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AC/DC电容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5606701 阅读:16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AC/DC电容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该电路包括交流电源、二极管Ⅰ、二极管Ⅱ、二极管Ⅲ、二极管Ⅳ、控制开关Ⅰ、控制开关Ⅱ、电容Ⅰ、电容Ⅱ,所述的交流电源的一端分别接二极管Ⅰ的阳极与二极管Ⅱ的阴极,另一端接电路负输出端;所述的控制开关Ⅰ接在二极管Ⅰ的阴极与电路负正输出端之间,所述的控制开关Ⅱ接在二极管Ⅱ的阳极与电路负输出端之间,所述的二极管Ⅱ的阳极接电容Ⅱ的负端,所述的电容Ⅱ的正端分别接二极管Ⅲ的阴极及二极管Ⅳ的阳极,所述的二极管Ⅲ的阳极接电路负输出端,所述的二极管Ⅳ的阴极接电路负正输出端;所述的电容Ⅰ的正端接二极管Ⅰ的阴极,其负端接电路负输出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结构简单,功率大。(*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充电
,尤其涉及一种AC/DC电容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
技术介绍
在现在市场上一般使用的电源为电感式开关电源,直接用电容进行能量转化的 仍是一片空白,随着材料科学的发展,现代技术制造的电容完全可以胜任强力充电、 强力放电的使用场合。由于完全使用电容进行能量转化的条件已经成熟,因此本实 用新型也就产生了。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 的AC/DC电容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AC/DC电容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交流电源、二极管i 、 二极管n、 二极管in、 二极管iv、控制开关i 、控制开关n、电容i 、电容n,所述的交流电源的一端分 别接二极管i的阳极与二极管n的阴极,另一端接电路负输出端;所述的控制开关 i接在二极管i的阴极与电路负正输出端之间,所述的控制开关n接在二极管n的 阳极与电路负输出端之间,所述的二极管n的阳极接电容n的负端,所述的电容n 的正端分别接二极管m的阴极及二极管iv的阳极,所述的二极管in的阳极接电路负 输出端,所述的二极管iv的阴极接电路负正输出端;所述的电容i的正端接二极管 i的阴极,其负端接电路负输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产品成本下降幅度很大,适用于大功率充电, 尤其在三相电中使用成本的优势时很显著的,还有结构简单,功率大,调试相对容 易的优点。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AC/DC电容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所示, 一种AC/DC电容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 括交流电源VI、 二极管ID1、 二极管IID2、 二极管IIID3、 二极管IVD4、控制开关isi、控制开关ns2、电容ici、电容nc2,所述的交流电源vi的一端分别接二极管ID1的阳极与二极管IID2的阴极,另一端接电路负输出端B;所述的控 制开关I Sl接在二极管I Dl的阴极与电路负正输出端A之间,所述的控制开关II S2接在二极管IID2的阳极与电路负输出端B之间,所述的二极管IID2的阳极接 电容IIC2的负端,所述的电容IIC2的正端分别接二极管IIID3的阴极及二极管IV D4的阳极,所述的二极管IIID3的阳极接电路负输出端B,所述的二极管IVD4的 阴极接电路负正输出端A;所述的电容I Cl的正端接二极管I Dl的阴极,其负端 接电路负输出端B。在交流电的正半周期时,交流电源VI的上方为正,下方为负,二极管ID1 导通、二极管IID2关断、控制开关IS1断开、电容IC1充电、控制开关IIS2闭 合、电容IIC2通过二极管IVD4放电,进行供电;在交流电的负半周期时,交流电 源V1的上方为负,下方为正,二极管ID1关断、二极管IID2导通、二极管IIID3 导通、电容IIC2充电、控制开关IIS2断开、控制开关IS1闭合,电容IC1放电, 如此循环工作。权利要求1.一种AC/DC电容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交流电源(V1)、二极管I(D1)、二极管II(D2)、二极管III(D3)、二极管IV(D4)、控制开关I(S1)、控制开关II(S2)、电容I(C1)、电容II(C2),所述的交流电源(V1)的一端分别接二极管I(D1)的阳极与二极管II(D2)的阴极,另一端接电路负输出端(B);所述的控制开关I(S1)接在二极管I(D1)的阴极与电路负正输出端(A)之间,所述的控制开关II(S2)接在二极管II(D2)的阳极与电路负输出端(B)之间,所述的二极管II(D2)的阳极接电容II(C2)的负端,所述的电容II(C2)的正端分别接二极管III(D3)的阴极及二极管IV(D4)的阳极,所述的二极管III(D3)的阳极接电路负输出端(B),所述的二极管IV(D4)的阴极接电路负正输出端(A);所述的电容I(C1)的正端接二极管I(D1)的阴极,其负端接电路负输出端(B)。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AC/DC电容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该电路包括交流电源、二极管I、二极管II、二极管III、二极管IV、控制开关I、控制开关II、电容I、电容II,所述的交流电源的一端分别接二极管I的阳极与二极管II的阴极,另一端接电路负输出端;所述的控制开关I接在二极管I的阴极与电路负正输出端之间,所述的控制开关II接在二极管II的阳极与电路负输出端之间,所述的二极管II的阳极接电容II的负端,所述的电容II的正端分别接二极管III的阴极及二极管IV的阳极,所述的二极管III的阳极接电路负输出端,所述的二极管IV的阴极接电路负正输出端;所述的电容I的正端接二极管I的阴极,其负端接电路负输出端。本技术的结构简单,功率大。文档编号H02M7/12GK201312264SQ20082015561公开日2009年9月16日 申请日期2008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8年11月19日专利技术者亮 李, 杨元佳, 铮 葛 申请人:上海优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AC/DC电容反激式开关电源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电路包括交流电源(V1)、二极管Ⅰ(D1)、二极管Ⅱ(D2)、二极管Ⅲ(D3)、二极管Ⅳ(D4)、控制开关Ⅰ(S1)、控制开关Ⅱ(S2)、电容Ⅰ(C1)、电容Ⅱ(C2),所述的交流电源(V1)的一端分别接二极管Ⅰ(D1)的阳极与二极管Ⅱ(D2)的阴极,另一端接电路负输出端(B);所述的控制开关Ⅰ(S1)接在二极管Ⅰ(D1)的阴极与电路负正输出端(A)之间,所述的控制开关Ⅱ(S2)接在二极管Ⅱ(D2)的阳极与电路负输出端(B)之间,所述的二极管Ⅱ(D2)的阳极接电容Ⅱ(C2)的负端,所述的电容Ⅱ(C2)的正端分别接二极管Ⅲ(D3)的阴极及二极管Ⅳ(D4)的阳极,所述的二极管Ⅲ(D3)的阳极接电路负输出端(B),所述的二极管Ⅳ(D4)的阴极接电路负正输出端(A);所述的电容Ⅰ(C1)的正端接二极管Ⅰ(D1)的阴极,其负端接电路负输出端(B)。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铮李亮杨元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优昌电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1[中国|上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