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安装于电厂脱硫系统出口烟道内的烟气净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6235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安装于电厂脱硫系统出口烟道内的烟气净化装置,包括竖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竖板上下侧壁端部的第二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上的挡板、设置在所述挡板前后两侧的挡块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下侧壁端部上的第一连接装置,两个以上所述挡板之间呈锯齿状倾斜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竖板与所述挡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烟气净化装置中挡板和挡块的布置方式,强化了烟气的气液扰流行为,有利于雾滴烟尘的撞击分离,烟气净化装置中竖板能使除尘除雾后的烟气的流场分布保持稳定、均匀,有利于降低烟气净化装置的压力损失。利于降低烟气净化装置的压力损失。利于降低烟气净化装置的压力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安装于电厂脱硫系统出口烟道内的烟气净化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净化装置
,具体是一种安装于电厂脱硫系统出口烟道内的烟气净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石灰石

石膏湿法脱硫工艺广泛应用于电厂烟气脱硫,脱硫塔上部安装除雾器,通过除雾器将烟气中残留的浆液雾滴分离出来,避免造成脱硫塔后净烟道及设备的腐蚀。但是在电厂脱硫塔运行中发现,除雾器长期运行易结垢、堵塞,使得除雾效率明显降低,除雾效率降低使得湿式电除尘长期高负荷,甚至超负荷运行,运行稳定性下降,烟尘排放存在不达标的风险,严重影响电厂的安全经济稳定运行。针对脱硫系统除雾器的这一问题,可以开发一种安装于电厂脱硫系统出口烟道内的烟气净化装置,确保整个烟气净化系统安全可靠,确保可实现超低排放的要求。
[0003]专利号为CN215352653U提供了一种烟气净化装置,其包括烟道和喷淋装置;所述烟道为“蛇”形管道,所述烟道在多个支架的支撑下整体竖立放置;所述烟道的下方开口为进口,所述烟道的上方开口为出口;所述喷淋装置包括喷淋管和设于喷淋管的多个雾化喷头;所述喷淋管设于烟道内,所述喷淋管也对应烟道形状弯曲为“蛇”形;多个所述雾化喷头安装于所述喷淋管。
[0004]在此方案中,管道由梳理放置且固定,“蛇”行的管道角度不可调,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满足不了多变的工作环境。
[0005]专利号为CN203560919U提供了一种可净化烟气的烟囱,包括烟囱本体、烟气净化装置,烟囱本体分为内设上烟道的上筒和内设下烟道的下筒,上筒和下筒分别与烟气净化装置固定连接,的烟气净化装置上表面设有与上烟道直径一致的过滤网,烟气净化装置下表面设有与下烟道直径一致的过滤网,烟气净化装置为含有若干个抽屉的多层结构,每个抽屉内设置有除尘净化剂。
[0006]此方案为一个整体的烟囱,且在烟囱内部安装过滤网,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能很好的净化烟气且调整方便的安装于电厂脱硫系统出口烟道内的烟气净化装置。
[0008]本技术技术方案如下:
[0009]一种安装于电厂脱硫系统出口烟道内的烟气净化装置,包括竖板、对称设置在所述竖板上下侧壁端部的第二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上的挡板、设置在所述挡板前后两侧的挡块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下侧壁端部上的第一连接装置;
[0010]两个以上所述挡板之间呈锯齿状倾斜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竖板与所述挡板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
[0011]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下侧壁的第一转动轴、
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顶面上的第一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的第一上螺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上的第一下螺孔,所述第一上螺孔内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母,所述第一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一上螺孔与所述第一下螺孔螺纹配合;
[0012]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每两个挡板的第一转动轴,所述第一固定架连接每两个挡板的第一固定螺母。
[0013]进一步的,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竖板上下侧壁的第二连接块、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上下侧壁一端的第二转动轴、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顶面上的第二固定架、设置在所述第二固定架上的第二上螺孔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转动轴上的第二下螺孔;
[0014]所述第二转动轴与所述第二连接块的一侧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二上螺孔上设置有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上螺孔螺纹配合,第二固定螺母与所述第二下螺孔螺纹配合。
[0015]进一步的,所述挡块至少设置两个,所述挡块在挡板上均匀设置。
[001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挡板可拆卸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挡板可拆卸设置。
[0017]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设置的高度与所在烟道横截面垂直方向的高度相同。
[0018]进一步的,所述挡块可以为四面体、半球体或者六面体形状,所述挡块与所述挡板可拆卸连接。
[0019]进一步的,所述挡板是烟气的入口方向,所述竖板是烟气的出口方向。
[0020]进一步的,所述挡板、所述竖板、所述挡块、所述第一连接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为耐烟气腐蚀材料。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22]烟气净化装置中挡板和挡块的布置方式,强化了烟气的气液扰流行为,有利于雾滴烟尘的撞击分离,烟气净化装置中竖板能使除尘除雾后的烟气的流场分布保持稳定、均匀,有利于降低烟气净化装置的压力损失,第一连接装置可以方便调节竖板与挡板之间的连接角度,第二连接装置可以方便调节挡板与挡板之间的连接角度,且第一连接装置与第二连接装还能起到固定的作用。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第一连接装置局部结构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第二连接装置结构示意图;
[0027]图5为本技术的挡板与挡块结构示意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的防护装置中夹紧孔和夹紧罩结构示意图。
[0029]1、竖板;2、挡板;3、挡块;4、第一固定架;401、第一固定螺母;402、第一转动轴;403、第一上螺孔;404、第一下螺孔;405、第一连接块;5、第二连接块;501、第二固定架;502、第二固定螺母;503、第二转动轴;504、第二上螺孔;505、第二下螺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结合。
[0031]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32]实施例1
[0033]如图1

图6所示,本技术包括竖板1、挡板2以及挡块3,竖板1表面平整,一端连接有挡板2,竖板1与挡板2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进行连接,第二连接装置对称安装在竖板1与挡板2的上下侧壁的端部,烟气净化装置的每一列包括1个竖板1和至少2个挡板2,挡板2的数量大于等于2个,小于等于20个,挡板2与挡板2之间通过第一连接装置,挡板2之间呈锯齿状倾斜设置,第一连接装置对挡板2之间的连接起到固定的作用,第一连接装置对称设置在挡板2上下侧壁上的端部。
[0034]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情况,烟气净化装置至少设置两列,最多不超过100列,竖板1为烟气净化装置的入口方向,挡板2为烟气净化器的出口方向,挡板2和竖板1的宽度为h1=0.5

5m,挡板2的连接长度为h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安装于电厂脱硫系统出口烟道内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竖板(1)、对称设置在所述竖板(1)上下侧壁端部的第二连接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装置上的挡板(2)、设置在所述挡板(2)前后两侧的挡块(3)以及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2)上下侧壁端部上的第一连接装置;两个以上所述挡板(2)之间呈锯齿状倾斜设置并通过所述第一连接装置连接,所述竖板(1)与所述挡板(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装置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电厂脱硫系统出口烟道内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2)上下侧壁的第一转动轴(402)、转动连接在所述第一转动轴(402)上的第一连接块(405)、设置在所述第一连接块(405)顶面上的第一固定架(4)、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架(4)上的第一上螺孔(40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转动轴(402)上的第一下螺孔(404),所述第一上螺孔(403)内设置有第一固定螺母(401),所述第一固定螺母(401)与所述第一上螺孔(403)与所述第一下螺孔(404)螺纹配合;所述第一连接块连接每两个挡板(2)的第一转动轴(402),所述第一固定架(4)连接每两个挡板(2)的第一固定螺母(4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装于电厂脱硫系统出口烟道内的烟气净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对称设置在所述竖板(1)上下侧壁的第二连接块(5)、对称设置在所述挡板(2)上下侧壁一端的第二转动轴(503)、设置在所述第二连接块(5)顶面上的第二固定架(501)、设置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星薛钢连国栋张朱合张国栋李彦平敬旭业石战胜张紫电崔长英彭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华电石家庄裕华热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