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式修复的内衬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7762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式修复的内衬装置,包括若干环形且与管道内壁形状契合的单元结构,并利用第一连接件连接;单个单元结构包括上半单元及下半单元,上半单元及下半单元之间及连接缝处的相邻单元结构之间均利用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在管道圆周上交替设置;通过带有螺纹杆的撑杆组件在单元结构安装过程中实现上半单元及下半单元的顶撑,一方面在安装时能够对单元结构施加预作用力,保证单元结构能够与管道内壁紧贴,另一方面在单元结构贴紧管道内壁后通过螺栓将单元结构与管道内壁固定,通过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保证管道内壁整体平整,避免后续内衬管在牵引过程中的偏移。避免后续内衬管在牵引过程中的偏移。避免后续内衬管在牵引过程中的偏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式修复的内衬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管道修复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式修复的内衬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黑臭水体消除工程已趋于白热化阶段,大部分城市排水管道年久失修、破损严重,管道更换、修复等施工刻不容缓。传统的开挖换管施工工艺占道范围广,对市政交通带来较大压力,施工范围内路面破除恢复及后期养护工作量较大,造价高。而通过边清淤、边检测、边定方案、边实施、边复检,边运行的“六边工程”对老旧管网进行非开挖修复施工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0003]在现有技术中,对于坍塌段管道的修复方式通常是利用紫外线光固化法,采取紫外光固化技术使其恢复正常的使用功能,紫外线光固化管道修复时往往需要对修复所使用的内衬管道进行牵引,这就要求破损或泄露的输送管道内壁平整、无毛刺,避免在牵引过程中对于内衬管道的损伤,同时不平整的内壁也会导致牵引装置在使用时易发生牵引偏移,从而很容易导致牵引装置使用时发生内衬的牵引不均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式修复的内衬装置,现有地下管道非开挖式修复的过程中,对于管道内壁的平整度要求较高,而原有管道内壁在处理后无法达到平整度及防渗要求的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式修复的内衬装置,包括若干环形且与管道内壁形状契合的单元结构,相邻单元结构沿管道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并利用第一连接件连接;单个单元结构包括上半单元及下半单元,所述上半单元及下半单元之间及连接缝处的相邻单元结构之间均利用第二连接件连接;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在管道圆周上交替设置;
[0006]还包括位于管道圆心的撑杆组件,所述撑杆组件包括沿管道轴线设置的支撑筒,在所述支撑筒外侧壁上呈十字形设有四根螺纹杆,螺纹杆上设有调节螺母及活动套杆,所述活动套杆套设于螺纹杆上,并在活动套杆末端通过三角撑设有弧形顶板,撑杆组件通过弧形顶板抵紧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
[0007]所述第一连接件为沿管道轴线连接相邻单元结构的弧形板,在弧形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所述弧形顶板顶撑于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之间;在相邻单元结构上分别对应第一通槽及第二通槽处设有螺栓孔及紧固螺栓;
[0008]所述第二连接件包括弧形的L形板,在所述L形板的长板及宽板上分别设有第三通槽及第四通槽,两块第二连接件拼接为一个方形的连接板,在上半单元及下半单元上及相邻单元结构上分别设有对应第三通槽及第四通槽的螺栓孔,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0009]特别的,所述单元结构外侧壁与土层之间还铺设有防水布层。
[0010]特别的,还包括在撤去撑杆组件后紧贴于单元结构内壁上设置的紫外光固化层。
[0011]特别的,所述调节螺母与活动套杆之间还设有压缩弹簧。
[0012]特别的,所述弧形顶板外壁上设置有橡胶垫层。
[0013]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带有螺纹杆的撑杆组件在单元结构安装过程中实现上半单元及下半单元的顶撑,一方面在安装时能够对单元结构施加预作用力,保证单元结构能够与管道内壁紧贴,另一方面在单元结构贴紧管道内壁后通过螺栓将单元结构与管道内壁固定,通过第一连接件及第二连接件保证管道内壁整体平整,避免后续内衬管在牵引过程中的偏移。同时螺母方式保证后续拆除过程快速方便,加快施工进度,能够有效减少对于路面的封锁时间。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管道断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螺纹杆、调节螺母及活动套杆连接关系示意图。
[0016]图3为第一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第二连接件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各标号的释义为:管道—1;单元结构—2;上半单元—21;下半单元—22;第一连接件—3;第一通槽—31;第二通槽—32;第二连接件—4;长板—41;宽板—42;第三通槽—43;第四通槽—44;撑杆组件—5;支撑筒—51;螺纹杆—52;调节螺母—53;活动套杆—54;三角撑—55;弧形顶板—56;防水布层—6。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便对本技术的构思、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和带来的技术效果有更进一步的了解。
[0020]参见图1~图2所示,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式修复的内衬装置,包括若干环形且与管道1内壁形状契合的单元结构2,相邻单元结构2沿管道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并利用第一连接件3连接;单个单元结构2包括上半单元21及下半单元22,所述上半单元21及下半单元22之间及连接缝处的相邻单元结构2之间均利用第二连接件4连接;第一连接件3及第二连接件4在管道1圆周上交替设置;
[0021]还包括位于管道1圆心的撑杆组件5,所述撑杆组件5包括沿管道1轴线设置的支撑筒51,在所述支撑筒51外侧壁上呈十字形设有四根螺纹杆52,螺纹杆52上设有调节螺母53及活动套杆54,所述活动套杆54套设于螺纹杆52上,并在活动套杆54末端通过三角撑55设有弧形顶板56,撑杆组件5通过弧形顶板56抵紧第一连接件3及第二连接件4;
[0022]如图3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沿管道1轴线连接相邻单元结构2的弧形板,在弧形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槽31及第二通槽32,所述弧形顶板56顶撑于第一通槽31及第二通槽32之间;在相邻单元结构2上分别对应第一通槽31及第二通槽32处设有螺栓孔及紧固螺栓。
[0023]如图4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弧形的L形板,在所述L形板的长板41及宽板42上分别设有第三通槽43及第四通槽44,两块第二连接件4拼接为一个方形的连接板,在上半
单元21及下半单元22上及相邻单元结构2上分别设有对应第三通槽43及第四通槽44的螺栓孔,通过紧固螺栓固定。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在待修管道出现点漏、渗漏、线漏、涌漏等缺陷时,将导致路基下水土流失,进而导致路面不均匀沉降,影响道路使用功能及美观性,存在路面塌陷等安全隐患,需要先进行注浆止漏与土体固化处理。采用工艺工法是聚物帷幕注浆技术,使用注浆导管,把高聚物材料注射到预定位置,利用高聚物材料的快速膨胀性特点,填充岩土体中的空隙,并挤密岩土体,形成坚固、稳定和持久的防水层。管道出现坍塌后,需要先对坍塌位置周边1m范围内进行注浆土体固化(同上),然后人工进入管道至坍塌位置,在坍塌位置前1m开始连续套上相应管径的单元结构2,采用切割和挖掘工具清理塌陷物,每清理40cm立即进行上半单元21及下半单元22的安装。
[0025]安装时,首先将上半单元21及下半单元22在管道1内部上初步拼接,利用第一连接件3连接相邻单元结构2,利用第二连接件4连接相同单元结构2内的上半单元21及下半单元22,并利用紧固螺栓初步固定,通过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城市地下管道非开挖式修复的内衬装置,包括若干环形且与管道(1)内壁形状契合的单元结构(2),相邻单元结构(2)沿管道(1)长度方向依次设置,并利用第一连接件(3)连接;其特征在于,单个单元结构(2)包括上半单元(21)及下半单元(22),所述上半单元(21)及下半单元(22)之间及连接缝处的相邻单元结构(2)之间均利用第二连接件(4)连接;第一连接件(3)及第二连接件(4)在管道(1)圆周上交替设置;还包括位于管道(1)圆心的撑杆组件(5),所述撑杆组件(5)包括沿管道(1)轴线设置的支撑筒(51),在所述支撑筒(51)外侧壁上呈十字形设有四根螺纹杆(52),螺纹杆(52)上设有调节螺母(53)及活动套杆(54),所述活动套杆(54)套设于螺纹杆(52)上,并在活动套杆(54)末端通过三角撑(55)设有弧形顶板(56),撑杆组件(5)通过弧形顶板(56)抵紧第一连接件(3)及第二连接件(4);所述第一连接件(3)为沿管道(1)轴线连接相邻单元结构(2)的弧形板,在弧形板上沿长度方向设有第一通槽(31)及第二通槽(32),所述弧形顶板(56)顶撑于第一通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瑞刘广张胜杰卢嘉尧周鹏刘炘燚陈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