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81152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按照工艺流程该装置依次包括调节池,生化池,沉淀池,污泥池和过滤消毒池,不同池体间采用快速接头进行连接;所述调节池配备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生化池;所述生化池由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装置可实现快速建设并投入生产;占地面积小,模块化安装,节省占地面积;节能降耗,减少运营成本;减少人员使用,实现自动化。实现自动化。实现自动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们对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以及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城镇污水已经全部集中处理,并且有很好的污水管线和污水处理措施。农村生活污水的处理和回用已迫在眉睫,在偏远的乡村村落,生活污水只能以单村集中方式处理。小型生活污水处理站是现阶段解决农村生活污水的有效办法,处理过的污水既可以对农田和园林进行灌溉,也可以用于河道补水。这样的污水处理站处理水量小,可供使用的土地面积小;当地政府决定要建污水处理站时,一般情况要求投入运行时间较短,这就给建设运营方增加了很大难度。
[0003]目前使用的集装箱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多为AAO+MBR膜处理工艺。此工艺流程是将来水经污水管道自流引入污水处理厂内,首先进入集水池,使用泵提升至位于厌氧池池顶的水力格栅,污水经过1毫米孔径水力格栅进行精过滤,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泥沙、毛发和纤维等杂物,防止其在后续处理构筑物中沉淀和擦伤缠绕MBR膜组件。污水经过水力格栅自流至厌氧池,随后进入缺氧池、好氧池和MBR膜池,混合液在运行过程中从膜池至好氧池、好氧池至缺氧池、缺氧池至厌氧池进行回流,完成去除有机物、脱氮除磷和泥水分离。膜池的出水经抽吸泵输送至计量渠计量后外排至指定河流。这种技术的缺点是建设周期长;能耗较高;人力投入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出一种FRP(纤维增强复合材料)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其是专门为小型村镇污水处理而设计。本技术把模块化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的各主要部件模块化,即先在工厂对各个部件进行模块化生产,当接到项目后,直接把部件运输到现场,通过快速接头进行简单的污水管线连接,电路对接即可完成安装。
[0005]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按照工艺流程依次包括调节池,生化池,沉淀池,污泥池和过滤消毒池,不同池体间采用快速接头进行连接;所述调节池中配备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生化池;所述生化池由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组成。
[0007]所述调节池还配备提篮格栅。
[0008]所述生化池设置检查井,所述检查井配置碳源加药装置。
[0009]所述生化池所述生化池厌氧区和缺氧区内置竖向导流板,将厌氧区和缺氧区分割成多个依次连通的多格区域;所述导流板的形状为方型或椭圆型。
[0010]所述生化池好氧区底部配置微孔曝气器。
[0011]所述沉淀池中部设置导流筒,对泥水进行分离,使污泥沉降,沉淀池底部设置排泥管,其与沉淀池底部呈54
°
,沉淀池进水端设置混凝剂加药装置。
[0012]所述过滤消毒池内设置过滤器,对水质进行澄清过滤,所述过滤器底部设置污泥回流管。
[0013]所述快速接头是玻璃钢管道接头,其为卡环结构,将两根管的端部相互连接。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建设工期短,可以让污水处理站很快投入运营;占地面积小,模块化部件集中安装,节省占地面积;投入设备少,运营简单,比现有工艺更加节约能源;可以根据不同的安装环境和地域特性对FRP各个模块样式和形状进行优化设计;设备模块化,在工厂内生产各工艺单体和设备组合的标准模块,所有模块均能满足远距离运输要求;模块标准化,标准化设计、全自动流水线生产,保证每个模块的标准化制作,保证了每个模块的加工精度、质量及效率;投入人员少,有效减少运营成本;施工生态化,施工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各种土建施工,标准化生产施工周期短,系统组装过程中大大降低了各种环境污染,做到文明、生态施工;标准化装配:标准化的模块都是通过快速接头连接,按照每个标准模块进行连接及拆卸;各个模块配备吊耳,方便吊装,可移动,可周转使用;减少人员使用,实现自动化、无人值守化。另外,通过增设生物除磷部件,可以降低除磷药耗;可根据不同的进出水水质和出水要求进行合理的组合配置,保证系统出水稳定达标可适应来水水量

20%至+20%的水量波动;生化池设置的导流板使污水在生化池区域形成良好的流动场,省去了传统工艺中推流搅拌设备,降低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只需1台风机即可完成所有的污水处理过程,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安装在池内的曝气管及潜水搅拌电机的不定期维护检修的问题,降低了维护检修的成本。
[0015]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现有技术集装箱式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的工艺流程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的生化池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的生化池剖面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的沉淀池剖面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的过滤消毒池剖面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的快速接头示意图。
[0023]图中:1为进水管,2为厌氧区,3为缺氧区,4为好氧区,5为出水管,6为缺氧区回流管,7为好氧区回流管,8为气提空气管,9为导流板,10为微孔曝气器,11为好氧区曝气管,12为碳源加药装置,13为沉淀池进水管,14为沉淀池,15为导流筒,16为排水槽,17为出水管,18为混凝加药装置,19为排泥管,20为气提空气管,21为可移动顶盖,22为过滤消毒池进水管,23为过滤消毒池,24为过滤器,25为污泥回流管,26为气提空气管,27为消毒加药装置,28为消毒池出水管,29为可移动顶盖,30为检查井,31为玻璃钢管,32为卡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24]本技术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的工艺流程为生活污水进入模块式调节池,模块式调节池中配备污水提升泵和提篮格栅,污水经污水提升泵提升至模块式生化池,模块式生化池由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组成,其中,好氧区混合液经气提作用回流至
缺氧区,缺氧区混合液经气提作用回流至厌氧区。混合液由模块式生化池进入模块式沉淀池,模块式沉淀池对泥水进行分离,分离出的污泥送入模块式污泥池,剩余的污泥经气提作用回流至厌氧区,上清液流经模块式过滤消毒池进行消毒,最后出水达标排放。
[0025]本技术模块化装配式污水处理装置中生化池的结构(参见图3):生化池的最前端为厌氧区2,污水由进水管1沿导流板9依次流入厌氧区2、缺氧区3、好氧区4。在厌氧区2和缺氧区3内置竖向导流板9,将厌氧区2和缺氧区3分割成多个依次连通的多格区域,污水通过重力流从第一格到最后一格上下折流。污水从缺氧区3最后一格上部流入好氧区4。生化池内导流板9的布置,使污水在生化池区域形成良好的流动场,省去了传统工艺中推流搅拌设备,降低了投资成本和运行成本。生化池的厌氧区、缺氧区采用折弯流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装配式村镇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按照工艺流程依次包括调节池,生化池,沉淀池,污泥池和过滤消毒池,不同池体间采用快速接头进行连接;所述调节池配备污水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生化池;所述生化池由厌氧区、缺氧区、好氧区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还配备提篮格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池设置检查井,所述检查井配置碳源加药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池厌氧区和缺氧区内置竖向导流板,将厌氧区和缺氧区分割成多个依次连通的多格区域;所述导流板的形状为方型或椭圆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生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宁商文秀王亚东王卫芦艳平果长军余正学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新城禹潞环保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