熔渣的储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9701 阅读:6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熔渣的储渣装置,包括储渣主体、熔渣流量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储渣主体包括炉体结构、设置在炉体结构的底部的炉底和设置在炉体结构的顶部的炉盖结构,在炉体结构的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进渣口,在炉体结构的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出渣口;在储渣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结构;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储渣主体的内壁上的保温层和设置在保温层内侧的工作层;熔渣流量控制装置设置在出渣口处;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储渣主体的内侧壁上的加热电极。利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解决目前由于熔渣的热量损失严重,后续补热困难造成熔渣温度过低流动性变差而无法进行粒化处理等问题。性变差而无法进行粒化处理等问题。性变差而无法进行粒化处理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熔渣的储渣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冶金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熔渣的储渣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高温熔渣是指火法冶金过程中提炼金属的同时产生的副产品,高炉、矿热炉等冶炼炉产生高温液态熔渣是“间断性”的;熔渣干法粒化工艺一般需要采用连续方式生产而且要求稳定供应熔渣,这就要求对熔渣要进行储存、保温,以满足熔渣后续的粒化处理要求。
[0003]目前是通过中间罐对熔渣进行储存的,当对熔渣进行粒化时,将熔渣通过熔渣运输罐从中间罐中送出,起到对熔渣的缓冲储存作用,但是由于其采用熔渣运输罐运送熔渣,运送距离长而且要经过两次倒运,使得熔渣的热量损失严重;常常由于后续补热困难就可能造成熔渣温度过低流动性变差而无法进行粒化处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熔渣的储渣装置,以解决目前由于熔渣的热量损失严重,后续补热困难造成熔渣温度过低流动性变差而无法进行粒化处理等问题。
[0005]本技术提供的熔渣的储渣装置,包括储渣主体、熔渣流量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其中,
[0006]所述储渣主体包括炉体结构、设置在所述炉体结构的底部的炉底和设置在所述炉体结构的顶部的炉盖结构,在所述炉体结构的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进渣口,在所述炉体结构的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出渣口;在所述储渣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结构;
[0007]所述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渣主体的内壁上的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侧的工作层;
[0008]所述熔渣流量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渣口处;
[0009]所述加热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所述储渣主体的内侧壁附近的加热电极。
[0010]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炉体结构包括炉壳和设置在所述炉壳外侧的钢保护结构;和/或,所述炉底包括炉底钢板,在所述炉底钢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结构。
[0011]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炉盖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炉壳顶部的炉盖钢结构。
[0012]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炉底的上方和在所述炉盖结构的下方均设置有所述保温结构。
[0013]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至少两个加热电极,所述加热电极竖直设置在所述储渣主体的内侧壁附近,且相邻加热电极之间的距离相等。
[0014]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熔渣流量控制装置为滑动水口流量控制装置;
[0015]所述滑动水口流量控制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出渣口的出渣端部的固定板和滑动设置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滑动板;
[0016]在所述固定板上设置有出渣口漏出口,所述出渣口漏出口的位置与所述出渣口的
位置对应,在所述滑动板上设置有滑动水口,所述滑动水口的位置与所述出渣口漏出口的位置对应。
[0017]此外,优选的结构是,所述加热电极为石墨电极。
[0018]此外,优选的结构是,在所述炉体结构的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卸料口。
[0019]从上面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提供的熔渣的储渣装置,通过进渣口进入储渣主体内部,储渣主体具有足够的容积,储存熔渣能够满足连续性生产要求;通过熔渣流量控制装置能够实现熔渣的流量控制;通过在储渣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结构能够对熔渣进行保温,保证熔渣后续处理的温度要求;当熔渣温度低或粒化系统暂时停机,需要对熔渣进行升温或主动保温时,通过加热电极能够对储渣主体内部的熔渣均匀加热,有效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熔渣的热量损失严重,后续补热困难造成熔渣温度过低流动性变差而无法进行粒化处理等问题。
附图说明
[0020]通过参考以下结合附图的说明的内容,并且随着对本技术的更全面理解,本技术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及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0021]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熔渣的储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熔渣的储渣装置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熔渣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滑动水口关闭时滑动板的位置状态图;
[0025]图5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滑动水口全开时滑动板的位置状态图。
[0026]在附图中,11

进渣口,12

出渣口,13

炉壳,14

钢保护结构,15

炉底钢板,16

支撑结构,17

卸料口,21

炉盖钢结构,31

绝热层,32

保温层,33

工作层,4

滑动板,41

滑动水口,5

加热电极,6

固定板。
[0027]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28]针对前述提出的在现有技术中,存在测量设备造价高、使用周期短以及测量不准确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熔渣的储渣装置。
[0029]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0030]为了说明本技术提供的熔渣的储渣装置,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熔渣的储渣装置的结构;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熔渣的储渣装置的俯视结构;图3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熔渣流量控制装置的结构;图4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滑动水口关闭时滑动板的位置状态;图5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的滑动水口全开时滑动板的位置状态。
[0031]如图1至图5共同所示,本技术提供的熔渣的储渣装置,包括储渣主体、熔渣流量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其中,储渣主体包括炉体结构、设置在炉体结构的底部的炉底和设置在炉体结构的顶部的炉盖结构,在炉体结构的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进渣口11,在炉体结构的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出渣口12;在储渣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结构;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储渣主体的内壁上的保温层32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侧的工作层33;在炉壳13的侧壁、
炉底钢板15的底部以及炉盖结构的下部均设置有保温结构。熔渣流量控制装置设置在出渣口12处;加热装置包括竖直设置在储渣主体的内侧壁附近的加热电极5。
[0032]其中,保温层32通过吊挂保温材料形成,具有保温作用,工作层33材料为耐高温且反射熔渣的高温辐射,工作层的上部是轻质隔热材料;这种结构设施很好地实现了熔渣保温。
[0033]熔渣通过进渣口11进入储渣主体内部,储渣主体具有足够的容积,储存熔渣能够满足连续性生产要求;通过熔渣流量控制装置能够实现熔渣的流量控制;通过在储渣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结构能够对熔渣进行保温,保证熔渣后续处理的温度要求;当熔渣温度低或粒化系统暂时停机,需要对熔渣进行升温或主动保温时,通过加热电极5能够对储渣主体内部的熔渣均匀加热,有效解决了目前现有技术存在的由于熔渣的热量损失严重,后续补热困难造成熔渣温度过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渣的储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储渣主体、熔渣流量控制装置和加热装置;其中,所述储渣主体包括炉体结构、设置在所述炉体结构的底部的炉底和设置在所述炉体结构的顶部的炉盖结构,在所述炉体结构的侧壁的上部设置有进渣口,在所述炉体结构的侧壁的下部设置有出渣口;在所述储渣主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结构;所述保温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渣主体的内壁上的保温层和设置在所述保温层内侧的工作层;所述熔渣流量控制装置设置在所述出渣口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储渣主体的内侧壁上的加热电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渣的储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结构包括炉壳和设置在所述炉壳外侧的钢保护结构;和/或,所述炉底包括炉底钢板,在所述炉底钢板的底部设置有支撑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熔渣的储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盖结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炉壳顶部的炉盖钢结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熔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金良张富信黄超朱立江马超宇黄忠源刘猛柏赟张杰马煜真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中冶设备研究设计总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