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731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布置结构,封堵体设置在施工支洞(1)内,分为空心段(2)和实心段(3),空心段(2)和实心段(3)与围岩的连接部分分别设置有多根锚筋,空心段处的锚筋(4)向迎水面偏转设置,实心段(3)布置为喇叭形的结构型式,实心段(3)横截面较大的一侧面向高压隧洞这一侧设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改变原有锚筋的布置形式和与高压隧洞连接段的封堵形式,使得封堵体与围岩的结合更为紧密,降低了封堵体的失事风险,增强封堵体混凝土和围岩之间的粘结,布置简单,施工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布置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高水头水利水电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水利水电工程中,为了高压隧洞施工方便,缩短排烟时间,减少洞内运输距离,在有条件的地方布置施工支洞,对于缩短工期都有很大的作用。施工支洞与主洞相通,主洞施工完成后必须对支洞进行封堵。传统的封堵结构通常是采用浇筑混凝土堵头的方式进行封堵的,即在施工支洞与主洞连通部位浇筑一定长度的混凝土形成所述的堵头将施工支洞封堵段填满,利用封堵混凝土与施工支洞围岩内壁的摩擦力和黏聚力来抵抗迎水面水压力。为了增强封堵体混凝土和围岩之间的粘结,在施工支洞开挖面会增设锚筋,锚筋角度与基岩面大角度相交。
[0003]然而,常年受高压隧洞动水压力的影响,封堵体与围岩接触部位容易造成磨损,情况严重必将影响封堵体抵抗上游水压力的能力,增加了封堵体的失事风险。采用传统的施工支洞封堵结构进行封堵,设计时必将采取保守的设计方案,从而使得堵头的设计长度大大增加,施工量增大,工程成本提高;由于堵头长度较长,在浇筑堵头的过程中温度控制要求较高,封堵体的混凝土浇筑质量难以保证,降低了封堵体的安全性;此外,堵头过长增加了施工工期,进而影响了发电工期。因此,如何提高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安全可靠性且节省工程投资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布置结构。本技术通过改变原有锚筋的布置形式和与高压隧洞连接段的封堵形式,使得封堵体与围岩的结合更为紧密,降低了封堵体的失事风险,增强封堵体混凝土和围岩之间的粘结,布置简单,施工方便。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
[0006]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封堵体设置在施工支洞内,分为空心段和实心段,空心段和实心段与围岩的连接部分分别设置有多根锚筋,空心段处的锚筋向迎水面偏转设置,实心段布置为喇叭形的结构型式,实心段横截面较大的一侧面向高压隧洞这一侧设置。
[0007]进一步的:相邻两个高压隧洞之间在施工支洞内相对设置两个封堵体,两个封堵体的空心段相连通设置。
[0008]进一步的:所述实心段两侧坡度设置为1:3。
[0009]进一步的:所述实心段处的锚筋与基岩面保持垂直或接近垂直相交。
[0010]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段处的锚筋伸入围岩的这一端部向迎水面偏转45
°
设置,最大程度上增加空心段处锚筋与混凝土、围岩之间的接触面积。
[0011]进一步的:空心段处的锚筋沿空心段长度方向多排布置,每排锚筋沿空心段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0012]进一步的:所述实心段处的锚筋沿实心段长度方向多排布置,每排锚筋沿实心段周向方向间隔设置。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实心段在与高压隧洞的连接端采用弧形段平顺连接。
[0014]进一步的:所述空心段和实心段均由混凝土回填形成。
[0015]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及有益效果:
[0016]本技术通过改变原有锚筋及实心段封堵的布置形式,使得封堵体与围岩的结合更为紧密,降低了封堵体的失事风险。此布置形式单位长度的隧洞封堵体抵抗上游水压力的能力更强,进而使得隧洞封堵体的设计长度较短,施工量减小,工程成本降低。本技术不仅增加了隧洞封堵体整体抗滑稳定,且布置简单,施工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空心段处的锚筋布置断面图;
[0019]图3是本技术实心段处的锚筋布置断面图。
[0020]附图标记:1

施工支洞;2

空心段;3

实心段;4

空心段处的锚筋;5

实心段处的锚筋;6

高压隧洞;7

弧形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案进行描述,但是应当理解,附图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为了更好说明本实施例,附图某些部件会有省略、放大或缩小,并不代表实际产品的尺寸;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附图中某些公知结构及其说明可能省略是可以理解的。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并不作为对本技术限制的依据。
[0023]如图1至3所示,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布置结构,封堵体设置在施工支洞1内,分为空心段2和实心段3,空心段2和实心段3与围岩的连接部分分别设置有多根锚筋,空心段处的锚筋4向迎水面偏转设置,实心段3布置为喇叭形的结构型式,实心段3横截面较大的一侧面向高压隧洞这一侧设置。
[0024]相邻两个高压隧洞6之间在施工支洞1内相对设置两个封堵体,即两段空心段处在两个高压隧洞6的内侧。
[0025]所述实心段3两侧坡度设置为1:3。
[0026]所述实心段处的锚筋5与基岩面保持垂直或接近垂直相交,当锚筋遇到止水铜片时需进行截断。
[0027]所述空心段处的锚筋4伸入围岩的这一端部向迎水面偏转45
°
设置,最大程度上增加空心段处的锚筋4与混凝土、围岩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强封堵体混凝土和围岩之间的粘
结。
[0028]空心段处的锚筋4沿空心段2长度方向多排布置,每排锚筋沿空心段2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空心段2处每排锚筋的布置间距为1.5

2m。
[0029]所述实心段处的锚筋5沿实心段3长度方向多排布置,每排锚筋沿实心段3周向方向间隔设置。实心段3处每排锚筋的布置间距为1.5

2m。
[0030]所述实心段3在与高压隧洞6的连接端采用弧形段7平顺连接。
[0031]所述空心段2和实心段3均由混凝土浇筑形成,即采用C20二级配混凝土,并在空心段2和实心段3处进行固结灌浆,以加强围岩的完整性,达到提高岩体强度和刚度的目的。
[0032]具体的施工步骤如下:
[0033]1、在施工支洞1使用完成后,先对封堵段基础面进行清理。清理时先以反铲对底层虚渣进行清理,用自卸汽车经过施工支洞1洞口运输到指定地点。在没有大渣的情况下进行人工清撬,以风枪、水枪将基础面上的细小石渣、及泥垢冲洗干净。如仓号中渗水量较大,必须将积水排出仓号,使基岩面彻底留露出来。
[0034]2、进行钻孔、注浆、插杆的步骤。空心段处的锚筋4角度为向迎水面偏转45
°
,注浆浆液采用M30微膨胀水泥砂浆,锚筋采用HRB400螺纹钢。
[0035]3、待止水铜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封堵体设置在施工支洞(1)内,分为空心段(2)和实心段(3),空心段(2)和实心段(3)与围岩的连接部分分别设置有多根锚筋,空心段处的锚筋(4)向迎水面偏转设置,实心段(3)布置为喇叭形的结构型式,实心段(3)横截面较大的一侧面向高压隧洞这一侧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高压隧洞(6)之间在施工支洞(1)内相对设置两个封堵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实心段(3)两侧坡度设置为1:3。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体的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实心段处的锚筋(5)与基岩面保持垂直或接近垂直相交。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缩短高压隧洞施工支洞封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裘杭杰李高会杨飞吴都李煜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