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及其搭建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9153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及其搭建方法,上述装置包括:设置于沉管隧道外的第一手持单元与第一通信单元;设置于沉管隧道内的第二通信单元与第二手持单元,其中,第一手持单元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及第二通信单元与第二手持单元通信,第一通信单元包括全向天线与第一远端机,第二通信单元包括第一近端机、中继台、第二近端机、第二远端机与定向天线,第二远端机与定向天线通过第二通讯线路连接,沉管隧道的已安装管节的钢封门被拆除后,通过第一通讯线路替换第二通讯线路,通过上述通讯装置保证了管节全过程施工阶段的有效沟通。置保证了管节全过程施工阶段的有效沟通。置保证了管节全过程施工阶段的有效沟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及其搭建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通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及其搭建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长距离沉管隧道通讯在施工中面临的影响因素较多,尤其是分节段预制的大型海底沉管隧道。随着管节安装数量逐渐增加,沉管隧道的海底段长度也越来越长。不论是管节安装还是管内作业,通讯系统都是一项重要的保障措施。但是受到管内各种舾装件、管节厚重的混凝土以及管节所处海底这些条件的影响,对通讯信号的阻碍、抵消较大;沉管海底隧道管内作业条件较差,高温高湿、交叉作业、气割焊接等各种拆除作业,且各类机械设备繁多,因此管内作业空间环境相比于其他通讯布设场所较为恶劣,一般的通讯手段无法满足该类环境下的正常通讯;
[0003]管节安装完成的先期阶段(钢封门未拆除时)管内环境条件恶劣,不满足光纤的布设条件,各种作业易伤及光纤线或者光纤接头,导致通讯系统线路布设成本急剧上升。为了保证管节安装及日常、应急通讯,需要有一种能够适用于该类工程的通讯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针对海底隧道内环境恶劣、通讯信号差的技术问题,提出一种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及其搭建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通讯装置,用于分节段预制安装的沉管隧道,包括:
[0006]第一手持单元,设置于所述沉管隧道外,所述第一手持单元将接收的第一语音信号转换为第一电磁信号并输出;
[0007]第一通信单元,设置于所述沉管隧道外,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电磁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电磁信号转换为第一信号并输出;
[0008]第二通信单元,设置于所述沉管隧道内,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电磁信号并输出;
[0009]第二手持单元,设置于所述沉管隧道的新安装管节内,所述第二手持单元将所述第二电磁信号转换为第二语音信号并输出;
[0010]其中,所述第一手持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及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手持单元通信。
[0011]上述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全向天线与第一远端机,所述全向天线接收所述第一电磁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电磁信号转换成第二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一远端机通过第二通讯线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全向天线,所述第一远端机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一信号并输出。
[0012]上述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沉管隧道的已安装管节内的第一近端机、中继台、第二近端机与第二远端机;所述第一近端机通过第一通
讯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一远端机,所述第一近端机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二近端机通过所述中继台与所述第二通讯线路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转换为第一信号输出;所述第二远端机通过第一通讯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二近端机,所述第二远端机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并输出。
[0013]上述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还包括定向天线,所述定向天线设于所述新安装管节内并通过所述第二通讯线路电性连接于所述第二远端机,所述定向天线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二电磁信号并输出。
[0014]上述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中,所述已安装管节的钢封门被拆除后,通过所述第一通讯线路替换所述第二通讯线路,所述第二远端机的安装位置根据所述第一通讯线路的安装情况进行移动。
[0015]上述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中,所述已安装管节内的第二通讯线路通过通讯线快速接头连接所述新安装管节内的第二通讯线路。
[0016]上述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中,还包括信号频率调节器,所述信号频率调节器设于所述第二通讯线路上,所述信号频率调节器用于对所述第二通讯线路上传输的第二信号进行调节。
[0017]上述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中,所述中继台包括接收模块与发射模块,所述接收模块将所述第一近端机发送的第二信号解码为语音信号,所述发射模块将所述语音信号重新编码转换为第二信号并输出。
[0018]上述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中,所述第一通讯线路为通讯光纤,所述第二通讯线路为通讯电缆。
[0019]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沉管隧道通讯装置的搭建方法,用于分节段预制安装的沉管隧道,包括:
[0020]通讯线路设置步骤:在新安装管节进行二次舾装时,在所述新安装管节内按照新安装管节的长度布置第二通讯线路,并在钢封门处配置通讯线快速接头;
[0021]通讯信号同步步骤:将所述新安装管节的首端连接已安装管节的尾端,通过所述通讯线快速接头将所述已安装管节内的第二通讯线路连接所述新安装管节内的第二通讯线路;
[0022]通讯线路更换步骤:将具备钢封门拆除条件的所述已安装管节内的钢封门拆除,并将所述钢封门拆除后的已安装管节内的所述第二通讯线路替换为第一通讯线路。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24]1、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用于分节段预制安装的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实现沉管隧道内外在施工阶段的有效沟通,采用可更换式数据线路,根据不同环境的施工现场进行配置,恶劣环境下使用的通讯电缆对恶劣环境的抵抗力强;后续施工条件好转时,更换为更简便的光纤,保障通讯;
[0025]2、管节在进行二次舾装时,可根据管节预制节段长短对通讯线进行调节;设置通讯线快速接头连接新安装管节和已安装管节,能够同步通讯信号,使信号穿越钢封门无障碍;
[0026]3、根据管节安装进度和现场实际情况配置相应信号调节器,将信号放大或缩小,确保信号有效传输。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沉管隧道通讯装置的框架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管节安装完成后通讯装置布置示意图;
[0029]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沉管隧道通讯装置的搭建方法的步骤示意图;
[0030]其中,附图标记为:
[0031]1、第一手持单元;2、第一通信单元;21、全向天线;22、第一远端机;3、第二通信单元;31、第一近端机;32、中继台;33、第二近端机;34、第二远端机;35、定向天线;4、第二手持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描述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基于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33]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示例或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将本申请应用于其他类似情景。此外,还可以理解的是,虽然这种开发过程中所作出的努力可能是复杂并且冗长的,然而对于与本申请公开的内容相关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本申请揭露的
技术实现思路
的基础上进行的一些设计,制造或者生产等变更只是常规的技术手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用于分节段预制安装的沉管隧道,包括:第一手持单元,设置于所述沉管隧道外,所述第一手持单元将接收的第一语音信号转换为第一电磁信号并输出;第一通信单元,设置于所述沉管隧道外,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接收所述第一电磁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电磁信号转换为第一信号并输出;第二通信单元,设置于所述沉管隧道内,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连接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电磁信号并输出;第二手持单元,设置于所述沉管隧道的新安装管节内,所述第二手持单元将所述第二电磁信号转换为第二语音信号并输出;其中,所述第一手持单元通过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及所述第二通信单元与所述第二手持单元通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信单元包括全向天线与第一远端机,所述全向天线接收所述第一电磁信号,并将所述第一电磁信号转换成第二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一远端机通过第二通讯线路电性连接于所述全向天线,所述第一远端机将所述第二信号转换为第一信号并输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包括:设置于所述沉管隧道的已安装管节内的第一近端机、中继台、第二近端机与第二远端机;所述第一近端机通过第一通讯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一远端机,所述第一近端机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并输出;所述第二近端机通过所述中继台与所述第二通讯线路接收所述第二信号,并转换为第一信号输出;所述第二远端机通过第一通讯线路连接于所述第二近端机,所述第二远端机将所述第一信号转换为第二信号并输出。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信单元还包括定向天线,所述定向天线设于所述新安装管节内并通过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德洲王殿文尚乾坤赫亚锋宋江伟吕护生林树栋张浩男王鹏飞林恒義于家钒杨毓晓胡思金王潞伟贾延烁张成武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