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63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涉及建筑节能围护结构技术领域,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固定窗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于固定窗框中,包括密封胶,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四周区域,密封胶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围合形成第一密闭空腔,第一密闭空腔内设有第一流体;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为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在固定窗框内设有光伏接线盒,光伏接线盒中的电极与通过涂锡带引出的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内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极相连。该光伏节能液流窗可以同时实现并提升对太阳能的电利用和热利用,极大地提升太阳能转换的整体效率和建筑节能率。体效率和建筑节能率。体效率和建筑节能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式建筑节能围护结构
,具体地,是关于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与液流窗相结合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
技术背景
[0002]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包括太阳能的光热利用、太阳能的光电利用等方式可以全部或部分代替化石燃料,并减少碳排放,通过转变建筑内的能源结构实现节能降碳。
[0003]液流窗是一种可吸收并利用太阳能热能的新型节能窗体。在不影响建筑美观的情况下,充分利用现代建筑中大规模的建筑外窗面积,无需额外的安装场地。在建筑中利用太阳能转化成的热能,降低建筑内热水系统能耗;并降低房间得热,从而降低房间夏季空调系统的能耗;同时减少返回室外环境的热量,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但是到目前为止,在液流窗内使用最广泛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是玻璃,第一流体是无色无毒的蒸馏水,其综合太阳能吸收率非常低,因此导致整个窗体对太阳能的热利用效率不高,而且无法实现对太阳能的电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
技术介绍
,本专利技术将半透明光伏窗技术与液流窗技术结合,提出一种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与液流窗相结合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该光伏节能液流窗采纳了现有液流窗技术实现太阳能光热利用以及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实现太阳能光电利用的优点,同时又规避了现阶段液流窗技术太阳能吸收率较低和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中常用的晶体硅光伏电池的光电转化效率随电池温度的升高而降低的缺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包括
[0006]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固定窗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于固定窗框中,间距为10

100mm;
[0007]密封胶,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四周区域,密封胶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围合形成第一密闭空腔,第一密闭空腔内设有第一流体;
[0008]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为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包括盖板,胶粘剂和太阳能电池片;在固定窗框内设有光伏接线盒,光伏接线盒中的电极与通过涂锡带引出的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内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极相连。
[0009]作为优选的技术实施方案,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内部的太阳能电池片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为单晶硅电池或多晶硅电池。
[0010]作为优选的技术实施方案,盖板为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
[0011]作为优选的技术实施方案,胶粘剂为乙烯和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实施方案,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为普通玻璃或真空玻璃或中空玻璃;在真空玻璃中设有支撑柱。
[0013]作为优选的技术实施方案,密封胶内设有浸没式换热器,浸没式换热器的一侧浸
没于第一流体内,在浸没式换热器内通过呈单向流动的第二流体,第一流体和第二流体通过浸没式换热器实现换热。
[0014]作为优选的技术实施方案,浸没式换热器包括设置于第一密闭空腔外的入口侧水平连接管和出口侧水平连接管、入口侧竖直连接管和出口侧竖直连接管以及设置于第一密闭空腔内的主体换热水平管;入口侧竖直连接管和出口侧竖直连接管分别穿过密封胶的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入口侧竖直连接管和出口侧竖直连接管的外端分别连通入口侧水平连接管和出口侧水平连接管,入口侧竖直连接管和出口侧竖直连接管的内端分别连通主体换热水平管的两端。
[0015]作为优选的技术实施方案,第一流体的液位线位于浸没式换热器的主体换热水平管之上。
[0016]作为优选的技术实施方案,密封胶上部还设有第三开孔,第三开孔上设有可拆卸的密封塞。
[0017]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包括
[0018]第一基板、第二基板、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固定窗框,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于固定窗框中,间距为10

100mm;
[0019]密封胶,设置于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之间四周区域,密封胶与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围合形成第一密闭空腔,第一密闭空腔内设有第一流体;
[0020]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为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包括盖板,胶粘剂和太阳能电池片;在固定窗框内设有光伏接线盒,光伏接线盒中的电极与通过涂锡带引出的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内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极相连;
[0021]第二基板和第三基板相对设置于固定窗框中,与密封胶围合形成第二密闭空腔,在第二密闭空腔内填充空气或惰性气体或维持真空状态;
[0022]第三基板和第四基板相对设置于固定窗框中,与密封胶围合形成第三密闭空腔,第三密闭空腔内通过第二流体。
[0023]其中,第一基板和/或第二基板和/或第三基板和/或第四基板可进行镀膜,如low

e镀膜,提升窗体的节能性;如减反射薄膜,降低反射太阳光造成的城市光污染。
[0024]本专利技术相对现有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1)将半透明太阳能光伏技术与液流窗技术相结合,同时实现对太阳能的电利用和热利用,提升窗体综合利用率。对液流窗而言,其太阳能吸收率得到提升,太阳能热利用能力增强;对晶体硅光伏电池而言,其温度降低,太阳能电利用能力增强。(2)太阳能电利用率不低于10%,太阳能热利用率不低于15%,因此本专利窗户的太阳能综合利用率不低于25%。实现建筑内空调系统和热水系统的节能,为建筑内照明系统和空调系统等提供电能,并缓解城市的热岛效应。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可应用于新建建筑和改建建筑,推动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技术的发展。
附图说明
[00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
技术实现思路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的正视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沿剖线A

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含中空设计的光伏节能液流窗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提供的一种含真空设计的光伏节能液流窗结构示意图;
[0031]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和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的浸没式换热器的安装示意图;
[0032]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提供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沿剖线A

A`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33]附图标记说明:
[0034]101

第一窗框;102

第二窗框;103

第三窗框;104

第四窗框;201

第一基板;202
‑ꢀ
第一密闭空腔;203

第一流体;204

第二基板;205

密封胶;206

第二流体;207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固定窗框,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相对设置于所述固定窗框中,间距为10

100 mm;密封胶,设置于所述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之间四周区域,所述密封胶与所述第一基板及第二基板围合形成第一密闭空腔,所述第一密闭空腔内设有第一流体;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为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所述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包括盖板,胶粘剂和太阳能电池片;在所述固定窗框内设有光伏接线盒,所述光伏接线盒中的电极与通过涂锡带引出的所述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内的太阳能电池片的电极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半透明光伏夹层玻璃内部的所述太阳能电池片为晶体硅太阳能电池,所述晶体硅太阳能电池为单晶硅电池或多晶硅电池。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为钢化玻璃或有机玻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其特征在于,所述胶粘剂为乙烯和醋酸乙烯酯的共聚物。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基板或第二基板为普通玻璃或真空玻璃或中空玻璃;在所述真空玻璃中设有支撑柱。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胶内设有浸没式换热器,所述浸没式换热器的一侧浸没于所述第一流体内,在所述浸没式换热器内通过呈单向流动的第二流体,所述第一流体和所述第二流体通过所述浸没式换热器实现换热。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光伏节能液流窗,其特征在于,所述浸没式换热器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密闭空腔外的入口侧水平连接管和出口侧水平连接管、入口侧竖直连接管和出口侧竖直连接管以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柳文洁陈鸿明黄迎春刘焕明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