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外保温用防火隔离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081589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28 19:3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外保温用防火隔离带,涉及建筑外墙防火保温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以及位于括第一防火板和第二防火板之间的隔热材料,两层防火板与隔热材料形成的复合夹心结构,隔热材料与第一防火板之间还设置有碳纤维布。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两层防火板与隔热材料形成的复合夹心结构在防火性能、热传导降低、结构稳定性增强、轻质化和节约成本以及环保性能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外墙防火保温,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外墙外保温用防火隔离带


技术介绍

1、随着材料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防火隔离带所使用的材料也在不断创新和升级。例如,采用a级耐火材料和无机保温材料等,能够有效提高防火等级,同时还可实现优良的保温效果,随着现代科技的不断进步,防火隔离带的生产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和升级,例如,采用先进的复合材料工艺和生产工艺,可以生产出更加坚固耐用的防火隔离带;国家建筑节能标准和建筑防火标准不断提高,也促进了防火隔离带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2、例如,随着国家对于建筑外墙保温用防火隔离带的要求不断提高,防火隔离带也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防火等级和保温性能,以满足国家安全标准的要求,随着人们对建筑外墙保温用防火隔离带应用领域的逐渐拓展,防火隔离带也出现了多种不同用途的应用场景,例如,在高层建筑、商场、大型机场、体育馆等公共建筑中,要求建筑外墙保温用防火隔离带的耐火等级更高,并且具有更好的保温效果和适应性。

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专利公开号:cn111719719b)公布了一种防火装饰一体化防火隔离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外墙外保温用防火隔离带,其特征是: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防火板(301)和第二防火板(304)以及位于括第一防火板(301)和第二防火板(304)之间的隔热材料(303),所述隔热材料(303)与所述第一防火板之间还设置有碳纤维布(302),所述防火隔离带铺设在墙体(1)上,所述防火隔离带与所述墙体(1)之间设置有粘接层(2),所述第二防火板(304)的表面上设置有保温材料(305),所述防火隔离带设置于所述保温材料(305)内部并与其构成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所述粘接层(2)和所述墙体(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锚栓(6),所述保温层(3)上还依次设置有抹面层(4)与饰面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外保温用防火隔离带,其特征是:包括上下设置的第一防火板(301)和第二防火板(304)以及位于括第一防火板(301)和第二防火板(304)之间的隔热材料(303),所述隔热材料(303)与所述第一防火板之间还设置有碳纤维布(302),所述防火隔离带铺设在墙体(1)上,所述防火隔离带与所述墙体(1)之间设置有粘接层(2),所述第二防火板(304)的表面上设置有保温材料(305),所述防火隔离带设置于所述保温材料(305)内部并与其构成保温层(3),所述保温层(3)、所述粘接层(2)和所述墙体(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锚栓(6),所述保温层(3)上还依次设置有抹面层(4)与饰面层(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外保温用防火隔离带,其特征是:所述第一防火板与所述第二防火板(304)厚度为8mm~12mm,密度800kg/m3~1100kg/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外保温用防火隔离带,其特征是:所述隔热材料(303)为玻璃纤维棉、岩棉或硅酸铝纤维棉;所述玻璃纤维棉密度为64kg/m3,所述岩棉密度为100~128kg/m3,所述硅酸铝纤维棉的密度为96kg/m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外墙外保温用防火隔离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松林
申请(专利权)人:应急管理部四川消防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