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节段箱梁快速预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7655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混凝土节段箱梁快速预制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步骤一:同一预制序列中箱梁节段的划分,任一箱梁节段预制序列划分为两种梁段,其中包括N个矩形梁段和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凝土节段箱梁快速预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节段梁预制拼装方法领域。更具体地说,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混凝土节段箱梁快速预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节段梁制作方法多数使用短线匹配法。通常短线匹配法除了首节段采用固定端模与活动端模进行预制以外,其余节段均使用固定端模作为预制时一端的模板,同时采用预制好的前一节段作为另一端的端模,在后一节段制作完毕后即吊离前一节段,后一节段又成为新一节段的端模,如此循环往复。这种方法对匹配梁的精度要求极高,安装时需对平面位置、水平度及垂直度进行调整测量,然后将内模、底模、侧模进行连接,在端模的顶面、底面需设置若干个控制点,并在测量塔进行校核。
[0003]在现有的短线匹配法中,除了首节段以外,其他的梁段均需要完成匹配梁的匹配与校核,由于对匹配精度要求较高,所以该工序耗时较长,随着科技和经济的发展,这种传统短线法的预制工艺,在施工效率、节能环保等方面已经很难满足日益提高的社会需求,对更高效的节段预制方法的需求日益迫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凝土节段箱梁快速预制方法,为一种优化的节段划分方法与相应的节段短线匹配预制方法,以实现同一预制序列中箱型节段的快速预制拼装,解决了传统短线匹配法梁段预制时所面临的匹配梁调位工作繁杂、预制效率低下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本专利技术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混凝土节段箱梁快速预制方法,,包括如下两个步骤:
[0006]步骤一:同一预制序列中箱梁节段的划分,同一预制序列中的箱梁节段划分为两种梁段,其中包括N个矩形梁段和N

1个中间梁段;
[0007]步骤二:节段箱梁的预制,首先进行矩形梁段的预制,然后任意两个相邻矩形梁段之间浇筑一个中间梁段,完成序列中所有的箱梁节段的预制。
[0008]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一中,矩形梁段的预制方式与首节梁段制作工艺相同。
[0009]优选的是,桥梁纵向设有平弯时,中间梁段形态为梯形梁段。
[0010]优选的是,所述步骤二中,以任意两个相邻矩形梁段作为端模浇筑位于中间的中间梁段。
[0011]优选的是,所述矩形梁段采用固定端模和活动端模作为两端的端模进行预制。
[0012]优选的是,所述固定端模和活动端模均采用凸键齿形式。
[0013]优选的是,所述矩形梁段的具体预制方法如下:
[0014]S1、固定端模安装与校核;
[0015]S2、活动端模调位、锁定;
[0016]S3、吊放钢筋笼,张拉顶部螺杆,安装侧模、底模;
[0017]S4、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0018]S5、养护完成后活动端模脱模,矩形梁段起吊至修饰区域后在同样的位置设置活动端模进行下一矩形梁段的预制,活动端模基本不需重新进行调位。
[0019]优选的是,所述中间梁段的具体制作方法如下:
[0020]S1、底模安装就位;
[0021]S2、两侧的矩形梁段作为匹配梁段定位,侧模安装就位;
[0022]S3、钢筋骨架吊装,内模分块安装;
[0023]S4、混凝土浇筑及养护;
[0024]S5、养护完成后将新浇筑梁段移至存梁场,将右端匹配矩形梁段移至左端,右端添加下一节匹配矩形梁段,重复以上过程,直至完成所有中间梁段的制作。
[0025]本专利技术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26]1)传统短线匹配法需要使用固定端模与匹配梁段作为两端端模预制除首节梁段之外的其余梁段,本专利技术则只有一半的中间梁段与短线匹配法制作方式相似,剩下一半的矩形梁段通过固定端模与活动端模作为两端端模预制,所使用的固定端模面板与活动端模面板都可采用凸键齿形式,模板制作较为简单,另外由于预制矩形梁段截面尺寸基本固定,活动端模需要精确调位的次数较少;综合以上优点,该部分梁段预制效率较短线匹配法高,且不需要进行匹配梁调位,致使本专利技术整体制作效率较短线匹配法高。
[0027]2)中间梁段的预制方法相较于传统短线匹配法进行了改良,不再采用固定端模,预制时两端都使用矩形梁段作为模板,其中一端的矩形梁段发挥固定端模的作用,另一端矩形梁段与传统方法的匹配梁作用相同,这样省去了固定端模的加工制作,节省了模板成本。
[0028]3)由于中间梯形梁段通过矩形梁段作为两端端模来进行预制,可通过中间梁段修正预制矩形梁段的预制误差。
[0029]本专利技术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专利技术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0030]图1为本专利技术节段划分方式示意图;
[0031]图2为传统方法其余节段预制方法示意图;
[0032]图3为传统方法首节梁段预制方法示意图;
[0033]图4为本专利技术矩形梁段的预制方法示意图;
[0034]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间梁段的预制方法示意图。
[0035]附图标记说明:
[0036]1、矩形梁段,2、中间梁段,3、固定端模,4、活动端模,5、侧模,6、底模,7、凸键齿,8、螺杆,9、匹配梁段。
具体实施方式
[003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
字能够据以实施。
[0038]需要说明的是,下述实施方案中所述实验方法,如无特殊说明,均为常规方法,所述试剂和材料,如无特殊说明,均可从商业途径获得;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术语“横向”、“纵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39]实施例
[0040]本申请的节段箱梁的节段划分方式与预制顺序具体步骤如下:
[0041]1)节段划分方式(如图1所示)
[0042]图1中从左至右依次为4#矩形梁段1、3#中间梁段2、2#矩形梁段1、1#中间梁段2、0#矩形梁段1、1#中间梁段2、2#矩形梁段1、3#中间梁段2、4#矩形梁段1,正中间的弧形线为节段箱梁的中心线。
[0043]传统短线匹配法从首节梁段开始向其余节段进行预制,为了提高短线匹配法的预制效率,本专利技术改良了传统短线匹配法中对同一预制序列中箱梁节段的划分方式与预制顺序,首先,在一个预制序列所划分的全部梁段中,预制多节与首节梁段相同的矩形梁段1,然后使用相邻矩形梁段1作为端模制作其余中间梁段2,也就是每两个相邻矩形梁段1之间布置一个中间梁段2,当桥梁纵向设有平弯时,由矩形梁段1为端模制作出的其余梁段将为梯形中间梁段2,每个梯形中间梁段2由两边的矩形梁段1作为端模进行预制。
[0044]2)节段箱梁预制顺序
[0045]预制顺序首先需要通过固定端模3与活动端模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凝土节段箱梁快速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两个步骤:步骤一:同一预制序列中箱梁节段的划分,同一预制序列中的箱梁节段划分为两种梁段,其中包括N个矩形梁段和N

1个中间梁段;步骤二:节段箱梁的预制,首先进行矩形梁段的预制,然后任意两个相邻矩形梁段之间浇筑一个中间梁段,完成序列中所有箱梁节段的预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节段箱梁快速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矩形梁段的预制方式与首节梁段制作工艺相同。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混凝土节段箱梁快速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桥梁纵向设有平弯时,中间梁段形态为梯形梁段。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节段箱梁快速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以任意两个矩形梁段作为端模浇筑位于中间的中间梁段。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混凝土节段箱梁快速预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梁段采用固定端模和活动端模作为两端的端模进行预制。6.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敏张永涛陈鸣郑和晖肖林黄涛李锋田飞易辉代浩李刚高世洪沈惠军袁超曹利景张峰陈飞翔杨荣辉明鑫李自强王江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第二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