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车载设备的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403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车载设备的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包括摩托车车载设备、车载设备下沉槽位、减震台、硅胶减震球、限位螺丝、拓展适配件、固定螺丝,所述摩托车车载设备的后壳背面设置有下沉槽位,所述车载下沉槽位设置有四个螺丝孔,通过四个限位螺丝将四个硅胶减震球和减震台安装于车载设备背面的下沉槽位内,所述减震台设置三个螺丝孔,所述拓展适配件为拓展安装模块由三个固定螺丝设置在减震台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针对市面上摩托车车载设备普遍没有减震功能,或者减震功能模块不能做到小型化、轻量化等问题,提出一种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减震性能优良,同时又做了更小更轻,能够更少占用摩托车的设备安装空间和人机交互空间,更好地适配不同车型。更好地适配不同车型。更好地适配不同车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车载设备的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减震防抖防护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车载设备的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摩托车行驶过程中,车载设备不可避免地要承受长期的高频率震动,车速过快或路况较差还会引起设备的剧烈抖动。此种工况下,如果没有减震防护功能,设备容易被震坏,而显示类的车载设备则更是因抖动剧烈致使用户无法正常查看显示信息,极大影响骑行体验和骑行安全。此外,由于摩托车的人机交互空间在车头仪表盘周围,可安装位置十分有限,这就要求加装的车载设备要小型化、轻量化,避免因占用过多的人机交互空间而对仪表盘造成视野遮挡和操作干扰。
[0003]目前市面上的车载设备都采用外加的模块化减震结构。此类设计没有把减震作为必要的功能,而是把减震结构设计成独立模块给用户提供选择,这样的做法回避了商家对产品性能提升的自我要求,更逃避了提升产品安全性的责任,客观上让没有选择加装减震模块的用户承受了骑行安全风险。同时,模块化减震设计是附加的独立装置,不能做到结构紧凑,满足不了减震功能结构小型化、轻量化的要求,而且此类减震装置为了独立体现减震性能卖点往往把减震性能设计得冗余,致使加装后相应的整个车载设备的结构布局突兀,不合理地加大了体积和重量,使得有限的人机交互空间被不合理地占用,降低了原车的人机交互空间布局的协调性和可操作性,给用户带来不佳的骑行体验而由此而来的骑行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车载设备的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该应用于摩托车的车载设备的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通过摩托车车载设备、下沉槽位、减震台、硅胶减震球、限位螺丝、拓展适配件、固定螺丝球头之间紧凑的一体化设计,既保证了稳固、充足的减震性能,又实现了小型化、轻量化,能够更少占用摩托车的设备安装空间和人机交互空间,更好地适配不同车型。
[0005]为实现本技术的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车载设备的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包括摩托车车载设备、车载设备下沉槽位、减震台、硅胶减震球、限位螺丝、拓展适配件和固定螺丝,所述摩托车车载设备的后壳背面设置有下沉槽位,所述下沉槽位设置有四个螺丝孔,通过四个限位螺丝将四个硅胶减震球和减震台安装于车载设备背面的下沉槽位内,所述限位螺丝对硅胶减震球起固定和限位作用,所述硅胶减震球为黏弹性阻尼材料,能够吸收振动能量并迟滞和减缓抖动,所述减震台设置有三个螺丝孔作为扩展适配件的安装孔位,所述拓展适配件为拓展安装模块由三个固定螺丝固定在减震台顶部,可拓展多种安装方式,能够适配多种车型。
[0006]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车载设备后壳背面设置有所述的下沉槽位,所述减震台、硅
胶减震球通过所述限位螺丝固定于所述下沉槽位内,使减震结构与车载设备形成一体。
[0007]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震台的四角设置有多组孔槽,所述硅胶减震球与孔槽紧密配合,所述硅胶减震球设置在孔槽内,所述减震台与所述下沉槽位相适配,使减震结构更紧凑、更小更轻。
[0008]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硅胶减震球设计为两端开孔、中间鼓起、顶部外缘倒扣的中空结构,所述硅胶减震球与所述减震台孔槽紧密配合,在振动和抖动传导至所述减震台时,所述硅胶减震球为黏弹性阻尼材料,能够将振动能量传导至所述减震台并带动所述硅胶减震球一起在xyz三个自由度摆动,产生减震防抖作用。
[0009]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限位螺丝设计为“土”字形,设置在所述硅胶减震球内,所述限位螺丝设置多组,每组所述限位螺丝分别将每组所述硅胶减固定在车载设备背面的下沉槽位内,保证了车载设备与摩托车之间的连接刚性;此外,每组所述限位螺丝与每组所述硅胶减震球顶部设置有间隙,保证了摩托车传导较大振幅抖动时所述硅胶减震球有足够的弹性变形空间能够迟滞抖动,并通过所述限位螺丝限定抖动的幅度。
[0010]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减震台的顶部设置有多组螺丝孔位,通过螺丝孔位可拓展多种安装方式,满足了不同车型的安装需求,所述螺丝孔位对拓展适配件的底部相适配。
[0011]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拓展适配件设置有三个标准孔,可设计成多种形状,所述球头作为拓展安装适配件的一种通用标准件可适配多种车型的安装。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包括摩托车车载设备、车载设备下沉槽位、减震台、硅胶减震球、限位螺丝、拓展适配件和固定螺丝,所述摩托车车载设备的后壳背面设置有下沉槽位,所述下沉槽位设置有四个螺丝孔,通过四个限位螺丝将四个硅胶减震球和减震台安装于车载设备背面的下沉槽位内,所述限位螺丝对硅胶减震球起固定和限位作用,所述硅胶减震球为黏弹性阻尼材料,能够吸收振动能量并迟滞和减缓抖动,所述减震台设置有三个螺丝孔作为扩展适配件的安装孔位,所述拓展适配件为拓展安装模块由三个固定螺丝固定在减震台顶部,可拓展多种安装方式,能够适配多种车型。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式悬浮减震通用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原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一种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实施例示意图。
[0016]其中:1、摩托车车载设备;2、下沉槽位;3、减震台;4、硅胶减震球;5、限位螺丝;6、拓展适配件;7、固定螺丝;8、球头;9、摩托智能车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为了加深对本技术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定。
[0018]根据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车载设备的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包括摩托车智能车机9、下沉槽位2、减震台3、硅胶减震球4、限位螺丝5、拓展适配件8、固定螺丝7,摩托智能车机9的后壳背面设置有下沉槽位2,下沉槽位设置有四个螺丝孔,通过四个限位螺丝5将四个硅胶减震球4和减震台3安装于摩托智能车机9背面的下沉
槽位2内,减震台3设置有三个螺丝孔,球头由三个固定螺丝设置在减震台顶部。
[0019]摩托智能车机9后壳背面设置有下沉槽位2,减震台3、硅胶减震球4通过限位螺丝5固定于下沉槽位2内,使减震结构与车载设备形成一体
[0020]减震台3的四角设置有4组孔槽,硅胶减震球4分别与孔槽紧密配合,硅胶减震球4设置在孔槽内,减震台3与下沉槽位2相适配,使减震结构更紧凑、更小更轻。
[0021]硅胶减震球4设计为两端开孔、中间鼓起、顶部外缘倒扣的中空结构,硅胶减震球4分别与减震台3的孔槽紧密配合,在振动和抖动传导至所述减震台3时,硅胶减震球4作为黏弹性阻尼材料,能够将振动能量传导至减震台3并带动硅胶减震球4一起在xyz三个自由度摆动,产生减震防抖作用。
[0022]限位螺丝5设计为“土”字形,设置在硅胶减震球4内,限位螺丝5设置4组,每组限位螺丝5分别将每组硅胶减震球4固定在摩托智能车机1背面的下沉槽位2内,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车载设备的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包括摩托车车载设备(1)、下沉槽位(2)、减震台(3)、硅胶减震球(4)、限位螺丝(5)、拓展适配件(6)、固定螺丝(7)其特征在于:所述摩托车车载设备(1)的后壳背面设置有下沉槽位(2),所述下沉槽位(2)设置有四组螺丝孔,通过四组限位螺丝(5)将四个硅胶减震球(4)和减震台(3)安装于摩托车车载设备(1)背面的下沉槽位(2)内,所述减震台(3)设置三组螺丝孔,所述拓展适配件(6)为拓展安装模块由三组固定螺丝(7)设置在减震台(3)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车载设备的一体式悬浮减震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台(3)的顶部设置有多组螺丝孔位,通过螺丝孔位可拓展多种安装方式,满足了不同车型的安装需求,所述螺丝孔位对拓展适配件(6)的底部相适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摩托车的车载设备的一体式悬浮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玉明钟伟业钟伟华肖鑫荣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骑技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