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水工隧洞底部混凝土衬砌埋管法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5904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圆形水工隧洞底部混凝土衬砌埋管法施工工艺,包括有以下步骤:将埋管组件中的输送管安装在隧洞底端的中间位置;将支撑模板安装在隧洞内部,两支撑模板之间安装端头封堵模板;将端头封堵模板上的加固模板加工成“L”型,采用加固模板嵌固的方式固定铜止水带;在橡胶止水带中间凸埂与内侧木模板接触处,将内侧木模板切成4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圆形水工隧洞底部混凝土衬砌埋管法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圆形水工隧洞底部混凝土衬砌埋管法施工工艺,属于工程施工


技术介绍

[0002]引水建筑物主要由马蹄形、圆形引水隧洞组成,对于圆形或马蹄形类圆形隧洞混凝土衬砌施工,多采用可拆卸式模板(针梁钢模台车)或不可拆卸式模板(永久钢衬)分段浇筑,承压洞段衬砌结构缝采用651型橡胶止水带与止水铜片双层止水设置,平压洞段采用651型橡胶止水带止水。
[0003]公开号为CN112096415A的一项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圆形隧洞底部混凝土衬砌埋管法施工工艺,采用高流动、自密实性泵送混凝土,并在隧洞底部埋设钢管装置,通过混凝土泵送挤压式注入混凝土,利用混凝土的高流动性,自下而上挤压注入,混凝土向上翻滚逐渐充满隧洞底部区域,从浇筑区域的底部中间,挤压式注入混凝土,利用混凝土的高流动性和自密实性,可以较好地用于充盈浇筑区域,随着浇筑厚度的增加,底部注入的新鲜混凝土,可以多点有效、持续地从底部上翻扰动已浇筑的上部混凝土,排除混凝土内部存在的空气,并凭借上部混凝土的自重力,更好地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圆形水工隧洞底部混凝土衬砌埋管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S1:将埋管组件中的输送管(3)安装在隧洞底端的中间位置,且预埋的输送管(3)长度与隧洞衬砌分段长度相同;S2:将弧形的支撑模板(1)安装在隧洞内部,在相邻两支撑模板(1)之间安装端头封堵模板(2),并同步将端头封堵模板(2)处的铜止水带和橡胶止水带一同制作;S3:将端头封堵模板(2)上的加固模板根据铜止水带鼻子高度及宽度加工成“L”型,在铜止水带鼻子凸起部位采用加固模板嵌固的方式固定铜止水带;S4:对橡胶止水带凸埂两侧内侧木模板事先加工,随后用于现场模板拼装,在内侧木模板加工过程中在橡胶止水带中间凸埂与内侧木模板接触处,将内侧木模板切成45
°
~60
°
坡口;S5:在内侧木模板内侧采用内侧模板加固块形成内顶力,内侧木模板外侧则采用竖向及横向植筋和焊接方式对围棱钢管进行固定,围棱钢管与端头封堵模板(2)间采用木板填塞并用木楔加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圆形水工隧洞底部混凝土衬砌埋管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埋管组件包括输送管(3),输送管(3)进口端与输送泵连接,输送管(3)上沿其轴向开设有一组出料孔(4),出料孔(4)处的输送管(3)内部通过转杆转动连接有扇叶(5)。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圆形水工隧洞底部混凝土衬砌埋管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料孔(4)处的输送管(3)内部安装有伸缩杆(6),伸缩杆(6)的自由端与转杆端部相连。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圆形水工隧洞底部混凝土衬砌埋管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3)外部套设有弧形的支撑板(7),支撑板(7)与出料孔(4)相对应的位置处开设有与之相配合的出料槽(8),出料孔(4)与出料槽(8)之间经过渡套(9)进行连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圆形水工隧洞底部混凝土衬砌埋管法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管(3)远离输送泵的端部连接有控制阀(10),出料孔(4)处的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良学徐志晶张广辉陈小明罗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贵阳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