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高精度称重装置,包括称重模组和输送机构,所述称重模组包括称重传感器和连接称重传感器的称物台,用于测量放在其上的物料的重量;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将物料输送到称物台上,并在称重后使物料离开称物台;所述输送带包括至少两条分离的传送条,使得输送带可以移动至称物台的上表面的下方,所述输送机构和/或称重模组连接能够上下运动的推出回位机构,使得所述输送带和称物台交替的或者选择性的处于两种相互的位置关系,输送状态:所述输送带略高于所述称物台上方;称重状态:所述输送带低于所述称物台,使得输送带上的物料落在称物台上。称重装置将称重模组和输送机构分开安装,从而使得称重模组只负担物料的重量,从而精确的测得物料的重量。量。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皮带检重秤及多列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称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检重秤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称量物料重量的设备。现有的检重秤通常安装在前后两个输送带1中间,检重秤包括称重传感器2,称重传感器2安装在固定座3上,称重传感器2上要安装一个输送机构以使得物料9能够进入并离开检重秤,输送机构包括一个连接在称重传感器2上的支撑架4、安装在支撑架4上的电机5、主动轮6和从动轮7,主动轮6和从动轮7之间安装输送带8,输送带8与前后两个输送带1处于同一平面,电机5带动主动轮6转动。输送机构的重量全部压在称重传感器2上,称重的数值包括输送机构的重量,净重数值需要将输送机构的重量减掉。这种结构的检重秤由于将输送机构安装在称重传感器上,这几个部件的运动会对称重传感器产生较大的干扰,造成称重结果的精度下降。而且,在称量较小重量的物料时,由于输送机构的重量往往要远大于物料本身的重量,进一步影响检重秤的精度。
[0003]此外,由于输送机构的重量较大,其占用了称重传感器的量程的一大部分,造成称重传感器的量程的浪费。因此,传感器的选型会考虑秤台与产品的总重量而选择更大一点的量程,不能选择量程更小、精度更高的传感器,所以称重出来的误差也会随量程的变大而增大。
[0004]现有技术中,存在一些方案对此作出改进。例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告号CN 210221223U公开了一种检重秤输送机,包括输送滚床、检重秤,检重秤包括称重称台,称重称台通过连杆与下方的称重箱连接,输送滚床的输送带将待检重产品运送至称重称台上,称重称台通过连杆将压力作用传递至称重箱示值。这种方案改变了原来的将整个输送机构的重量都压在传感器上,而是仅仅将输送带压在传感器上,提高了测量的精度。但是上述方案是使一直不停向前运动的输送带接触称重称台,对称重称台带来一定的横向力,而且这种横向力非常不稳定,在称重称台通过连杆将压力作用传递至称重箱时产生较大的误差;输送带的张力大小也会有所变化,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称重的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更高精度的皮带检重秤及多列秤,输送机构不安装在传感器上,使得输送机构的运动不会对称重传感器产生干扰,提高称重结果的精度。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皮带检重秤,包括称重模组和输送机构,所述称重模组包括称重传感器和连接称重传感器的称物台,用于测量放在其上的物料的重量;所述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将物料输送到称物台上,并在称重后使物料离开称物台;所述输送带包括至少两条分离的传送条,使得输送带可以移动至称物台的上表面的下方,所述输送机构和/或称重模组连接能够上下运动的推出回位机构,使得所述输送带和称物台交替的或者选择性的处于两种相互的位置关系,
[0007](1)输送状态:所述输送带略高于所述称物台上方;
[0008](2)称重状态:所述输送带低于所述称物台,使得输送带上的物料落在称物台上。
[0009]将称重模组或者输送机构上连接推出回位机构,在物料来到称物台附近时,推出回位机构将称重模组向上推或者输送机构向下拉,使得两者处于称重状态,输送带低于称物台,使得输送带上的物料落在称物台上,从而使得称重模组只负担物料的重量,从而精确的测得物料的重量;当承重完毕后,两者回到输送状态,输送带高于称物台,物料在输送带的带动下离开称物台,进入下一个循环。
[001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称物台包括至少两片格栅薄片,使得所述各条传送条与各条格栅薄片交错安装,使得可以传送条通过格栅薄片之间的缝隙从而落到称物台的上表面的下方。或者称物台上设置至少一条凹槽,使得所述各条传送条可以落入凹槽中,而不与称物台接触。
[0011]称物台设置为多片格栅薄片,两片相邻的格栅薄片之间形成间隙,各条传送条可以落入间隙或凹槽中,不与称物台接触,从而使得称重模组仅仅承担物料的重量而不承担输送机构的重量。
[001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输送带和称物台选择性的处于两种相互的位置关系,所述输送机构前方设置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能够监测到物料的到达,所述监测装置连接推出回位机构,当物料到达预定位置时,监测装置发送信号使得推出回位机构带动输送机构和/或称重模组运动,使得两者处于所述称重状态。
[0013]由于设置了监测装置,可以使输送带和称物台及时达到承重状态。
[001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输送带和称物台交替的处于两种相互的位置关系,所述推出回位机构是往复运动机构。
[001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输送机构连接所述推出回位机构,所述输送机构包括用于安装所述输送带的输送带框架,所述输送带框架一端可转动的安装在机架上。
[0016]输送机构铰接在机架上,当需要将输送机构下移时,可以只下移输送带的一端,而另一端保持在原来的高度,可以节省推出回位机构的安装数量,节省成本。由于只有一端上下移动,承重装置的输送带与上游或下游的输送带的连接可以更顺畅。
[0017]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输送带框架上安装第一输送带传动轴,机架上安装第二输送带传动轴,所述输送带框架的端部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轴,并通过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轴可转动的连接机架。
[0018]第二输送带传动轴可以作为输送机构与机架的铰接轴,这样的设计可以使结构更简单,节省材料。输送机构与机架的铰接轴作为输送机构的主动轴,可以将输送机构的输送带动力装置安装在机架上,与将动力装置安装在随推出回位机构一起上下移动的位置的方案相比,将动力装置安装在在机架上,可以使得输送机构上下移动的部分更少,减少推出回位机构的负担,减少整体的振动。
[001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轴连接动力装置。
[002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推出回位机构的上端铰接所述输送带框架,和/或所述推出回位机构的下端铰接在机架上。
[002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所述输送带框架中部设置开口,所述开口可以在所述输送带低于所述称物台时使称物台穿过输送带框架,所述开口两端中的至少一端设置传送条引导
装置。
[0022]传送条引导装置可以限定每一条传送条的位置,使得相邻的两条传送条之间的距离恒定,防止传送条在上下移动时触碰到称物台,影响称重的结果。
[0023]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多列秤,包括多列上述的皮带检重秤。可以将上述的皮带检重秤并排设置,可以将物料通过横向分配装置分布为并列移动,从而可同时对多个物料进行承重,加快称重的效率。
[0024]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各列皮带检重秤的第二输送带传动轴设为一体。各个横排的称重装置单元的第二输送带传动轴连为一体,一体设置,可以使得各个称重装置单元的输送带同步动作,可以统一安装动力装置,节省电机数量。
[0025]作为进一步的改进,多列皮带检重秤的前方设置前输送带,所述前输送带包括主动轴,所述主动轴连接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轴,使得主动轴与所述第二输送带传动轴使用同一动力。
[0026]称重装置的输送带的动力装置可以与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皮带检重秤,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安装称重模组和输送机构,
‑
称重模组,包括称重传感器和连接称重传感器的称物台,用于测量放在其上的物料的重量;
‑
输送机构,包括输送带,所述输送带将物料输送到称物台上,并在称重后使物料离开称物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包括至少两条分离的传送条,使得输送带可以移动至称物台的上表面的下方,所述输送机构和/或称重模组连接能够上下运动的推出回位机构,使得所述输送带和称物台交替的或者选择性的处于两种相互的位置关系,(1)输送状态:所述输送带略高于所述称物台上方;(2)称重状态:所述输送带低于所述称物台,使得输送带上的物料落在称物台上。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检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称物台包括至少两片格栅薄片,使得各条传送条与各条格栅薄片交错安装,使得可以传送条通过格栅薄片之间的缝隙从而落到称物台的上表面的下方而不与称物台接触;或者称物台上设置至少一条凹槽,使得所述各条传送条可以落入凹槽中,而不与称物台接触。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皮带检重秤,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和称物台选择性的处于两种相互的位置关系,所述输送机构前方设置监测装置,所述监测装置能够监测到物料的到达,所述监测装置连接推出回位机构,当物料到达预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珍,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百精金检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