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8340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玻璃纤维布是由玻璃纤维和聚乳酸纤维混纺得到的布料,所述布料上下表面设有涂层,所述玻璃纤维和聚乳酸纤维的体积比为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纺布
,具体为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绝缘、耐热性能优异,并且其抗腐蚀的性能较好。聚乳酸纤维是一种绿色纤维材料,可通过对玉米、小麦、甜菜等植物进行加工,制备得到,聚乳酸具有可生物降解性能,绿色环保,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耐气候性和生物相容性,在服装、医疗用品等材料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
[0003]无纺布又称作不织布,根据成分可分为涤纶、丙纶、锦纶、腈纶等种类,由于原料不同导致得到的产品的性能不同,可根据自身不同的需求选取原料进行制备,得到需要的无纺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无纺布产品的强度和耐腐蚀性能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专利技术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是由玻璃纤维和聚乳酸纤维混纺得到的布料,所述布料上下表面设有涂层;所述玻璃纤维和聚乳酸纤维的体积比为2

3:3

4;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2

0.3mm。
[0006]进一步的,所述涂层各组分原料如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氨酯10

15份、氟碳树脂30

75份、交联剂8

9份、抗静电剂2

4份、粘结剂3

5份。
[0007]进一步的,所述交联剂为异氰酸酯。
[0008]进一步的,所述抗静剂各组成原料如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月桂醇聚氧乙烯醚2

3份、单烷基磷酸酯2

4份。
[0009]进一步的,所述粘结剂由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有机硅油以及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制备而成。
[0010]进一步的,所述有机硅油由端氢硅油、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氯铂酸制备而成。
[0011]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1)布料的制备:将玻璃纤维和聚乳酸纤维分别处理,混纺,得到布料;(2)涂料的制备:

将聚氨酯和氟碳树脂混合,加热,搅拌,加入交联剂,搅拌均匀后降温,得到混合物A;

将端氢硅油和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混合,加热,加入氯铂酸,除杂,得到有机硅油;

将得到的有机硅油与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混合,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加热,加入混合物A和抗静电剂,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3)涂层的喷覆:将得到布料进行热压,再将得到的涂料进行喷覆,降温,得到无纺布。
[0012]进一步的,具体步骤如下,(1)布料的制备:将玻璃纤维和聚乳酸纤维分别进行开松、除杂,按照体积比进行混纺,得到布料;本申请先将玻璃纤维和聚乳酸纤维进行一定的处理,将纤维束进行开松,除去附着物和杂物,进而保证在混纺过程中避免纺织机停车,在制备过程中减少杂质的掺入,进而保证了工艺流程稳定和产品的性能合格。
[0013](2)涂料的制备:

将聚氨酯和氟碳树脂混合,加热,搅拌,加入交联剂,搅拌均匀后降温,温度为25

26℃,得到混合物A;本申请在使用聚氨酯和氟碳树脂混合,加入交联剂进行交联,在加入交联剂时需要加入去离子水进行配比,经过交联后的喷覆在形成氟烷基

聚氨酯涂层,氟烷基

聚氨酯涂层具有一定的耐磨性能,原因在于加入的聚氨酯能够降低产品布料中各个纤维与其他物体的运动摩擦,进而达到了提高耐磨性能,为了保证耐磨性能,需要对喷覆涂层的厚度进行一定的限制,限制其厚度为0.2

0.3mm才能够达到最大的效果。
[0014]②
将端氢硅油和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混合,加热,搅拌,加入氯铂酸,反应时间为4h,反应结束后除杂,脱除低沸物,得到有机硅油;本申请加入了端氢硅油和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混合进行反应,能够得到端羟基有机硅嵌端聚醚,此类化合物是一种优异的表面活性剂,能够提高产品布料的抗静电能力,并且硅油的加入还能够增强产品布料的手感,增加柔顺性。
[0015]③
将得到的有机硅油与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混合,加入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搅拌均匀,加热,温度为42

43℃,加入混合物A和抗静电剂,搅拌,搅拌均匀后得到涂料;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能够作为粘结剂使用,由于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达到的粘合强度较低,导致产品长时间使用会发生松散的情况,而本申请对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进一步处理,本申请制备得到的有机硅油中含有大量的端羟基醚类物质,这部分物质在后续的高温过程中会挥发,对人体和环境造成危害和污染,本申请加入的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能够和这部分剩余的端羟基醚类物质在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的作用下反应,进而得到性能效果更佳的粘结剂,进而提高产品的综合性能。
[0016]本申请在进行聚乙二醇和聚丙二醇与端羟基醚类物质反应时加入了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就能达到良好的效果,并不需要加入额外的助剂,原因在于本申请在制备氟烷基

聚氨酯涂层时,加入了交联剂,交联剂的主要成分是异氰酸酯,经过反应后剩余的异氰酸酯会残留在制备体系中,如果加入了其他助剂会导致氟烷基

聚氨酯涂层结构发生改变,进而降低了产品的性能。
[0017](3)涂层的喷覆:将得到布料加热,温度为160

170℃,再将得到的涂料进行喷覆,喷覆结束后进行热压,随后降温至50℃时保持2

3h,得到无纺布。
[0018]进一步的,步骤(2)中加入的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与有机硅油的质量比为1:1.9

2.0。
[0019]进一步的,所述加入的交联剂与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的质量比为1:0.3

0.5。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具有绝缘、耐热性能优异,并且其抗腐蚀的性能较好,本申请使用玻璃纤维制备纤维布具有较高的抗腐蚀性、稳定性和机械性能。本申请在玻璃纤维的基础上使用了聚乳酸纤维,聚乳酸纤维具有良好的耐热性能、生物相容性和可降解性能,实际使用更加环保,同时其 具有良好的回弹性,喷覆涂层前还需要将玻璃纤维、聚乳酸纤维混纺得到的布料进行热压,经过混纺、喷涂和热压后的布料具有一定的耐磨和耐腐蚀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纤维布是由玻璃纤维和聚乳酸纤维混纺得到的布料,所述布料上下表面设有涂层;所述玻璃纤维和聚乳酸纤维的体积比为2

3:3

4;所述涂层的厚度为0.2

0.3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涂层各组分原料如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聚氨酯10

15份、氟碳树脂10

15份、交联剂8

9份、抗静电剂2

4份、粘结剂3

5份。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异氰酸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抗静剂各组成原料如下,按重量份数计,包括,月桂醇聚氧乙烯醚2

3份、单烷基磷酸酯2

4份。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剂由聚乙二醇、聚丙二醇、有机硅油以及异氟尔酮二异氰酸酯制备而成。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硅油由端氢硅油、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氯铂酸制备而成。7.一种环保型可降解无纺布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布料的制备:将玻璃纤维和聚乳酸纤维分别处理,混纺,得到布料;(2)涂料的制备:

将聚氨酯和氟碳树脂混合,加热,搅拌,加入交联剂,搅拌均匀后降温,得到混合物A;

将端氢硅油和烯丙基聚氧乙烯醚混合,加热,加入氯铂酸,除杂,得到有机硅油;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姜熊烽沈文来王凤鸣刘学清邵建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雄风服装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