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容降压AC-DC开关电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964 阅读:60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电容降压AC-DC开关电源,包括四个整流二极管(D1、D2、D3、D4)、第一分压电容(C1)、第二分压电容(C2)、第三分压电容(C3)、第四分压电容(C4)、控制器(1)、第一隔离二极管(D6)、第二隔离二极管(D8)、第一接地二极管(D5)、第二接地二极管(D7)、第一放电开关管(Q1)和第二放电开关管(Q2),四个分压电容分成两组,每组分压电容在正半周充电后,进入负半周时,由控制器控制,通过接地二极管和放电开关管的连接,互相并联共同对负载放电,使各分压电容上的电能得到充分利用,并且使电源能提供较大的直流输出电流,还起到了在线自然隔离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容降压AC-DC开关电源,包括第一整流二极管(D1)、第二整流二极管(D2)、第三整流二极管(D3)、第四整流二极管(D4)、第一分压电容(C1)、第二分压电容(C2)、第三分压电容(C3)、第四分压电容(C4)、第一调压开关管(Q4)、第二调压开关管(Q3)、输出二极管(D9)、输出电容(C5)、电感(L1)和控制器(1);第一分压电容、第二分压电容、第三分压电容和第四分压电容的参数皆相同,四个分压电容分成两组,第一分压电容与第二分压电容为一组,第三分压电容与第四分压电容为另一组;第三整流二极管(D3)的正极与第四整流二极管(D4)的正极相接,此接点与电源负输出端(3)相接,第三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一交流电源端(L)相接,第四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交流电源端(N)相接,第一整流二极管(D1)的正极与第一交流电源端(L)相接,第二分压电容(C2)与第一分压电容(C1)相串联后接到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电源负输出端(3)之间,其中第二分压电容的正极接第一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第一分压电容的负极接电源的负输出端;第二整流二极管(D2)的正极与第二交流电源端(N)相接,第四分压电容(C4)与第三分压电容(C3)相串联后接到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与电源负输出端之间,其中第四分压电容的正极接第二整流二极管的负极,第三分压电容的负极接电源的负输出端;电感(L1)的一端与电源的正输出端(2)相接,电感的另一端与输出二极管(D9)的负极相接,输出二极管的正极与电源的负输出端相接,输出电容(C5)接在电源的正输出端和负输出端之间;第一调压开关管(Q4)接在第一分压电容(C1)的正极与输出二极管(D9)的负极之间,第一调压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控制器(1)的第一开关信号输出端相接,第二调压开关管(Q3)接在第三分压电容(C3)的正极与输出二极管(D9)的负极之间,第二调压开关管的控制极与控制器的第二开关信号输出端相接;其特征是此电容降压AC-DC开关电源还包括第一隔离二极管(D6)、第二隔离二极管(D8)、第一接地二极管(D5)、第二接地二极管(D7)、第一放电开关管(Q1)和第二放电开关管(Q2),第一隔离二极管(D6)串联在第一分压电容与第二分压电容之间,其中第一隔离二极管的正极与第二分压电容(C2)的负极相接,其负极与第一分压电容(C1)的正极相接;第一接地二极管(D5)的正极与电源的负输出端相接,第一接地二极管的负极与第二分压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铮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优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