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箱体减震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工具箱
,特别是,涉及一种箱体减震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电力检修人员经常需要携带工具去户外进行施工作业,作业完成后需要将工具带回,一般来说,电力人员的作业环境为山地,道路崎岖不平,车辆在行驶过程中难免会发生颠簸,进而施工作业的工具在运输途中就会发生碰撞造成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专利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箱体减震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上方设有盖子,所述箱体下方设有减震组件;以及,减震组件,所述减震组件包括一层减震部以及二层减震部,所述一层减震部连接箱体,所述二层减震部连接所述一层减震部。
[0005]作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箱体减震装置的一种优选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箱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0),所述箱体(100)上方设有盖子(101),所述箱体(100)下方设有减震组件(300);以及,减震组件(300),所述减震组件(300)包括一层减震部(301)以及二层减震部(302),所述一层减震部(301)连接箱体(100),所述二层减震部(302)连接所述一层减震部(30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一层减震部(301)包括侧板(301a)、支撑柱(301b)、第三弹簧(301c)以及第一接触板(301d),所述侧板(301a)上设有套筒,所述支撑柱(301b)一端伸入套筒内与侧板(301a)滑动连接,所述支撑柱(301b)另一端活动连接第一接触板(301d),所述第一接触板(301d)抵接在二层减震部(302)上,所述第三弹簧(301c)套设在支撑柱(301b)上,所述第三弹簧(301c)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接触板(301d),另一端固定连接在侧板(301a)上。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箱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二层减震部(302)包括内桶(302a)以及夹持机构(302b),所述内桶(302a)呈倒圆台状,所述内桶(302a)内部设有容置空间,所述内桶(302a)底部设有夹持机构(302b)。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箱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302b)包括底板(302b
‑
1)、第一推杆(302b
‑
2)、液压器(302b
‑
3)、第二推杆(302b
‑
4)以及第二接触板(302b
‑
5),所述内桶(302a)底部设有套筒,所述底板(302b
‑
1)在套筒内与套筒内壁滑动接触,所述第一推杆(302b
‑
2)一端固定连接底板(302b
‑
1),所述第一推杆(302b
‑
2)另一端固定连接液压器(302b
‑
3),所述液压器(302b
‑
3)另一端固定连接第二推杆(302b
‑
4)一端,所述第二推杆(302b
‑
4)另一端从内桶(302a)侧壁伸入内桶(302a)的容置空间内,所述第二推杆(302b
‑
4)远离液压器(302b
‑
3)一端设有第二接触板(302b
‑
5),所述第二接触板(302b
‑
5)与箱体(100)侧壁抵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箱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0)内部设有固定组件(200),所述固定组件(200)包括隔板(201)以及若干伸缩机构(202),所述隔板(201)固定在箱体(100)内壁上,所述隔板(201)上设有若干平行的横槽(201a),若干所述伸缩机构(202)穿过横槽(201a)固定连接在箱体(100)底部。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箱体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机构(202)包括若干伸缩件(202a),若干所述伸缩件(202a)等距排列,所述伸缩件(202a)包括弹性柱(202a
‑
1)、横杆(202a
‑
2)以及底座(202a
‑
3),所述弹性柱(202a
‑
1)靠近底部的侧面设有横杆(202a
‑
2),所述横杆(202a
‑
2)远离弹性柱(202a
‑
1)的一端设有U型槽(202a
‑
21),所述弹性柱(202a
‑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顾世伟,朱国臣,麻建昌,
申请(专利权)人:呼伦贝尔安泰热电有限责任公司满洲里热电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