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净化箱环境测控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85107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净化箱环境测控方法及系统,属于净化箱环境测控技术领域。方法包括:以净化箱箱体的氧浓度、水蒸气浓度、有害气体浓度、颗粒物浓度、温度和气压六个参数为因素集,建立评语集以及各因素对应的隶属度函数和权重集,构建净化箱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当综合评价结果不满足要求时,通过判断六个参数与相应阈值的大小关系,分别调节外循环净化系统、内循环过滤系统、温控系统的功率以及压力系统的抽气充气体积。如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构建净化箱环境综合评价函数,将各指标有机结合来整体监控净化箱环境,从而有效地解决了现有环境测控方法未考虑各指标的相互影响,导致控制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导致控制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导致控制效果不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净化箱环境测控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净化箱环境测控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净化箱环境测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科技不断发展,各种高新技术的研发与新型材料的研究对实验环境的要求更加严苛,因而净化箱的隔离特性得到重视,各类不同应用领域的净化箱产品层出不穷。如今,净化箱产品更新迭代,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诸多行业领域中,如科学实验、新材料研发、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特殊焊接、真空镀膜和喷印显示等。在很多实验室内也都会配置净化箱用于实验用途。净化箱的制造技术已经比较成熟并被广泛应用。
[0003]为保证在不同应用场景下,净化箱环境氛围能够满足生产实验的要求,净化箱往往设置相应的循环净化系统来除去净化箱环境产生的颗粒物、水氧、有毒有害物质等,以保证净化箱环境不会对实验生产产生不利影响。针对净化箱环境的监测与维持,采取相应传感器来检测相应指标是否符合要求,并运行净化系统来除去有害物质,保证各指标在要求范围内。但目前对于净化箱环境监控,多采用传感器检测单一指标作为控制依据,而没有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净化箱环境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以净化箱箱体的氧浓度C
氧1
、水蒸气浓度C
水1
、有害气体浓度C
有1
、颗粒物浓度C
颗1
、温度T1和气压p1为因素集,建立评语集以及各因素对应的隶属度函数和权重集,构建净化箱环境综合评价函数;S2,获取当前时刻的C
氧1
、C
水1
、C
有1
、C
颗1
、T1和p1,若综合评价结果满足要求,则获取下一时刻的C
氧1
、C
水1
、C
有1
、C
颗1
、T1和p1,继续进行综合评价;否则,执行S3;S3,当C
氧1
>C
氧lim
或C
水1
>C
水lim
或C
有1
>C
有lim
时,调节外循环净化系统的功率P

;当C
颗1
>C
颗lim
时,调节内循环过滤系统的功率P

;当T1<T
min
或T1>T
max
时,调节温控系统的功率P

;当p1<p
min
或p1>p
max
时,调节压力系统的抽气充气体积V

;其中,C
氧lim
、C
水lim
、C
有lim
、C
颗lim
、T
min
、T
max
、p
min
和p
max
分别为净化箱箱体的氧浓度上限、水蒸气浓度上限、有害气体浓度上限、颗粒物浓度上限、温度下限、温度上限、气压下限和气压上限;S4,调控完成后,跳转至S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净化箱环境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箱环境综合评价函数表示为:其中,因素集X={x1,x2,x3,x4,x5,x6},x1为净化箱箱体的氧浓度,x2为净化箱箱体的水蒸气浓度,x3为净化箱箱体的有害气体浓度,x4为净化箱箱体的颗粒物浓度,x5为净化箱箱体的温度,x6为净化箱箱体的气压;w
i
为x
i
在评价体系中对应的权重系数,i=1,2,3,4,5,6且w1+w2+w3+w4+w5+w6=1;μ
j
(x
i
)为x
i
对应评语等级j的隶属度函数,j=1,2,

,N。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净化箱环境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综合评价指标为评语等级;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取μ1、μ2、

、μ
N
中的最大值对应的评语等级作为净化箱环境等级;其中,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净化箱环境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综合评价指标为评语分数M;
其中,M
j
为对应评语等级j对应的分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多传感器协同的净化箱环境测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具体为:当C
氧1
>C
氧lim
或C
水1
>C
水lim
或C
有1
>C
有lim
时,获取外循环净化系统氧浓度C
氧3
、水蒸气浓度C
水3
、有害气体浓度C
有3
,以C
氧1
、C
水1
、C
有1
为控制参数,以C
氧3
、C
水3
、C
有3
为反馈参数,调节外循环净化系统的功率P

,对C
氧1
、C
水1
、C
有1
进行调控;当C
颗1
>C
颗lim
时,获取净化箱箱体排出气体颗粒物浓度C
颗3
、内循环过滤系统颗粒物浓度C
颗2
,以C
颗1
、C
颗3
为控制参数,以C
颗2
为反馈参数,调节内循环过滤系统的功率P

,对C
颗1
进行调控;当T1<T
min
或T1>T
max
时,获取净化箱箱体排出气体温度T3、外循环净化系统热源温度T4、内循环过滤系统热源温度T5、外界温度T

、温控系统温度T2,以T1、T3、T4、T5、T

为控制参数,以T2为反馈参数,调节温控系统的功率P

,对T1进行调控;当p1<p
min
或p1>p
max
时,获取压力系统气压p3,以p1、p3、T1、T

为控制参数,调节压力系统的抽气充气体积V

,对p1进行调控。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魁尹周平李浩杰沈尚龙熊镜凯朱红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