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茯苓中三萜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中药质量分析与控制
,具体涉及一种茯苓中三萜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及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茯苓系多孔菌科真菌茯苓(学名:Poria cocos(Schw.)Wolf Ryvarden&Gilb.)的干燥菌核,产于四川、安徽、云南、河南、河北等地,多于秋季采挖,有利水渗湿、健脾、健胃、宁心安神的功效,临床上用于治疗水肿尿少、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等症状。茯苓的主要活性成分为茯苓三萜类化合物和茯苓多糖类化合物。目前,从茯苓中分离出的三萜类化合物有80多种,茯苓三萜亦被证实有健脾、利尿、抗炎、抗肿瘤等药理作用。
[0003]中药多成分、多功效的作用特点使得单一成分的含量测定难以评价药材质量的优劣,即由于中药成分的复杂性,单一成分的测定并不能全面反应药材质量;因此,多成分、多指标的含量测定已经成为当前普遍认可的质量评价方式。相关技术中通过一测多评法测定多个三萜类化合物含量,来评价茯苓质量,但采用方法所需对照品量大且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茯苓中三萜酸类化合物含量的测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取供试品溶液,通过液相色谱法进行检测;所述三萜酸类化合物包括茯苓新酸B、去氢土莫酸、茯苓新酸A、去氢茯苓酸、茯苓酸、松苓新酸;S2、以茯苓酸为参照物,计算供试品溶液中茯苓新酸B、去氢土莫酸、茯苓新酸A、去氢茯苓酸、松苓新酸的含量;计算公式如下:W
m
=f
km
×
W
k
×
A
m
/A
k
;A
k
为参照物峰面积;W
k
为参照物质量,单位为mg或μg;A
m
为目标物m的峰面积,W
m
为目标物m的质量,单位为mg或μg;f
km
为校正因子;所述液相色谱法包括如下条件:流动相A:质量分数为0.05%~0.4%的磷酸水溶液;流动相B:乙腈;洗脱方式:梯度洗脱;所述梯度洗脱的条件为:0min~18min,所述流动相B的体积分数由48%~52%升高至58%~62%;18min~28min,所述流动相B的体积分数保持为58%~62%;28min~58min,所述流动相B的体积分数保持由58%~62%升高至90%~94%;58min~68min,所述流动相B的体积分数保持为90%~9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茯苓中三萜酸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培梧,占慧慧,孟俊华,韦春玲,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