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缆挤出包覆绝缘层的挤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8372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用于电缆挤出包覆绝缘层的挤出装置,包括有挤出料筒、挤出螺杆、挤出头及滤网座,通过挤出螺杆转动来将挤出料筒内融化的绝缘材料挤出,挤出头设置在挤出料筒的出料端,滤网座嵌设在挤出头和挤出料筒之间,且滤网座具有锥形流道及围绕锥形流道构建的固定部和锥形台,锥形台向挤出头方向延伸;锥形流道的端口直接衔接挤出料筒的出口,而锥形流道的末端与锥形台的挤出孔连通;滤网嵌设在锥形流道的末端。利用锥形结构,增加挤出流动压力,使绝缘材料在足够的动力下流经滤网,实现过滤杂质的同时,减少绝缘材料沉积在滤网上,避免滤网堵塞,减少拆换滤网的维护工作,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挤出工作稳定、可靠,符合产业推广利用。推广利用。推广利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电缆挤出包覆绝缘层的挤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缆生产
,尤其是电缆挤出包覆绝缘层的挤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电缆通常由内至外包括有芯材、绝缘层及外被,绝缘层对电缆的绝缘性能起到关键作用。绝缘层是融化的绝缘材料在压力下和/或增加的温度下连续地通过挤出装置挤出,包裹在芯材周围,形成连续密实的绝缘层。图1所示,现有用于电缆挤出包覆绝缘层的挤出装置包括有挤出料筒100、挤出螺杆200、挤出头300及滤网座400,挤出螺杆嵌设于挤出料筒内,通过挤出螺杆转动来将挤出料筒内融化的绝缘材料挤出,挤出头设置在挤出料筒的出料端,挤出头用于引导融化的绝缘材料包裹在芯材周围,形成连续密实的绝缘层;而滤网座嵌设在挤出头和挤出料筒之间,滤网座上开设有挤出孔401,以及在挤出孔401面向挤出料筒的一侧设置滤网402,滤网座400为扁平状,并垂直贴靠在挤出料筒的端口,该结构在实际挤出生产中存在流动性不佳,导致融化的绝缘材料极易沉积在滤网402上,造成堵塞,影响挤出生产,也增加了维护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电缆挤出包覆绝缘层的挤出装置,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问题,减少堵塞,提升挤出包覆工作效率及质量。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用于电缆挤出包覆绝缘层的挤出装置,包括有挤出料筒、挤出螺杆、挤出头及滤网座,挤出螺杆嵌设于挤出料筒内,通过挤出螺杆转动来将挤出料筒内融化的绝缘材料挤出,挤出头设置在挤出料筒的出料端,挤出头用于引导融化的绝缘材料包裹在芯材周围,形成连续密实的绝缘层;而滤网座嵌设在挤出头和挤出料筒之间,且滤网座具有锥形流道及围绕锥形流道构建的固定部和锥形台,锥形台向挤出头方向延伸;该锥形流道的端口直接衔接挤出料筒的出口,而锥形流道的末端止于锥形台,该锥形台上设有若干挤出孔,挤出孔与锥形流道连通;滤网嵌设在锥形流道的末端。
[0006]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锥形流道的端口口径与挤出料筒的出口口径一致,且锥形流道与挤出料筒同轴设置。
[0007]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锥形台嵌设在挤出头预设的V形口中。
[0008]上述方案进一步是,所述固定部的圆环形式,在挤出料筒的出口处设有内凹的第一环槽,以及在挤出头的组装端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二环槽;组装时,固定部的前后侧端分别嵌设到第一环槽和第二环槽中。
[0009]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在滤网座上设有锥形流道,利用锥形结构,增加挤出流动压力,保证挤出料筒挤出的绝缘材料在足够的动力下流经滤网,实现过滤杂质的同时,减少绝缘材料沉积在滤网上,避免滤网堵塞,减少拆换滤网的维护工作,提升挤出包覆工作效率及质量,挤出工作稳定、可靠,符合产业推广利用。
[0010]附图说明:
[0011]附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2]附图2为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附图3为图1实施例的结构分解示意图。
[0014]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作进一步说明,以充分地了解本技术的目的、特征和效果。
[001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这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述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17]参阅图2、3所示,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示意图,本技术有关一种用于电缆挤出包覆绝缘层的挤出装置,包括有挤出料筒1、挤出螺杆2、挤出头3及滤网座4,挤出螺杆2嵌设于挤出料筒1内,通过挤出螺杆2转动来将挤出料筒1内融化的绝缘材料挤出,挤出头3设置在挤出料筒1的出料端,挤出头3用于引导融化的绝缘材料包裹在芯材周围,形成连续密实的绝缘层。而滤网座4嵌设在挤出头3和挤出料筒1之间,且滤网座4具有锥形流道41及围绕锥形流道41构建的固定部42和锥形台43,锥形台43向挤出头3方向延伸。该锥形流道41的端口直接衔接挤出料筒1的出口,而锥形流道41的末端止于锥形台43,该锥形台43上设有若干挤出孔431,挤出孔431与锥形流道41连通;滤网5嵌设在锥形流道41的末端。工作时,挤出料筒1挤出的绝缘材料进入锥形流道41中,利用锥形流道41的锥形结构,达到融化的绝缘材料流动自行挤压,增加流动性,最后通过滤网5及挤出孔431进入挤出头3。锥形流道41不仅增加滤网5前的绝缘材料流动,并提升了挤出压力,使绝缘材料在足够的动力下流经滤网,实现过滤杂质的同时,减少绝缘材料沉积在滤网上,避免滤网堵塞;同时,锥形流道41还有效延长挤出料道,使经过滤网后的绝缘材料更接近挤出头3的包覆工作区,让绝缘材料更能均匀、致密的包裹在芯材周围,形成连续密实的绝缘层,包覆质量更佳。
[0018]参阅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锥形流道41的端口口径与挤出料筒1的出口口径一致,且锥形流道41与挤出料筒1同轴设置,由此有利于绝缘材料挤出流动,并增加流动压力。所述锥形台43嵌设在挤出头3预设的V形口31中,实现锥形流道41伸入挤出头3内部,并形成多级加压,即从锥形台43的挤出孔431出来的绝缘材料再次进入挤出头3的V形口31中,再次加压再包覆,保证包覆连续且致密。
[0019]参阅图2、3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部42的圆环形式,在挤出料筒1的出口处设有内凹的第一环槽11,以及在挤出头3的组装端面上设有内凹的第二环槽32;组装时,固定部42的前后侧端分别嵌设到第一环槽11和第二环槽32中。该结构提升组装准确性及稳定性,以便提升后续的增压效果,且便于日常维护。
[0020]本技术在滤网座上设有锥形流道,利用锥形结构,增加挤出流动压力,保证挤出料筒挤出的绝缘材料在足够的动力下流经滤网,实现过滤杂质的同时,减少绝缘材料沉积在滤网上,避免滤网堵塞,减少拆换滤网的维护工作,提升挤出包覆工作效率及质量,挤出工作稳定、可靠,符合产业推广利用。
[0021]以上虽然结合附图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但本技术不应被限
制于与以上的描述和附图完全相同的结构和操作,对本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超出本技术构思和范围的情况下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还可对上述实施例作出许多等效改进和变化,但这些改进和变化都应属于本技术要求保护的范围。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电缆挤出包覆绝缘层的挤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挤出料筒(1)、挤出螺杆(2)、挤出头(3)及滤网座(4),挤出螺杆(2)嵌设于挤出料筒(1)内,通过挤出螺杆(2)转动来将挤出料筒(1)内融化的绝缘材料挤出,挤出头(3)设置在挤出料筒(1)的出料端,挤出头(3)用于引导融化的绝缘材料包裹在芯材周围,形成连续密实的绝缘层;而滤网座(4)嵌设在挤出头(3)和挤出料筒(1)之间,且滤网座(4)具有锥形流道(41)及围绕锥形流道(41)构建的固定部(42)和锥形台(43),锥形台(43)向挤出头(3)方向延伸;该锥形流道(41)的端口直接衔接挤出料筒(1)的出口,而锥形流道(41)的末端止于锥形台(43),该锥形台(43)上设有若干挤出孔(431),挤出孔(4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汉龙李永川林佳盛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华新电缆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