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式护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64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卡式护套,属于已经架设完毕的输电线路和通信电缆绝缘保护套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长度方向呈连续延伸的片状结构的管体、相互配合的卡口和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两侧、以及形成在所述管体上并设置在所述卡口内侧的挡片;所述管体对应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槽外侧均形成有补强层,所述补强层呈n型结构地凸出于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槽外壁;其中,所述挡片一端与所述管体一体成型,另一端倾斜地朝向所述卡口方向延伸,从而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槽相接后,所述卡槽侧壁驱动所述挡片形变,以使所述挡片与所述卡槽侧壁紧密接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锁合牢固,不易松脱,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的有益效果。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的有益效果。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的有益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卡式护套


[0001]本技术涉及已经架设完毕的输电线路和通信电缆绝缘保护套
,尤其涉及一种卡式护套。

技术介绍

[0002]出于电缆裸线的安全性和绝缘性方面的考虑,一般应当对于电缆裸线进行绝缘防护,例如用于城镇电网和农村电网的1

35KV架空裸线,由于运行的架空导线可能与树林、建筑物、隧道、河流等距离较近,或者电力线路与其他弱电(通信、光纤、广播线路)线路的安全距离难以保证,而存在安全隐患,这类型安全隐患往往是在已经完成电缆架设之后才会被发现,如果再对电缆进行移位,或者重新架设、施工,则会耗费大量人力财力,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03]现有技术中,中国公开的技术专利CN201707948U一种卡扣式绝缘护套,沿其长度方向是连续一致的,其剖面形状为片状管体,片状管体的两端分别设有向同一方向突出的相互匹配的卡口和卡槽;在卡口或卡槽内侧,设有向同一方向突出的挡片;
[0004]虽然,该卡扣式绝缘护套能直接使用在已经架设好的输电线路和通信电缆上,只要将两端的卡口和卡槽扣在一起即完成安装,结构简单,使用简便,但是,在使用时发现,卡口和卡槽扣在一起后不牢固、容易脱开,需要多次按压重新扣合,影响施工效率;
[0005]因此,如何解决现有技术中卡口和卡槽扣在一起后不牢固、容易脱开的问题,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重要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卡式护套,锁合牢固,不易松脱,结构简单,组装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率
[000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8]本技术公开的卡式护套,包括:
[0009]长度方向呈连续延伸的片状结构的管体、相互配合的卡口和卡槽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两侧、以及形成在所述管体上并设置在所述卡口内侧的挡片;
[0010]所述管体对应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槽外侧均形成有补强层,所述补强层呈n型结构地凸出于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槽外壁;
[0011]其中,所述挡片一端与所述管体一体成型,另一端倾斜地朝向所述卡口方向延伸,从而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槽相接后,所述卡槽侧壁驱动所述挡片形变,以使所述挡片与所述卡槽侧壁紧密接触。
[0012]进一步的,所述补强层的厚度H不小于所述管体厚度。
[0013]进一步的,所述挡片位于所述卡口侧与所述管体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卡口末端形成有与所述卡槽扣合的扣合部,所述扣合部位于所述管体侧形成有第一扣合面,所述卡槽侧壁形成有与所述第一扣合面配合的第二扣合面,
[0015]所述第一扣合面与所述卡口侧壁之间的夹角、所述第二扣合面与所述卡槽侧壁之间的夹角均小于90
°

[0016]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位于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槽外侧均形成有延伸段,所述延伸段上布设有至少一组相互配合的所述卡口和所述卡槽,以便使所述管体形成多腔室地包覆线缆。
[0017]进一步的,所述管体为分体结构。
[0018]进一步的,所述管体包括第一片体和第二体;
[0019]所述第一片体上间隔地形成有至少两个所述卡口,所述第二体上形成有对应所述卡口位置形成有所述卡槽。
[0020]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本技术提供的卡式护套,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实现了;
[0021]1)管体对应卡口和卡槽外侧均形成有补强层,通过补强层,在管体弯曲后,卡口和卡槽能够有效地保持竖直状态,进而实现保证管体形成内腔后的定型效果;
[0022]2)卡口内侧形成有挡片,挡片末端倾斜地朝向卡口方向延伸,当卡口和卡槽相接扣合,卡槽产生形变,变形后,挡片在自身材料弹性作用下能够与卡槽侧壁紧密接触,驱使卡槽的开口闭合,进而使卡口和卡槽锁合牢固,不易松脱,减少重复施工次数、提高施工效率,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0023]3)为了进一步提高卡口和卡槽锁合牢固性,卡口形成有第一扣合面,卡槽形成有与第一扣合面配合的第二扣合面,卡口与卡槽扣合后,第一扣合面呈钩状结构与第二扣合面钩挂在一起,从而实现了使卡口和卡槽锁合更加牢固性、不易松脱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00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5]图1是本技术公开的卡式护套包覆线缆状态轴测图;
[0026]图2是本技术公开的卡式护套展开状态主视图;
[0027]图3是本技术公开的卡式护套包覆线缆状态主视图;
[0028]图4是本技术公开的卡式护套另一实施例主视图;
[0029]图5是本技术公开的卡式护套另一实施例主视图;
[0030]图6是本技术公开的卡式护套第一片体主视图;
[0031]图7是本技术公开的卡式护套第二片体主视图。
[0032]附图标记说明:
[0033]1、管体;101、第一片体;102、第二片体;2、卡口;201、第一扣合面;3、挡片;4、卡槽;401、第二扣合面;5、补强层;6、延伸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0035]参见图1

3所示;
[0036]技术卡式护套,包括:管体1;
[0037]管体1是由可弯曲的柔性绝缘材料制成,且管体1构造沿长度方向呈连续延伸的片状结构,相互配合的卡口2和卡槽4分别设置在管体1两侧,管体1弯曲后卡口22和卡槽4扣合,管体1内形成包覆线缆的腔体,在卡口2和卡槽4扣合前在卡槽4内填充密封胶,可以提高管体1内腔密封性;
[0038]管体1位于开口2侧设置有挡片3,管体1展开后卡口2、挡片3、卡槽4均向同一方向凸出。
[0039]参见图2、3所示,管体1对应卡口2和卡槽4外侧均形成有补强层5,补强层5呈n型结构地凸出于卡口2和卡槽4外壁,便于卡口2和卡槽4 一体成型于管体1上,而且在管体1弯曲后,卡口2和卡槽4能够有效地保持竖直状态,进而保证管体1形成内腔后的定型效果,优选的,补强层 5凸出高度以及补强层5的厚度H均不小于管体1厚度;
[0040]其中,挡片3一端与管体1一体成型,另一端倾斜地朝向卡口2方向延伸,优选的,挡片3位于卡口2侧与管体1之间的夹角a小于90
°
,当卡口2和卡槽4相接扣合,卡槽4侧壁驱动挡片3朝向管体1内腔产生变形,挡片3变形后,挡片3在自身材料弹性作用下能够与卡槽4侧壁紧密接触,驱使卡槽4的开口闭合,进而使卡口2和卡槽4锁合牢固,不易松脱,减少重复施工次数、提高施工效率,结构简单,组装方便;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卡式护套,包括:长度方向呈连续延伸的片状结构的管体(1)、相互配合的卡口(2)和卡槽(4)分别设置在所述管体(1)两侧、以及形成在所述管体(1)上并设置在所述卡口(2)内侧的挡片(3),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对应所述卡口(2)和所述卡槽(4)外侧均形成有补强层(5),所述补强层(5)呈n型结构地凸出于所述卡口(2)和所述卡槽(4)外壁;其中,所述挡片(3)一端与所述管体(1)一体成型,另一端倾斜地朝向所述卡口(2)方向延伸,从而所述卡口(2)和所述卡槽(4)相接后,所述卡槽(4)侧壁驱动所述挡片(3)形变,以使所述挡片(3)与所述卡槽(4)侧壁紧密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补强层(5)的厚度H不小于所述管体(1)厚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挡片(3)位于所述卡口(2)侧与所述管体(1)之间的夹角小于90
°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式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口(2)末端形成有与所述卡槽(4)扣合的扣合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海波杜娜徐志华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科应化特种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