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78154 阅读:9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1
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支撑柱转动安装第一横轴与第二横轴,第一横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手摇柄,第二横轴的两端分别安装脚踏摇柄,底座上固定安装座椅,第一横轴的外周与第二横轴的外周分别通过单向轴承转动安装链轮,两个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使手摇骑行装置与脚踏骑行装置相互独立训练,又能够相互配合训练,并利用手摇骑行装置驱动脚踏骑行装置或脚踏骑行装置驱动手摇骑行装置,从而使脚的运动带动手运动,或手的运动带动脚运动,增加训练的多样性,更能够满足肢体损伤患者的需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适合推广。适合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器材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医疗护理的过程中,针对肢体损伤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时,需要增加对肢体的锻炼,通常利用骑行装置对肢体进行协调性训练,但现有的手摇骑行装置与脚踏骑行装置相互独立,无使手脚之间协调训练,且由于患者肢体损伤,当手无法驱动手摇骑行装置或脚无法驱动脚踏骑行装置时,便无法使患者得到实质性训练,无法满足实际需求,故而我们专利技术了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缺陷。
[0004]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通过支撑柱转动安装第一横轴与第二横轴,第一横轴的两端分别安装手摇柄,第二横轴的两端分别安装脚踏摇柄,底座上固定安装座椅,第一横轴的外周与第二横轴的外周分别通过单向轴承转动安装链轮,两个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0005]如上所述的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所述单向轴承的阻尼方向相反。
[0006]如上所述的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所述单向轴承的阻尼方向相同,第一横轴、第二横轴与对应的链轮之间的分别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闭合能够使第一横轴或第二横轴与对应的链轮相对固定,连接装置打开能够使第一横轴或第二横轴与对应的链轮相对转动。
[0007]如上所述的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母,链轮上分别固定安装螺母,螺母内螺纹安装螺栓,第一横轴与第二横轴对应螺栓分别开设螺纹盲孔,螺栓与对应的螺纹盲孔螺纹配合连接。
[0008]如上所述的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包括内齿环,链轮的一侧分别固定安装内齿环,内齿环的一侧设有齿环,齿环仅能够沿对应的第一横轴或第二横轴轴向移动,齿环的一侧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支撑环,支撑环的一侧通过数个第一弹簧杆连接锥形环,锥形环通过数个第二弹簧杆与支撑柱相连接,两个锥形环之间设有转轮,转轮转动安装在支撑柱上,转轮与锥形环之间分别设有顶杆,顶杆滑动安装在支撑柱上,顶杆的外端与对应的锥形环的斜面滑动接触配合,转轮的外周开设数个凹槽,顶杆的内端能够插入凹槽内,顶杆的内端位于凹槽内时,顶杆的外端对锥形环的推力最小,且齿环位于内齿环外部,两个顶杆的内端能够同时位于凹槽内,也能够同时位于凹槽的外
部,也能够仅一个顶杆的内端位于凹槽内。
[0009]如上所述的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所述顶杆的外端固定安装滚轮,滚轮能够沿锥形环的斜面滚动。
[0010]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使手摇骑行装置与脚踏骑行装置相互独立训练,又能够相互配合训练,并利用手摇骑行装置驱动脚踏骑行装置或脚踏骑行装置驱动手摇骑行装置,从而使脚的运动带动手运动,或手的运动带动脚运动,增加训练的多样性,更能够满足肢体损伤患者的需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时,患者坐在座椅上,并双脚踩踏到对应的脚踏摇柄上,双手握住对应的手摇柄,通过手摇手摇柄带动第一横轴转动,通过踩踏脚踏摇柄带动第二横轴转动,第一横轴转动时能够通过单向轴承带动上侧的链轮转动,第二横轴转动时能够通过单向轴承带动下侧的链轮转动,上侧的链轮与下侧的链轮通过链条传动连接。
附图说明
[00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2]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向视图;图3是图1的Ⅰ局部放大图;图4是图1的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4]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如图所示,包括底座1,底座1上通过支撑柱转动安装第一横轴2与第二横轴3,第一横轴2位于第二横轴3的斜上方,第一横轴2外周的两端与第二横轴3外周的两端分别通过轴承转动安装轴座,轴座与底座1通过支撑柱固定连接,第一横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手摇柄4,第二横轴3的两端分别安装脚踏摇柄5,底座1上固定安装座椅6,第一横轴2的外周与第二横轴3的外周分别通过单向轴承转动安装链轮7,第一横轴2、第二横轴3分别与对应的链轮7同轴,两个链轮7通过链条8传动连接。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构思巧妙,能够使手摇骑行装置与脚踏骑行装置相互独立训练,又能够相互配合训练,并利用手摇骑行装置驱动脚踏骑行装置或脚踏骑行装置驱动手摇骑行装置,从而使脚的运动带动手运动,或手的运动带动脚运动,增加训练的多样性,更能够满足肢体损伤患者的需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适合推广。使用本专利技术时,患者坐在座椅6上,并双脚踩踏到对应的脚踏摇柄5上,双手握住对应的手摇柄4,通过手摇手摇柄4带动第一横轴2转动,通过踩踏脚踏摇柄5带动第二横轴3转动,第一横轴2转动时能够通过单向轴承带动上侧的链轮7转动,第二横轴3转动时能够通过单向轴承带动下侧的链轮7转动,上侧的链轮7与下侧的链轮7通过链条8传动连接。
[0015]具体而言,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单向轴承的阻尼方向相反。实施例一:第一横轴2的逆时针转动带动上侧的链轮7逆时针转动、第二横轴3的顺时针转动带动下侧的链轮7顺时针转动;通过手摇柄4使第一横轴2逆时针转动时带动上侧的链轮7转动,上侧的链轮7通过链条8带动下侧的链轮7逆时针转动,下侧的链轮7通过单向轴承带动第二横轴3、脚踏摇柄5逆时针转动,从而通过手的逆时针转动使脚逆时针踩踏;反之,通过脚踏摇柄5使第二横轴3顺时针转动时,第二横轴3通过单向轴承带动下侧的链轮7转动,下侧的链轮7通过链条8带动上侧的链轮7顺时针转动,上侧的链轮7通过单向轴承带动第一横轴2、手摇柄4顺时针转动,此时通过脚的顺时针踩踏带动手顺时针转动;实施例二:第一横轴2的顺时针转动带动上侧的链轮7顺时针转动、第二横轴3的逆时针转动带动下侧的链轮7逆时针转动;从而通过手的顺时针转动使顺时针脚踩踏,或通过脚的逆时针踩踏带动手逆时针转动。
[0016]具体的,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述单向轴承的阻尼方向相同,第一横轴2、第二横轴3与对应的链轮7之间的分别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闭合能够使第一横轴2或第二横轴3与对应的链轮7相对固定,连接装置打开能够使第一横轴2或第二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上通过支撑柱转动安装第一横轴(2)与第二横轴(3),第一横轴(2)的两端分别安装手摇柄(4),第二横轴(3)的两端分别安装脚踏摇柄(5),底座(1)上固定安装座椅(6),其特征在于:第一横轴(2)的外周与第二横轴(3)的外周分别通过单向轴承转动安装链轮(7),两个链轮(7)通过链条(8)传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轴承的阻尼方向相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轴承的阻尼方向相同,第一横轴(2)、第二横轴(3)与对应的链轮(7)之间的分别设有连接装置,连接装置闭合能够使第一横轴(2)或第二横轴(3)与对应的链轮(7)相对固定,连接装置打开能够使第一横轴(2)或第二横轴(3)与对应的链轮(7)相对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医学护理用具有击打力功能的肢体康复训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螺母(10),链轮(7)上分别固定安装螺母(10),螺母(10)内螺纹安装螺栓(11),第一横轴(2)与第二横轴(3)对应螺栓(11)分别开设螺纹盲孔(12),螺栓(11)与对应的螺纹盲孔(12)螺纹配合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邱晓静冯顺丽任松增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应用技术职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