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7037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解决现有技术没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水平测力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端部相固定的滑移式固定座,若干个与滑移式固定座相连接的测力机构,与测力机构相连接的反力架,以及分别与滑移式固定座和测力机构相连接的PC机;反力架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受力支柱、以及设于底座和受力支柱之间的斜撑柱,测力机构等间距间隔分布于滑移式固定座和受力支柱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时提供有效支撑和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原始数据。时提供有效支撑和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原始数据。时提供有效支撑和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原始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


[0001]本技术属于钢筋混凝土结构倒塌性能测试
,具体涉及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

技术介绍

[0002]钢筋混凝土(英文:Reinforced Concrete或Ferroconcrete),工程上常被简称为钢筋砼(tong)。是指通过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钢板或纤维而构成的一种组合材料与之共同工作来改善混凝土力学性质的一种组合材料。为加筋混凝土最常见的一种形式。
[0003]钢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质决定的。首先钢筋与混凝土有着近似相同的线膨胀系数,不会由环境不同产生过大的应力。其次钢筋与混凝土之间有良好的粘接力,有时钢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间隔的肋条(称为变形钢筋)来提高混凝土与钢筋之间的机械咬合,当此仍不足以传递钢筋与混凝土之间的拉力时,通常将钢筋的端部弯起90度弯钩。此外混凝土中的氢氧化钙提供的碱性环境,在钢筋表面形成了一层钝化保护膜,使钢筋相对于中性与酸性环境下更不易腐蚀。
[0004]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土木工程中的应用范围极广,各种工程结构都可采用钢筋混凝土建造。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原子能工程、海洋工程和机械制造业的一些特殊场合,如反应堆压力容器、海洋平台、巨型运油船、大吨位水压机机架等,均得到十分有效的应用,解决了钢结构所难于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很多钢筋混泥土结构在应用过程中对强动力荷载有要求,因此在建造钢筋混凝土之前,需要先进行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作用连续性倒塌性能测试。目前还没有一套完整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作用连续性倒塌性能测试系统,来模仿现实中例如出现爆炸等强动力荷载作用环境下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连续性倒塌性能测试。在设计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作用连续性倒塌性能测试系统时,首先要设计出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以使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进行强动力荷载作用前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支撑固定。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以至少解决上述部分技术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包括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端部相固定的滑移式固定座,若干个与滑移式固定座相连接的测力机构,与测力机构相连接的反力架,以及分别与滑移式固定座和测力机构相连接的PC机;反力架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底座、设于底座上的受力支柱、以及设于底座和受力支柱之间的斜撑柱,测力机构等间距间隔分布于滑移式固定座和受力支柱之间。
[0009]进一步地,受力支柱和斜撑柱之间设有增强柱。
[0010]进一步地,斜撑柱和底座之间设有增强斜撑柱,底座呈长方形板状,其厚度不小于15cm。
[0011]进一步地,底座、受力支柱、斜撑柱、增强柱和增强斜撑柱均采用304不锈钢制成,并且相互之间均采用满焊接相固定。
[0012]进一步地,测力机构有两个,上下正对且平行分布;测力机构包括设于受力支柱上的第一铰接座,设于滑移式固定座上的第二铰接座,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相铰接并与PC机相连接的第二力传感器。
[0013]进一步地,滑移式固定座包括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端部相固定的边柱,设于边柱底部的铰支座,以及测力座;测力座顶部设有防滑脱板,铰支座位于防滑脱板上。
[0014]进一步地,测力座包括用于承托铰支座的承托钢板,以及设于承托钢板底部并与PC机相连接的第一力传感器,防滑脱板水平焊固于承托钢板顶面。
[0015]进一步地,钢筋混凝土结构端部设有穿接柱,边柱上开设有与穿接柱相适配的穿接孔,钢筋混凝土结构端部通过穿接柱穿接于穿接孔内相连接,穿接柱截面外周尺寸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截面外周尺寸的三分之二倍。
[0016]进一步地,防滑脱板为平面不锈钢板,其两侧均向上凸出有挡板,两挡板沿钢筋混凝土结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
[0017]进一步地,铰支座包括与边柱底部相固定的上铰支座,通过转轴与上铰支座相铰接的下铰支座,并且下铰支座底部设有若干个阵列分布的滚轮,滚轮均分布于两挡板之间。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9]本技术结构简单、设计科学合理,使用方便,能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时提供有效支撑和水平方向上的受力原始数据。
[0020]本技术包括反力架、滑移式固定座、测力机构和PC机,钢筋混凝土结构与滑移式固定座相固定,钢筋混凝土结构在进行性能测试时,水平方向上依次传力至滑移式固定座、测力机构和反力架。反力架主要包括底座、受力支柱和斜撑柱,底座呈长方形板状,厚度不小于15cm,受力支柱和斜撑柱均为采用厚钢板焊接成型的钢结构架体,所用厚钢板厚度至少为5cm厚,底座固定在地面上,整个反力架主要承受钢筋混凝土结构在测试过程中所受到水平方向上传导的冲击力。测力机构和滑移式固定座将受力参数信息传送至PC机进行存储显示,为测试者提供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中的原始受力数据,滑移式固定座一方面在竖直方向上对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支撑,另一方面在水平方向上可滑移,方便传力至测力机构,测力机构采用两个,一方面可以提高测力上限,另一方面,通过平行分布的结构,还能提高水平测力架的整体稳定性。
[0021]本技术反力架还包括有增强柱和增强斜撑柱,底座、受力支柱、斜撑柱、增强柱和增强斜撑柱均采用304不锈钢制成,相互之间均采用满焊接相固定。底座采用厚度不低于15cm的304不锈钢板制成,并且通过强力锚固螺栓与预埋于地面下的重型锚固件相固定,受力支柱、斜撑柱、增强柱和增强斜撑柱均为截面为口字型的长方体空心柱,均采用5cm厚以上的304不锈钢板通过满焊接成型,并且受力支柱、斜撑柱、增强柱和增强斜撑柱之间也是通过满焊接成为一个整体,整个结构相当稳固结实,完全能够抵挡住钢筋混凝土结构在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中所传导过来的水平受力而不会产生变形损毁。
[0022]本技术测力机构包括第一铰接座、第二铰接座和第三力传感器。第三力传感
器水平分布,其能有效监测出滑移式固定座在水平方向上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所传导的冲击力,并将所监测到的冲击力信息实时传送至PC机进行显示存储。
[0023]本技术滑移式固定座包括边柱、铰支座和测力座。测力座包括承托钢板和第二力传感器,承托钢板顶部水平焊固有防滑脱板,防滑脱板为平面不锈钢板,其两侧均向上凸出有挡板,两挡板沿钢筋混凝土结构长度方向间隔分布,铰支座位于两挡板之间,当整个滑移式固定座都架设好,并且也与钢筋混凝土结构连接好后,防滑脱板可以防止铰支座产生微小滑移位移,更有利于整个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系统的稳定性。第二力传感器能够实时监测滑移式固定座整体所受到钢筋混凝土结构传导过来的竖直方向上的冲击力,并将所监测到的冲击力信息实时传送至P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其特征在于:包括与钢筋混凝土结构(1)端部相固定的滑移式固定座(2),若干个与滑移式固定座(2)相连接的测力机构(3),与测力机构(3)相连接的反力架(4),以及分别与滑移式固定座(2)和测力机构(3)相连接的PC机(5);反力架(4)包括固定于地面上的底座(41)、设于底座(41)上的受力支柱(42)、以及设于底座(41)和受力支柱(42)之间的斜撑柱(43),测力机构(3)等间距间隔分布于滑移式固定座(2)和受力支柱(42)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其特征在于:受力支柱(42)和斜撑柱(43)之间设有增强柱(44)。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其特征在于:斜撑柱(43)和底座(41)之间设有增强斜撑柱(45),底座(41)呈长方形板状,其厚度不小于15cm。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其特征在于:底座(41)、受力支柱(42)、斜撑柱(43)、增强柱(44)和增强斜撑柱(45)均采用304不锈钢制成,并且相互之间均采用满焊接相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钢筋混凝土结构强动力荷载倒塌性能测试用的水平测力架,其特征在于:测力机构(3)有两个,上下正对且平行分布;测力机构(3)包括设于受力支柱(42)上的第一铰接座(6),设于滑移式固定座(2)上的第二铰接座(7),以及两端分别与第一铰接座(6)和第二铰接座(7)相铰接并与PC机(5)相连接的第二力传感器(8)。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波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