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39916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5-11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包括气囊、控制器,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结构,气囊的下端设置有滚动结构,气囊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端处设置有修补结构,气囊上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设置有转轮,气囊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照明灯,固定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摄像头,冷却结构包括设置于气囊外表面的打气管,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的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不能够快速地将修补的料体进行冷却,同时,由于管道内还有水源和异物,装置在管道内部的移动不便,不方便使用,且不能够较为方便的修补的料体均匀的摊铺于管道内壁上,不够实用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管道修复
,具体为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地埋管道的使用过程中,使用至一定寿命后的管道往往会发生局部破损,全部开挖更换难度较大且不够经济,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是一种采用非开挖手段对管道进行修复的装置,目前现有的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不能够快速地将修补的料体进行冷却,其次,由于管道内还有水源和异物,装置在管道内部的移动不便,不方便使用,最后,不能够较为方便的修补的料体均匀的摊铺于管道内壁上,不够实用,为此,本领域的工作人员提出了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解决了现有的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不能够快速地将修补的料体进行冷却,同时,由于管道内还有水源和异物,装置在管道内部的移动不便,不方便使用,且不能够较为方便的修补的料体均匀的摊铺于管道内壁上,不够实用的问题。
[000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包括气囊、控制器,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结构,所述气囊的下端设置有滚动结构,所述气囊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端处设置有修补结构,所述气囊上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设置有转轮,所述气囊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照明灯,所述固定板的外表面设置有摄像头;
[0005]所述冷却结构包括设置于气囊外表面的打气管,所述气囊的外表面远离打气管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管,所述冷却管的数量为若干组且为斜向向上设置,所述冷却管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阀。
[0006]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气囊的下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所述电动伸缩杆的伸缩顶端设置有缓冲弹簧,所述缓冲弹簧的下端设置有活动板,所述活动板的下端设置有两组平行的转轴,所述转轴的两端设置有轮体,其中一组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速机,所述减速机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电机,另一组所述转轴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块。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修补结构包括设置于气囊外表面的导料壳,所述导料壳的外表面设置有送料管,所述导料壳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孔,所述导料壳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喷料腔,所述喷料腔与连通孔之间设置有分布孔。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控制器的终端分别设置有气泵和送料泵。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打气管与冷却管通过气囊相连通,所述电磁阀与控制器之间为导电连接,所述冷却管的数量为若干组且为对称分布。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数量为四组且为阵列分布,所述电动伸缩杆与控制器之间为导电连接,所述缓冲弹簧的两端端头部位分别与电动伸缩杆
的伸缩顶端和活动板相固定连接,所述减速机与转轴之间为转动连接。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限位块与转轴之间为转动连接,所述减速机和限位块与活动板之间均为固定连接,所述轮体与转轴之间为固定连接。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送料管位于导料壳的外表面靠近中部位置,所述连通孔与送料管相连通,所述分布孔的数量为若干组,且若干组分布孔从中间到两端分布孔的口径大小逐渐增大,所述分布孔的两端分别与喷料腔和连通孔相连通。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打气管通过气泵为气囊进行充气,所述送料管通过送料泵送料完成修复,所述摄像头的数量为两组且为对称分布,所述控制器与驱动电机、照明灯和摄像头之间均为导电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还包括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具体修复方法如下:
[0015]a、使用时先将气囊放于管道内,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延伸,同时通过气泵向打气管充气,气囊的内部充满气体鼓起;
[0016]b、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运行带动减速机运动,使得转轴带动轮体转动,整个装置在管道内壁内移动;
[0017]c、在照明灯的照明下,摄像头记录管道内壁破损开裂的部位;
[0018]d、在管道的破损部位,经由送料泵向送料管送料,料体从送料管进入连通孔,连通孔进入分布孔,分布孔进入喷料腔,同时驱动电机持续缓慢移动使得料体粘于管道破损的内壁处,;
[0019]f、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并通过气泵持续吹气,期间气囊内的气体保持动态平衡,将气流经由冷却管吹出,将修补的料体吹干冷却,完成对管道内壁破损开裂处的修补。
[0020]有益效果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与现有技术相比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2]1、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通过冷却结构和控制器以及气泵的配合作用,在使用时,当修补的料体粘于管道的内壁外表面后,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气泵向气囊充气,同时将电磁阀的阀门打开,通过冷却管将温度较高的修补料体吹风进行冷却,同时吹气的过程中气囊整体保持动态平衡,从而能够使得修补料体粘于管道内壁后的冷却更快,更方便使用。
[0023]2、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通过滚动结构与转轮、控制器的配合作用,在使用的过程中,当需要调节气囊的位置时,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开始延伸,再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运行,通过驱动电机带动减速机运动,通过减速机能够带动转轴连同轮体转动,从而达到装置在管道内滚动的效果,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的正反转能够使得装置在管道内壁的来回移动,较为方便,同时通过缓冲弹簧的设置能够使得装置更为灵活地在管道内的移动,且通过转轮的导向配合,能够使得电动伸缩杆延伸,从而能够使得修补用的构件面向于管道内壁的各个位置方向,实用性效果较强。
[0024]3、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通过修补结构与控制器和送料泵的配合作用,在使用时,当需要对管道的内壁进行修补时,使用者可以通过控制器控制送料泵向送料管进行送料,通过送料管将修补的料体送入分布孔内部,通过分布孔靠近送料管口径小,远离送料
管口径大的分布方式,使得修补的料体均与的摊铺于喷料腔内,从而在装置的移动过程中,对管道内的破损和裂缝进行修补,使用的效果较好。
[0025]4、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方法,使用时先将气囊放于管道内,通过控制器控制电动伸缩杆延伸,同时通过气泵向打气管充气,气囊的内部充满气体鼓起;通过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运行带动减速机运动,使得转轴带动轮体转动,整个装置在管道内壁内移动;在照明灯的照明下,摄像头记录管道内壁破损开裂的部位;在管道的破损部位,经由送料泵向送料管送料,料体从送料管进入连通孔,连通孔进入分布孔,分布孔进入喷料腔,同时驱动电机持续缓慢移动使得料体粘于管道破损的内壁处;通过控制器控制电磁阀打开,并通过气泵持续吹气,期间气囊内的气体保持动态平衡,将气流经由冷却管吹出,将修补的料体吹干冷却,完成对管道内壁破损开裂处的修补。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的图1另一视角的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囊(1)、控制器(6),所述气囊(1)的外表面设置有冷却结构(2),所述气囊(1)的下端设置有滚动结构(3),所述气囊(1)的上端外表面靠近一端处设置有修补结构(4),所述气囊(1)上端外表面靠近拐角处设置有转轮(5),所述气囊(1)的下端设置有固定板(9),所述固定板(9)的一端设置有照明灯(10),所述固定板(9)的外表面设置有摄像头(11);所述冷却结构(2)包括设置于气囊(1)外表面的打气管(21),所述气囊(1)的外表面远离打气管(21)的一端设置有冷却管(22),所述冷却管(22)的数量为若干组且为斜向向上设置,所述冷却管(22)的外表面设置有电磁阀(2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1)的下端设置有电动伸缩杆(31),所述电动伸缩杆(31)的伸缩顶端设置有缓冲弹簧(32),所述缓冲弹簧(32)的下端设置有活动板(33),所述活动板(33)的下端设置有两组平行的转轴(34),所述转轴(34)的两端设置有轮体(35),其中一组所述转轴(34)的外表面设置有减速机(36),所述减速机(36)的外表面设置有驱动电机(37),另一组所述转轴(34)的外表面设置有限位块(3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修补结构(4)包括设置于气囊(1)外表面的导料壳(42),所述导料壳(42)的外表面设置有送料管(41),所述导料壳(42)的内部设置有连通孔(43),所述导料壳(42)的一侧外表面开设有喷料腔(45),所述喷料腔(45)与连通孔(43)之间设置有分布孔(44)。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6)的终端分别设置有气泵(7)和送料泵(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气管(21)与冷却管(22)通过气囊(1)相连通,所述电磁阀(23)与控制器(6)之间为导电连接,所述冷却管(22)的数量为若干组且为对称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管道非开挖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伸缩杆(31)的数量为四组且为阵列分布,所述电动伸缩杆(31)与控制器(6)之间为导电连接,所述缓冲弹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祥稳夏宇孙云蔡平秦亚娟
申请(专利权)人:泰州市明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