制菜杀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预制菜是一种将菜品原料经过卫生和科学的处理加工后进行包装的菜品,经过简单的加热步骤即可直接食用。预制菜的生产过程包括原料加工、包装、贮存等环节,加工后的菜品分装至包装盒内并封口完成包装处理后,对包装后的预制菜进行杀菌处理,再进行贮存,能够有效延长预制菜的存放时间。
[0003]现有技术中,对包装后的预制菜进行杀菌处理时,一般将包装后的预制菜放入杀菌仓内,采用高温蒸汽对包装后的预制菜表面进行加热杀菌,包装后的预制菜的底面并不能较好地与蒸汽接触,导致杀菌不够充分和均匀,会影响杀菌效果;而且,杀菌处理前需要人工将包装后的预制菜放至杀菌仓内,杀菌处理后又需要人工将包装后的预制菜取出,工作量大,会影响杀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0005]本专利技术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预制菜杀菌装置,杀菌充分且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预制菜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皮带输送机,其包括两个辊筒以及沿辊筒的轴向均匀间隔设置的三个皮带,任一皮带均套设于两个辊筒上;壳体,其为立方体结构,所述壳体设于两个辊筒的中部,任一皮带穿过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沿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传送方向间隔设置的一对侧板上分别设有进料口和出料口;一对第一支撑板,其沿辊筒的轴向间隔布设于所述壳体内,任意相邻的两个皮带之间对应设置一个第一支撑板;任一第一支撑板为长条形结构;任一第一支撑板可沿竖直方向移动,还可沿辊筒的轴向转动;一对第二支撑板,其沿辊筒的轴向间隔布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出料口和一对第一支撑板之间,任意相邻的两个皮带之间对应设置一个第二支撑板;任一第二支撑板为长条形结构;任一第二支撑板可沿竖直方向移动,还可沿辊筒的轴向转动;蒸汽管,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任一皮带的正上方;所述蒸汽管为竖直设置的环形结构,所述蒸汽管所在的平面与辊筒的轴向平行,所述蒸汽管位于任一第一支撑板和任一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蒸汽管与蒸汽进气管连通,所述蒸汽管的内侧均匀间隔设有多个蒸汽喷头;其中,当任一第一支撑板和任一第二支撑板均沿竖直方向向下移动至第一极限位置时,任一第一支撑板和任一第二支撑板均水平,且低于任一皮带的顶面;当任一第一支撑板和任一第二支撑板均沿竖直方向向上移动至第二极限位置时,任一第一支撑板和任一第二支撑板均位于任一皮带的上方,且位于所述蒸汽管的中部,将任一第一支撑板和任一第二支撑板均沿辊筒的轴向转动至倾斜,任一第一支撑板和与其相对应的第二支撑板形成朝向靠近所述出料口倾斜向下延伸的斜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菜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三支撑板,其水平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一对第一支撑板和一对第二支撑板的正下方;所述第三支撑板可沿竖直方向移动;第一支撑架,其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板和一对第一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架为竖直设置的开口朝上的U型结构,所述第一支撑架的两个竖直部的上端分别与一对第一支撑板连接,水平部沿辊筒的轴向水平延伸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二支撑架,其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板和一对第二支撑板之间,所述第二支撑架为竖直设置的开口朝上的U型结构,所述第二支撑架的两个竖直部的上端分别与一对第一支撑板连接,水平部沿辊筒的轴向水平延伸且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三支撑板转动连接;第一电机,其固设于所述第三支撑板上,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沿辊筒的轴向水平延伸,且通过一对第一链条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架的水平部、所述第二支撑架的水平部传动连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制菜杀菌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限位机构,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限位机构包括:一对支撑杆,其沿辊筒的轴向间隔排布,且竖直设于所述皮带输送机的两侧,任一支撑杆可沿所述皮带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运兵,温凯,杨晓丽,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科育仁科学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