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8369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8
公开了一种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构建第一码流序列及第二码流序列,根据第一码流序列及第二码流序列,构建受害码流及攻击码流,之后根据受害码流及攻击码流,生成待仿真链路中各支路分别对应的激励信号。本方法以伪随机二进制序列为基础,为待仿真链路构建了激励信号,在将该激励信号输入至待仿真链路后,可以激发奇模串扰、偶模串扰、一般串扰、码间干扰及反射,还可以快速得到每一支路的仿真结果。因此,激励信号包括的干扰信息较为全面,仿真结果准确。确。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0001]本公开涉及信号仿真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信号完整性(Signal Integrity,SI)是用于评估信号在传输路径上传输质量的度量标准,在构建高速电路时,需要考虑信号完整性的问题。一般的,可以对高速电路进行仿真,观察一个激励信号经过一段传输通道后的时域波形或者眼图,进而判断信号完整性。在构建该激励信号时,需要考虑如何使该激励信号包括多种干扰信息,以激发出传输通道面对不同干扰时的反应。
[0003]通常使用PRBS(Pseudo

Random Binary Sequence,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码为传输通道构建激励信号,将激励信号输入至各传输通道进行仿真。但是,使用PRBS码构建的激励信号包括的干扰信息较为片面,受激励信号激发的传输通道面对干扰的反应较少,仿真结果不够准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以解决传统激励信号仿真结果不准确的问题。
[0005]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方法,包括:
[0006]构建第一码流序列及第二码流序列,其中,第一码流序列为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第二码流序列为对第一码流序列的每一位的值取反所得到的序列;
[0007]根据第一码流序列及第二码流序列,构建受害码流及攻击码流;其中,受害码流及攻击码流均包括多个码流段;受害码流的第一码流段为第一码流序列,受害码流的第二码流段为第二码流序列;攻击码流的第一码流段及第二码流段均为第一码流序列或第二码流序列;受害码流的第一码流段及第二码流段为受害码流的多个码流段中的任意两个,攻击码流的第一码流段及第二码流段为攻击码流的多个码流段中的任意两个,受害码流的第一码流段与攻击码流的第一码流段的位置相对应,受害码流的第二码流段与攻击码流的第二码流段的位置相对应;
[0008]根据受害码流及攻击码流,生成待仿真链路中各支路分别对应的激励信号。
[0009]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装置,包括:
[0010]第一构建模块:用于构建第一码流序列及第二码流序列,其中,第一码流序列为伪随机二进制序列,第二码流序列为对第一码流序列的每一位的值取反所得到的序列;
[0011]第二构建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构建模块构建的第一码流序列及第二码流序列,构建受害码流及攻击码流;其中,受害码流及攻击码流均包括多个码流段;受害码流的第一码流段为第一码流序列,受害码流的第二码流段为第二码流序列;攻击码流的第一码流段及第二码流段均为第一码流序列或第二码流序列;受害码流的第一码流段及第二码流段为受
害码流的多个码流段中的任意两个,攻击码流的第一码流段及第二码流段为攻击码流的多个码流段中的任意两个,受害码流的第一码流段与攻击码流的第一码流段的位置相对应,受害码流的第二码流段与攻击码流的第二码流段的位置相对应;
[0012]激励信号生成模块:用于根据第二构建模块构建的受害码流及攻击码流,生成待仿真链路中各支路分别对应的激励信号。
[0013]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的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方法。
[0014]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0015]处理器;
[0016]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
[0017]处理器,用于从存储器中读取可执行指令,并执行指令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实施方式的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方法。
[0018]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公开提供的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方法及装置,可以构建激励信号,该激励信号是基于伪随机二进制序列构建的,因此可以激发出反射、码间干扰及一般串扰。激励信号中还包括奇模激励及偶模激励,在将激励信号输入至待仿真链路后,能够激发出奇模串扰及偶模串扰效应,生成的干扰信息较为全面。同时,本公开为每一条支路均构建相应的激励信号,可以快速得到每一支路的仿真结果,仿真的准确性大大提高。
附图说明
[0019]通过结合附图对本公开进行更详细的描述,本公开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特征和优势将变得更加明显。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公开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相同的参考标号通常代表相同部件或步骤。
[0020]图1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传输通道建模方法。
[0021]图2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传输通道建模后形成的模型示意图。
[0022]图3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23]图4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构建攻击码流的流程示意图。
[0024]图5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确定仿真激励时间的流程示意图。
[0025]图6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装置。
[0026]图7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装置。
[0027]图8是本公开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例。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本公开的全部实施例,应理解,本公开不受这里描述的
示例实施例的限制。
[0029]申请概述
[0030]示例性装置信号完整性问题主要表现为,在激励信号的边沿变化时,传输通道易发生阻抗不连续、相邻通道间容性耦合和感性耦合、以及通道的衰减等情况,会引发激励信号的反射、串扰和码间干扰等问题,从而导致信号质量变差。其中,传输通道是指电路结构中具体用于信号传输的通道。高速电路作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也是电路的一种,同样存在上述问题。
[0031]具体地,反射(reflection)是在传输线上的回波。即信号功率(电压和电流)的其中一部分传输到线上并到达负载处,信号功率的另一部分被反射回源端。反射一般是由传输线上源端与负载端阻抗不匹配引起的。布线的几何形状、不正确的线端接、经过连接器的传输及电源平面的不连续等因素的变化均会导致此类反射。
[0032]串扰(Crosstalk)是传输线之间的互感和互容的耦合引起线上的噪声,其中,串扰包括奇模(Odd)串扰和偶模(Even)串扰等。
[0033]码间干扰:受系统传输特性影响,相邻码元的脉冲波形之间可能互相重叠,这种相邻码元间的互相重叠称为码间干扰。
[0034]为了评估传输通道的信号完整性,可以进行信号完整性仿真,具体仿真步骤可以为:对传输通道进行建模,对建模后的传输通道输入激励信号,观察激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信号完整性仿真的激励信号生成方法,包括:构建第一码流序列及第二码流序列,其中,所述第一码流序列为伪随机二进制序列,所述第二码流序列为对所述第一码流序列的每一位的值取反所得到的序列;根据所述第一码流序列及所述第二码流序列,构建受害码流及攻击码流;其中,所述受害码流及所述攻击码流均包括多个码流段;所述受害码流的第一码流段为所述第一码流序列,所述受害码流的第二码流段为所述第二码流序列;所述攻击码流的第一码流段及第二码流段均为所述第一码流序列或所述第二码流序列;所述受害码流的第一码流段及第二码流段为所述受害码流的多个码流段中的任意两个,所述攻击码流的第一码流段及第二码流段为所述攻击码流的多个码流段中的任意两个,所述受害码流的第一码流段与所述攻击码流的第一码流段的位置相对应,所述受害码流的第二码流段与所述攻击码流的第二码流段的位置相对应;根据所述受害码流及所述攻击码流,生成待仿真链路中各支路分别对应的激励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受害码流及所述攻击码流,生成待仿真链路中各支路分别对应的激励信号包括:所述各支路中包括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所述第一支路对应的激励信号中包含所述攻击码流,所述第二支路对应的激励信号中包含所述受害码流,所述第一支路和所述第二支路之间形成奇模激励或者偶模激励。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根据所述支路的条数,确定每一所述激励信号包括的所述攻击码流及所述受害码流的总数量。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攻击码流及所述受害码流作为所述激励信号的项形成所述激励信号,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激励信号的一项为所述受害码流,其余项为所述攻击码流;所述各支路分别对应的所述激励信号之间,所述受害码流出现在不同的项上;或者,所述激励信号的一项为所述攻击码流,其余项为所述受害码流,所述各支路分别对应的所述激励信号之间,所述攻击码流出现在不同的项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码流序列中不同码元的单位间隔时间相同,所述根据所述受害码流及所述攻击码流,生成待仿真链路中各支路分别对应的激励信号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第一码流序列中一个所述码元的单位间隔时间;确定所述激励信号中包含的所述码元的个数;基于所述码元的个数及一个所述码元的单位间隔时间,确定仿真激励时间;其中,所述仿真激励时间用于表示所述激励信号用于仿真的时长。6.根据权利要求1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敬彬吴少校王朋凯甘霖李思霖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地平线机器人技术研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