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重联车辆及适用于城轨车辆重联运行的制动力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轨道交通
,特别是一种重联车辆及适用于城轨车辆重联运行的制动力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轨车辆重联运行时,由各单元列车控制系统或者制动系统根据制动指令,单独进行单元列车的制动力计算,当电制动故障后,制动系统根据本单元列车的总制动力和电制动能力差值进行摩擦制动计算和分配,当重联运行车辆的总制动力需求小于整列车的电制动能力值时,由于重联车辆的制动力计算和分配由单元列车执行,因此导致某单元列车的电制动力未充分使用,而电制动故障单元的车辆进行摩擦制动投入,导致了摩擦副非正常损耗和摩擦副热容量限制等问题。
[0003]现有技术有大量针对单列车编组车辆的制动力管理及分配的研究,但并不涉及车辆重联运行时车辆的制动力管理和分配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重联车辆及适用于城轨车辆重联运行的制动力控制方法,解决现有技术电制动故障单元的车辆进行摩擦制动投入导致的摩擦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城轨车辆重联运行的制动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S1、判断重联车辆总制动力F和总电制动能力值F
ED
的大小,若F≤F
ED
,则将根据各单元列车的电制动能力比值将总制动力分配至各单元列车;若F>F
ED
,则执行步骤S2;S2、计算F与F
ED
的差值,得到F
c
,将F
c
平均分配至粘着可用车辆,得到各单元列车需要施加的摩擦制动力F
b
,计算各单元列车的电制动力F
ED
与F
b
的和,将各单元列车的电制动力F
ED
与F
b
的和分配至各单元列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轨车辆重联运行的制动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各列车单元需要补充的摩擦制动力的计算过程包括:重联车辆的总制动力F的计算公式为:F=k*(m1+m2+...+m
n
)*a;其中,k为列车控制级位;m1、m2...m
n
分别为各车辆单元的重量;a为重联列车最大制动指令对应的等效减速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适用于城轨车辆重联运行的制动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各列车单元的转向架载荷传感器获取各列车单元的重量。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城轨车辆重联运行的制动力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第1~第n个单元列车的电制动力F
ED
与F
b
的和F1、F2...F
n
的计算公式分别为:F1=F
ED1
+F
b1
、F2=F
ED2
+F
b2
...F
n
=F
EDn
+F
bn
;其中,F
ED1
、F
ED2
...F
EDn
分别为各列车单元的电制动能力;F
b1
、F
b2
...F
bn
分别为各列车单元需要补充的摩擦制动力。5.一种重联车辆,包括多个列车单元;每个列车单元设置有一个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将其中一个控制系统设置为总控制系统;所述总控制系统被配置或编程为用于执行以下步骤:S1、判断重联车辆总制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晓峰,段继超,陈林,任得鹏,刘敏,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