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管件的酸蚀装置及酸蚀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酸蚀
,尤其涉及一种管件的酸蚀装置及酸蚀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酸蚀是对工件表面处理的工艺,细长薄壁管型材表面酸洗去除量具有严格要求,但是细长薄壁管材由于口径小,管体长,可能会遇到酸洗内面积不充分或酸洗不均匀的情况,其酸洗或酸蚀过程就变得更为困难。
[0003]多个管件进行酸蚀的过程中,管件之间彼此会影响各自内外表面的酸蚀液流速以及酸蚀液浓度,使得酸蚀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管件的酸蚀装置及酸蚀方法,能够避免多个管件进行酸蚀时相互影响。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管件的酸蚀装置,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具有用于容纳酸蚀液和所述第一槽体的第二容纳腔;分流器,所述分流器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的底端,所述第一槽体设置在所述分流器上,以形成用于容纳酸蚀液和管件的第一容纳腔,所述第一容纳腔远离所述分流器的一端开口;进液口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件的酸蚀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第一槽体(100);第二槽体(110),具有用于容纳酸蚀液和所述第一槽体(100)的第二容纳腔(111);分流器(120),所述分流器(120)设置在所述第二容纳腔(111)的底端,所述第一槽体(100)设置在所述分流器(120)上,以形成用于容纳酸蚀液和管件的第一容纳腔(101),所述第一容纳腔(101)远离所述分流器(120)的一端开口;进液口(130)以及出液口(140),所述进液口(130)与所述分流器(120)连通,所述出液口(140)与所述第二容纳腔(111)连通;从所述进液口(130)流入的酸蚀液,经过所述分流器(120)进入所述第一容纳腔(101)中,并从所述第一容纳腔(101)溢出流入所述第二容纳腔(111),并从所述出液口(140)流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流器(120)包括隔板(122)以及多组均布在所述隔板(122)上的所述喷液单元(121);所述隔板(122)水平架设在所述第二槽体(110)的底端;所述第一槽体(100)设置在所述喷液单元(121)上,以形成用于容纳酸蚀液和管件的第一容纳腔(101);所述喷液单元(121)能够使得所述管件内外表面的酸蚀液的流速相等。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酸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液单元(121)包括本体(122)、以及设置在所述本体(122)上的内液流道(123)和外液流道(124);所述内液流道(123)用于所述管件的底端插接,所述第一槽体(100)设置在所述本体(122)上,所述本体(122)在第一槽体(100)以及所述管件之间的区域为限定区域,所述外液流道(124)设置在所述限定区域;所述进液口(130)分别与所述外液流道(124)以及所述内液流道(123)连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酸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液流道(124)的横截面积与所述内液流道(123)的横截面积相等;所述限定区域的横截面积与所述管件的横截面积相等。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酸蚀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液流道(123)为圆形通孔;和/或,所述外液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长水,杨洪广,王玮,郭炜,袁晓明,韩志博,李曙丹,白宪璐,丁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