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复合式水解酸化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3065 阅读:9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级复合式水解酸化池,包括池体中部围设的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区及环绕所述沉淀区划设的多级依次连通的水解酸化区,各级所述水解酸化区上层装设至少一组悬挂填料用于生物膜与污水的接触反应,底部污泥悬浮层内设置至少一组用于泥水混合的搅拌装置;所述水解酸化区的末级区间连通至所述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底部设置将水解酸化专性菌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区首级区间的气提装置及污泥回流联通管;所述沉淀区上层设置蜂窝斜管用于悬浊液的泥水分离,上清液溢流至出水堰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级复合式高效水解酸化池,形成一套泥、膜结合的水解酸化反应、水解酸化专性菌分离及回流的一体化的解决方案。决方案。决方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复合式水解酸化池


[0001]本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涉及一种多级复合式水解酸化池。

技术介绍

[0002]水解酸化池是工业污水处理中的一个常用的预处理工艺设施,其运行过程主要发生厌氧水解酸化反应和厌氧氨化反应。在厌氧条件下,多种异氧菌参与发生对高浓度有机物的降解反应和氨化反应,能将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小分子有机物,将环状结构转化为链状结构,进一步提高废水的BOD/COD比,可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也可将部分有机氮通过厌氧氨化作用转化为氨氮;异养型微生物细菌需从环境中汲取养分,在此过程中有部分有机物降解合成自身细胞,可去除废水中的COD。在水中存在某些难水解的物质时,厌氧消化单元的上游需要设置水解酸化池。
[0003]水解酸化池作为污水处理生化处理的过渡单元,常规水解酸化池启动后,污水由布水系统进入池体,由池底向上流动,经细菌形成的污泥层和填料层时,污泥层对悬浮物、有机物进行吸附、网捕、生物学絮凝、生物降解作用,使污水在降解COD的同时也得以澄清。填料层的设置为提高水解酸化池污泥层的稳定性及微生物量起到积极作用。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复合式水解酸化池,其特征在于,包括池体中部围设的用于泥水分离的沉淀区及环绕所述沉淀区划设的多级依次连通的水解酸化区,各级所述水解酸化区上层装设悬挂填料用于生物膜与污水的接触反应,底部污泥悬浮层内设置至少一组用于泥水混合的搅拌装置;所述水解酸化区的末级区间连通至所述沉淀区,所述沉淀区底部设置将活性污泥回流至所述水解酸化区首级区间的气提装置及污泥回流管。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复合式水解酸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区与池体内壁围设的空间内设有多面用于划设多个所述水解酸化区的分隔墙体,所述分隔墙体上对应前侧邻设的所述水解酸化区的纵向水流末端设置孔洞,相邻所述水解酸化区通过所述孔洞连通且水流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复合式水解酸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池体整体呈方形,所述沉淀区为设于池体中部的筒形,所述分隔墙体的数量为4且均匀划分所述沉淀区与池体内壁围设的空间。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多级复合式水解酸化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解酸化区包括顺着污水流向依次进入的一级水解酸化区、二级水解酸化区、三级水解酸化区及四级水解酸化区,所述一级水解酸化区的顶部连通有污水进管;所述分隔墙体包括污水流向上顺次布置的第一分隔墙体、第二分隔墙体、第三分隔墙体、第四分隔墙体,所述沉淀区设置沉淀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颖王日彩陈玉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蓝科石化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