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后端绕线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成电路布线
,尤其涉及一种数字后端绕线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绕线技术针对短距离绕线非常有效,但对越来越远的物理距离和越来越复杂的物理环境,现有技术会导致延迟大且难以控制,从而使得芯片很难达到更好的性能指标,甚至导致芯片设计失败。
[0003]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型的数字后端绕线方法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字后端绕线方法及系统,便于更好的控制延时。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所述数字后端绕线方法,包括:
[0006]布局至少一个缓冲单元;
[0007]将两个端口通过绕线和所述缓冲单元连接。
[0008]所述数字后端绕线方法的有益效果在于:布局至少一个缓冲单元,将两个端口通过绕线和所述缓冲单元连接,将所述绕线分为了多段,进而减少了一段所述绕线的长度,并且所述绕线的长度越小越好控制,所述缓冲单元的延时也是可控的,因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后端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布局至少一个缓冲单元;将两个端口通过绕线和所述缓冲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后端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局至少一个缓冲单元,包括:获取所述缓冲单元的单元延迟和两个所述端口的坐标;根据所述缓冲单元的单元延迟和两个所述端口的坐标计算所述缓冲单元的数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字后端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局至少一个缓冲单元,还包括:根据两个所述端口的坐标和所述缓冲单元的数量计算所述缓冲单元的坐标。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后端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布局至少一个缓冲单元,还包括:判断所述缓冲单元的坐标位置是否存在模块;若判断所述缓冲单元的坐标存在模块,则以所述缓冲单元的坐标为圆心向外寻找坐标,直至所述缓冲单元位置与所述模块位置不重叠,以新坐标更新所述缓冲单元的坐标。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字后端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两个所述端口的坐标和所述缓冲单元的数量计算所述缓冲单元的坐标,包括:根据两个所述端口的坐标和所述缓冲单元的数量计算所述缓冲单元的坐标,并使所述缓冲单元等间距设置于两个所述端口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字后端绕线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两个端口通过绕线和所述缓冲单元连接,包括:在所述端口与所述缓冲单元之间、两个所述缓冲单元之间沿所述端口的横坐标布置第一绕线;在所述端口与所述缓冲单元之间、两个所述缓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琰,赵胜华,霍津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安路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