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胆修边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8035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4
一种内胆修边切割装置,包括进行内胆修边的切割装置本体、位于切割装置本体一侧的上料夹、位于切割装置本体另一侧的下料夹、退料组件,所述切割装置本体包括与电机连接由电机控制且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定位上模、位于定位上模下方且由电机带动周向转动的切割平台、固定于切割平台上且侧壁上设有修边刀的圆柱状定位刀模,所述定位刀模侧壁周向开有供修边刀安装的环槽,所述修边刀通过连接件安装于环槽内与定位刀模连结成一体且刀刃外露于定位刀模侧壁外,上刀面上开有凹坑,所述凹坑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打磨头并形成打磨区。本设计具有结构简单、在修边过程中能同时进行内胆切断面磨边的优点。优点。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内胆修边切割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热水器内胆切割领域,特别是一种内胆修边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热水器内胆在加工处理过程中会涉及到修边,现有的绝大多数修边工艺中,修边刀具高速旋转的刀口与内胆内壁之间的切割冲击力过大,容易导致内胆修边位置被切割后切断面产生朝向切割方向的倒角,也就是常见的毛刺和毛边,之后就需要对上述毛刺毛边进行二次加工,即通过打磨磨边去除毛刺毛边,使得切割后形成的切断面平整光滑,上述工序使得内胆的修边工序相对工作效率低,不利于整体内胆的高效化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在修边过程中能同时进行内胆切断面磨边的内胆修边切割装置。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内胆修边切割装置,包括进行内胆修边的切割装置本体、位于切割装置本体一侧的上料夹、位于切割装置本体另一侧的下料夹、退料组件,所述切割装置本体包括与电机连接由电机控制且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定位上模、位于定位上模下方且由电机带动周向转动的切割平台、固定于切割平台上且侧壁上设有修边刀的圆柱状定位刀模,所述定位刀模侧壁周向开有供修边刀安装的环槽,所述修边刀通过连接件安装于环槽内与定位刀模连结成一体且刀刃外露于定位刀模侧壁外,所述修边刀刀刃包括斜向下设置的上刀面和斜向上设置的下刀面,所述上刀面和下刀面交汇后形成刃口,上刀面与刃口所在平面形成一上夹角,所述下刀面与刃口所在平面形成一下夹角,上刀面上开有凹坑,所述凹坑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打磨头并形成打磨区,所述打磨头顶部为半球形且朝向定位刀模设置,每个打磨头顶部最高位置与上刀面所在平面平齐,打磨头顶部连接后之间形成一个最高位置与上刀面所在平面平齐的波浪形打磨面,所述上料夹在电机的控制下将待修边的内胆夹至切割平台上并套于定位刀模外,所述定位上模下降并将内胆进行定位夹持,切割平台在电机带动下周向转动并进行待修边的切割,修边切割完成后定位上模松开并上升回至原位,所述下料夹在电机的控制下将修边完成的内胆夹出,所述退料组件在电机的控制下将切割出的弃料推出切割平台进而完成内胆修边。
[0005]进一步的,所述定位上模内还设有一橡胶材质制成的软质橡胶垫,所述橡胶垫顶部固定于定位上模内顶部,定位时橡胶垫底部与内胆封头贴合。
[0006]进一步的,所述退料组件还包括盖于切割平台上表面且在电机带动下可上下运动的的承料板、与电机连接且与承料板配合往复式运动的推料手,内胆修边完成后,承料板在电机控制下上升至定位上模下方预定位置,所述推料手在电机控制下运动并将弃料推出切割平台。
[0007]进一步的,所述上刀面与刃口所在平面形成的上夹角为10
°
,所述下刀面与刃口所在平面形成的下夹角小于10
°
且大于0
°
,所述上刀面通过一弧形过渡面与定位刀模侧壁形
成一供内胆侧壁进出修边刀的过渡区域。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通过由电机带动周向旋转的切割平台带动圆柱状定位刀模上设置的修边刀进行内胆多余边角的修边,修边刀上刀面与下刀面分别与刃面形成的夹角保证修边刀自身具有一定厚度和强度的同时能有效进行内胆的修边,而在上刀面上设置的打磨区在修边刀进行修边的同时进行切断面毛刺毛边的去除,打磨区内靠近定位刀模外壁的打磨头主要进行毛刺毛边的拉断,而靠近修边刀刀刃的打磨头则主要进行毛刺毛边拉断面的修整磨光钝化,内胆修边和切断面的修整同时进行的设计有利于整体修边工序的简化,而且相对现有的一些修边技术,本技术的修边刀结构相对更为简单且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一种内胆修边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修边刀的局部剖视图。
[0011]图3是位于凹槽内的打磨头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为了使得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与功能易于了解,下面将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13]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内胆修边切割装置的技术方案,包括进行内胆修边的切割装置本体1、位于切割装置本体1一侧的上料夹、位于切割装置本体1另一侧的下料夹、退料组件,所述切割装置本体1包括与电机连接由电机控制且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定位上模2、位于定位上模2下方且由电机带动周向转动的切割平台3、固定于切割平台3上且侧壁上设有修边刀4的圆柱状定位刀模5,所述定位刀模5侧壁周向开有供修边刀4安装的环槽,所述修边刀4通过连接件安装于环槽内与定位刀模5连结成一体且刀刃外露于定位刀模5侧壁外,所述修边刀4刀刃包括斜向下设置的上刀面6和斜向上设置的下刀面7,所述上刀面6和下刀面7交汇后形成刃口,上刀面6与刃口所在平面形成一上夹角,所述下刀面7与刃口所在平面形成一下夹角,上刀面6上开有凹坑8,所述凹坑8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打磨头9并形成打磨区,所述打磨头9顶部为半球形且朝向定位刀模5设置,每个打磨头9顶部最高位置与上刀面6所在平面平齐,打磨头9顶部连接后之间形成一个最高位置与上刀面6所在平面平齐的波浪形打磨面,所述上料夹在电机的控制下将待修边的内胆夹至切割平台3上并套于定位刀模5外,所述定位上模2下降并将内胆进行定位夹持,切割平台3在电机带动下周向转动并进行待修边的切割,修边切割完成后定位上模2松开并上升回至原位,所述下料夹在电机的控制下将修边完成的内胆夹出,所述退料组件在电机的控制下将切割出的弃料推出切割平台3进而完成内胆修边。
[0014]在加工时,刃口切割内胆后,内胆的切断面自刃口沿着上刀面6经打磨区向定位刀模5外壁运动,进而内胆内壁贴合于定位刀模5外壁,切断面靠近内胆内壁一侧于打磨区进行修整,随着切割平台3的周向运动,内胆的切断面自定位刀模5外壁沿着上刀面6经打磨区退出修边刀,进而内胆内壁与定位刀模5外壁分离,切断面靠近内胆外壁一侧于打磨区再次进行修整进而完成切断面毛刺毛边的修整。
[0015]在实际使用时,由于定位上模2需要进行上下往复运动,故而容易对内胆封头产生触碰和碰压,内胆封头在定位过程中的磨损就不可避免,磨损后的内胆就无法进行后续的生产,只能作为次品被废气,次品率就大幅度提升,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位上模2内还设有一橡胶材质制成的软质橡胶垫10,所述橡胶垫10顶部固定于定位上模2内顶部,定位时橡胶垫10底部与内胆封头贴合,通过橡胶垫10与内胆封头的接触配合避免了内胆封头与定位上模2的触碰,减少内胆封头的磕碰和磨损,提升内胆修边后的良品率。
[0016]在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退料组件还包括盖于切割平台3上表面且在电机带动下可上下运动的的承料板、与电机连接且与承料板配合往复式运动的推料手,内胆修边完成后,承料板在电机控制下上升至定位上模2下方预定位置,所述推料手在电机控制下运动并将弃料推出切割平台3,所述上刀面6与刃口所在平面形成的上夹角为10
°
,所述下刀面7与刃口所在平面形成的下夹角小于10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胆修边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进行内胆修边的切割装置本体(1)、位于切割装置本体(1)一侧的上料夹、位于切割装置本体(1)另一侧的下料夹、退料组件,所述切割装置本体(1)包括与电机连接由电机控制且可上下往复运动的定位上模(2)、位于定位上模(2)下方且由电机带动周向转动的切割平台(3)、固定于切割平台(3)上且侧壁上设有修边刀(4)的圆柱状定位刀模(5),所述定位刀模(5)侧壁周向开有供修边刀(4)安装的环槽,所述修边刀(4)通过连接件安装于环槽内与定位刀模(5)连结成一体且刀刃外露于定位刀模(5)侧壁外,所述修边刀(4)刀刃包括斜向下设置的上刀面(6)和斜向上设置的下刀面(7),所述上刀面(6)和下刀面(7)交汇后形成刃口,上刀面(6)与刃口所在平面形成一上夹角,所述下刀面(7)与刃口所在平面形成一下夹角,上刀面(6)上开有凹坑(8),所述凹坑(8)内均匀分布有多个打磨头(9)并形成打磨区,所述打磨头(9)顶部为半球形且朝向定位刀模(5)设置,每个打磨头(9)顶部最高位置与上刀面(6)所在平面平齐,打磨头(9)顶部连接后之间形成一个最高位置与上刀面(6)所在平面平齐的波浪形打磨面,所述上料夹在电机的控制下将待修边的内胆夹至切割平台(3)上并套于定位刀模(5)外,所述定位上模(2)下降并将内胆进行定位夹持,切割平台(3)在电机带动下周向转动并进行待修边的切割,修边切割完成后定位上模(2)松开并上升回至原位,所述下料夹在电机的控制下将修边完成的内胆夹出,所述退料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学彬陈文坚徐丰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康泉热水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