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复式宫腔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7569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05 23: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一次性复式宫腔镜,它包括一次性、软质腔体结构的检测管,所述检测管后端连接有手柄,所述手柄上端连接有图像采集机构;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硬质探管,所述探管前端面固定有封装板,所述封装板内嵌置有微型摄像头和光源;所述手柄包括分别从手柄后端贯穿至前端的第一镜头腔、第一器械腔、第一通水腔;所述检测管包括与第一镜头腔相对接的第二镜头腔、与第一器械腔相对接的第二器械腔、与第一通水腔相对接的第二通水腔;所述第二镜头腔为前端面采用透明薄膜密封、后端面开口的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在宫腔观察过程中与显微手术器械结合使用;还能够避免多次灭菌对图像采集镜头造成损伤。图像采集镜头造成损伤。图像采集镜头造成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次性复式宫腔镜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地指一种一次性复式宫腔镜。

技术介绍

[0002]宫腔镜是一种常用于妇科子宫腔内检查和治疗的内窥镜,目前在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的宫腔镜为硬质复式宫腔镜,该硬质复式宫腔镜在使用时首先需要对病人进行麻醉,然后在病人的麻醉状态下采用专门的宫颈扩张器对宫颈进行扩张,最后才能把宫腔镜头探入到宫腔内部进行观察。整个手术过程相当的繁复,对病人的身体状态和医生的专业技能都有很高的要求。在手术的过程中,常规的复式宫腔镜具有较大的直径尺寸(通常在7mm以上)以及其金属材质的管腔都会对宫腔造成一定的损伤,增加病人术后的痛苦和恢复的时间。
[0003]近些年来,随着各项技术的升级发展,尤其是电子器件以及其成型工艺的进步为医疗器械的升级换代创造了条件。其中用于图像采集的摄像头在尺寸上已经逐渐微型化,其直径甚至可以到1mm以下。用于宫腔环境照明的灯也可以有LED和光纤等多种方式,完全可以实现在应用环境的冷光源照明,减少在使用过程中的不适感。新兴的各种加工方式和材料更是为新型宫腔镜的开发提供了新的思路。因此,可以利用新兴的技术和材料开发出对患者更为友好的宫腔镜。
[0004]传统宫腔镜在反复使用过程中需要进行灭菌处理,而用于图像采集的摄像头部分属于精密的电子设备,反复多次的灭菌会加速精密电子设备的老化,缩短摄像头的使用寿命;同时,灭菌处理并不能完全阻断一些疾病的传播,因此开发出一次性使用的宫腔镜更符合广大患者的需求。
[0005]目前进入临床使用的一次性宫腔镜存在如下问题:第一,相对于传统的复式宫腔镜,一次性宫腔镜由于采用简便的设计结构,基本只保留了图像采集功能,在与显微手术器械的结合方面不如传统复式宫腔镜方便;第二,需要摄像头也是一次性使用,而微型摄像头的高昂成本使得一次性宫腔镜的推广使用存在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提供一种一次性复式宫腔镜,既可以实现与显微手术器械结合使用的功能,又可以实现摄像头的多次反复使用,极大地减少使用成本。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研究出一种一次性复式宫腔镜,包括用于插入宫腔的一次性、软质腔体结构的检测管,其特别之处在于:所述检测管后端连接有位于宫腔外、硬质腔体结构的手柄,所述手柄上端连接有位于宫腔外、用于采集及显示宫腔内图像的图像采集机构;
[0008]所述图像采集机构包括细长状的硬质探管,所述探管前端面固定有封装板,所述封装板内嵌置有微型摄像头和光源,所述探管管内设置有与微型摄像头和光源连接的信号传输线,所述探管后端连接有机构壳体,所述机构壳体内设置有与信号传输线连接的数据
处理芯片,所述数据处理芯片连接有嵌置于机构壳体上的显示屏,所述数据处理芯片还连接有位于机构壳体上的开关键;
[0009]所述手柄包括分别从手柄后端贯穿至前端的、用于供探管穿过的第一镜头腔、用于供显微手术器械穿过的第一器械腔、用于供水流穿过的第一通水腔;
[0010]所述检测管包括分别从检测管后端贯穿至前端的、与第一镜头腔相对接的第二镜头腔、与第一器械腔相对接的第二器械腔、与第一通水腔相对接的第二通水腔;所述第二镜头腔为前端面采用透明薄膜密封、后端面开口的结构。
[0011]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管外径为4~4.5mm,壁厚为0.2~0.5mm,所述第二镜头腔直径为1~2.5mm,所述第二器械腔直径为2~3.5mm,所述第二通水腔直径为0.5~1mm;所述探管直径小于或等于1mm。
[0012]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管长度为10~25cm,表面设置有长度刻度线;所述探管长度大于30cm。
[0013]更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管为医用聚氨酯管、医用硅胶管、医用橡胶管中的一种。
[0014]进一步地,所述光源为多个微型化的冷光光源,多个冷光光源均匀分布在微型摄像头四周。
[0015]进一步地,所述探管采用不锈钢管。
[0016]进一步地,所述检测管后端设置有凹形插头,所述手柄前端设置有与凹形插头相匹配的连接口,所述凹形插头与连接口之间采用插拔连接。
[0017]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镜头腔和第一器械腔在手柄内均呈直通的锥形结构,便于探管和显微手术器械从手柄后端插入。
[0018]更进一步地,所述手柄整体呈手枪状结构,所述第一通水腔从手柄下端延伸至前端,且手柄下端开口处设置有便于外部水管接入的螺纹接头。
[0019]更进一步地,所述手柄上端设置有承托卡扣,所述机构壳体侧壁设置有与承托卡扣相匹配的卡槽。
[0020]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1]1、本技术将一次性、软质结构的检测管设计成多腔体通道,并将检测管内的第二镜头腔前端设计为透明薄膜密封结构,借助于手柄内的第一镜头腔的锥形结构将探管插入第二镜头腔,从而使探管前端设置的微型摄像头和光源能够在不需要灭菌前提下反复与检测管配套使用,极大地降低反复消毒过程对精密镜头的损耗,实现单次宫腔检测和手术的低成本;
[0022]2、本技术将一次性、软质结构的检测管设计成多腔体通道,并将检测管内的第二器械腔前端设计为开口结构,借助于手柄内的第一器械腔的锥形结构将显微手术器械插入第二器械腔,从而使该一次性检测管与灭菌后的显微手术器械能够结合使用,在宫腔观察过程中可以实现基本的手术操作,实现诊疗一体化;
[0023]3、本技术提出的一次性复式宫腔镜极大地减少宫腔镜使用的前期准备过程,其中的检测管为无菌的封装产品,拆封出来后即可立即使用,无需在使用前进行灭菌处理;手柄和显微手术器械在手术前需要作灭菌处理;图像采集机构无需作灭菌处理,可反复多次使用;
[0024]4、本技术与传统的复试宫腔镜相比,图像采集与显示更直接,无需外部电脑
连接装置或者配套的大型显示装置,使得整体设备小型化,更方便于灵活使用;
[0025]5、本技术与传统的复试宫腔镜相比,进入宫腔部分的一次性检测管为柔性材质且直径较小,可以避免在检测过程中对宫腔组织造成的损伤;
[0026]本技术一次性复式宫腔镜能够在宫腔观察过程中与显微手术器械结合使用,实现诊疗一体化;还能够避免多次灭菌对图像采集镜头造成损伤,有助于延长精密部件的使用寿命,进一步降低宫腔镜的损耗费用。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技术一次性复式宫腔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为图1中的检测管的径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为图1中的图像采集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4为图3中的封装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5为图1中的手柄的纵向剖视结构示意图;
[0032]图中:检测管1、图像采集机构2、手柄3;
[0033]检测管1包括:第二镜头腔1

1、第二器械腔1

2、第二通水腔1

3、凹形插头1

4;
[0034]图像采集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次性复式宫腔镜,包括用于插入宫腔的一次性、软质腔体结构的检测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1)后端连接有位于宫腔外、硬质腔体结构的手柄(3),所述手柄(3)上端连接有位于宫腔外、用于采集及显示宫腔内图像的图像采集机构(2);所述图像采集机构(2)包括细长状的硬质探管(2

1),所述探管(2

1)前端面固定有封装板(2

2),所述封装板(2

2)内嵌置有微型摄像头(2

3)和光源(2

4),所述探管(2

1)管内设置有与微型摄像头(2

3)和光源(2

4)连接的信号传输线,所述探管(2

1)后端连接有机构壳体(2

5),所述机构壳体(2

5)内设置有与信号传输线连接的数据处理芯片(2

6),所述数据处理芯片(2

6)连接有嵌置于机构壳体(2

5)上的显示屏(2

7),所述数据处理芯片(2

6)还连接有位于机构壳体(2

5)上、用于控制光源(2

4)和显示屏(2

7)的开关键(2

8);所述手柄(3)包括分别从手柄(3)后端贯穿至前端的、用于供探管(2

1)穿过的第一镜头腔(3

1)、用于供显微手术器械穿过的第一器械腔(3

2)、用于供水流穿过的第一通水腔(3

3);所述检测管(1)包括分别从检测管(1)后端贯穿至前端的、与第一镜头腔(3

1)相对接的第二镜头腔(1

1)、与第一器械腔(3

2)相对接的第二器械腔(1

2)、与第一通水腔(3

3)相对接的第二通水腔(1

3);所述第二镜头腔(1

1)为前端面采用透明薄膜密封、后端面开口的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复式宫腔镜,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管(1)外径为4~4.5mm,壁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生莲陈薪张文浩魏申杰汤佳和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科技大学顺德研究生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