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洞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79316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防水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一种隧洞的排水系统,包括隧道主体,所述隧道主体的底部路基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排水机构;所述隧道主体包括岩石层,所述岩石层的内侧设置有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内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堆砌层;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水层,所述排水层的顶部开设有排水槽;通过设置防堵塞组件,能够在防堵塞组件的作用下不断对盖板上的通水孔进行疏通,减少了盖板上通水孔堵塞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由于堵塞导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影响路基的正常使用的问题,较传统排水系统,该方式由于有效减少了由于堵塞对路基的影响,延长了路基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隧洞的排水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隧道防水
,特别的涉及一种隧洞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隧道是埋置于地层内的工程建筑物,隧道可分为交通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公路选线中,采用隧道可为选线提供最佳方案。目前,现有的隧道在使用过程中,通常采用排水渠的方式对隧道内进行排水,以避免积水影响隧道的正常使用,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隧道的排水渠容易由于下雨时水流中的泥沙垃圾等杂物堵塞,进而导致积水的现象,影响了隧道的正常使用,不能很好的满足现有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隧洞的排水系统,改善现有隧道排水渠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由于杂物堵塞导致积水的问题。
[0004]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隧洞的排水系统,包括隧道主体,所述隧道主体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排水机构,两个所述排水机构之间固定连接有路基;所述隧道主体包括岩石层,所述岩石层的内侧设置有渗水层,所述渗水层的内侧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内侧设置有堆砌层;所述排水机构包括排水层,所述排水层的顶部开设有排水槽,所述排水层的顶部开设有位于渗水层下方的渗水槽,所述排水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排水槽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连接板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且可拆卸的盖板,所述盖板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水孔,所述盖板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排水槽内部的防堵塞组件。
[0005]优选的,所述防堵塞组件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设置于排水槽的内部,所述安装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贯穿排水槽并与排水层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
[0006]优选的,所述安装板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格栅,所述格栅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通水孔相对应的顶杆,所述顶杆的直径小于通水孔的直径。
[0007]优选的,所述防堵塞组件还包括转轴,所述转轴设置于排水槽的内部,所述转轴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排水槽内部且均匀分布的扇叶。
[0008]优选的,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贯穿排水槽并固定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的另一侧与排水层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凸轮的表面与滑动板的底部相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收集组件包括收集盒,所述收集盒固定连接于排水槽的内壁,且收集盒位于盖板与转轴之间,所述收集盒的内底壁固定连接有过滤板。
[0010]优选的,所述收集盒的底部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导向槽,所述收集盒的一侧连通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渗水槽的内底壁相连通。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防堵塞组件,能够在防堵塞组件的作用下不断对盖板上的通水孔进行疏通,减少了盖板上通水孔堵塞的情况,从而避免了由于堵塞导
致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影响路基的正常使用的问题,较传统排水系统,该方式由于有效减少了由于堵塞对路基的影响,延长了路基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技术隧道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技术排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为本技术的防水组件与渗水槽的连接示意图;
[0016]图5为本技术收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隧道主体;2、排水机构;3、路基;101、岩石层;102、渗水层;103、防水层;104、堆砌层;201、排水层;202、排水槽;203、连接板;204、盖板;205、防堵塞组件;2051、安装板;2052、连接块;2053、滑动板;2054、格栅;2055、顶杆;2056、转轴;2057、扇叶;2058、凸轮;206、收集组件;2061、收集盒;2062、导向槽;2063、导管;2064、过滤板;207、渗水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具体实施时:如图1

5所示,一种隧洞的排水系统,包括隧道主体1,隧道主体1的底部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排水机构2,两个排水机构2之间固定连接有路基3;隧道主体1包括岩石层101,岩石层101的内侧设置有渗水层102,渗水层102的内侧设置有防水层103,防水层103的内侧设置有堆砌层104,岩石层101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种植区,种植区内种植有植被,通过植被能够吸收水分,提高对雨水的吸收和处理效率,排水机构2包括排水层201,排水层201的顶部开设有排水槽202(排水槽202可与相邻的地下排水通道相连通,进而可将雨水通过排水槽202导入排水通道中导出),排水层201的顶部开设有位于渗水层102下方的渗水槽207,排水槽2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3,排水槽202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组件206,雨水可通过岩石层101和渗水层102,并在防水层103的作用下防止雨水进入堆砌层104,影响其承重结构,通过渗水层102可将雨水导入渗水槽207的内部,连接板203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且可拆卸的盖板204,盖板204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水孔,盖板204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排水槽202内部的防堵塞组件205,路基3上的雨水可通过两侧盖板204的通水孔导入排水槽202中导出,以减少积水对路基3的影响。
[0020]如图1、图3和图4所示,防堵塞组件205包括安装板2051,安装板2051设置于排水槽202的内部,安装板205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52,连接块2052贯穿排水槽202并与排水层201的内壁滑动连接,连接块20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2053,可通过移动滑动板2053带动连接块2052移动,从而带动安装板2051同步移动,安装板2051的顶部设置有可拆卸的格栅2054,格栅205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与通水孔相对应的顶杆2055,顶杆2055的直径小于通水孔的直径,通过向上移动滑动板2053,在滑动板2053的作用下带动安装板2051向上移动,从而带动格栅2054上的顶杆2055对通水孔进行疏通,有效避免了由于通水孔堵塞
导致路基3上的积水不能及时排出影响正常使用的情况,防堵塞组件205还包括转轴2056,转轴2056设置于排水槽202的内部,转轴2056的表面固定连接有位于排水槽202内部且均匀分布的扇叶2057,转轴2056的两端均贯穿排水槽202并固定连接有凸轮2058,凸轮2058的另一侧与排水层201的内壁转动连接,凸轮2058的表面与滑动板2053的底部相接触,通过扇叶2057转动从而能够带动转轴2056旋转,进而在转轴2056的作用下带动凸轮2058转动,通过凸轮2058旋转可不断顶动滑动板2053向上移动,从而对通水孔进行疏通,减少通水孔堵塞导致积水的情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隧洞的排水系统,包括隧道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隧道主体(1)的底部与路基(3)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排水机构(2);所述隧道主体(1)包括岩石层(101),所述岩石层(101)的内侧设置有渗水层(102),所述渗水层(102)的内侧设置有防水层(103),所述防水层(103)的内侧设置有堆砌层(104);所述排水机构(2)包括排水层(201),所述排水层(201)的顶部开设有排水槽(202),所述排水层(201)的顶部开设有位于渗水层(102)下方的渗水槽(207),所述排水槽(20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03),所述排水槽(202)的内部设置有收集组件(206);所述连接板(203)的表面设置有均匀分布且可拆卸的盖板(204),所述盖板(204)的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通水孔,所述盖板(204)的下方设置有位于排水槽(202)内部的防堵塞组件(2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隧洞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塞组件(205)包括安装板(2051),所述安装板(2051)设置于排水槽(202)的内部,所述安装板(205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块(2052),所述连接块(2052)贯穿排水槽(202)并与排水层(201)的内壁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块(2052)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动板(205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隧洞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骆成生严克凡陈谨许锰何国强刘玉杰李青松
申请(专利权)人:中电建十一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