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力弹簧装置、轴承和减震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6274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力弹簧装置(1,101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扭力弹簧装置、轴承和减震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扭力弹簧装置以及具有扭力弹簧装置的轴承和减震器。

技术介绍

[0002]从现有技术已知橡胶弹簧元件,其包含外壳体(例如,铸钢部分或钢的型管)和插入其中的内壳体。弹性橡胶股段分别布置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的中间空间中,该中间空间被布置成角度偏移。弹性橡胶股段在外壳体中央支撑内壳体。随着壳体从静止状态(围绕偏转角旋转)开始相对于彼此旋转,建立恢复力。
[0003]例如,在DE 936835C中描述了一种扭转弹性的悬置元件,该悬置元件包括在外侧上呈多边形的内部部分,该内部部分同心地位于相同边数量的、在内侧上呈多边形的外部部分中。通过插入相应数量的弹性辊来保持内部部分和外部部分。
[0004]在DE 202009010675 U1中描述了一种橡胶弹簧系统,其包括外壳体、偏移45
°
的方形轮廓和四个减震橡胶体。
[0005]减震器(即,用于减震的弹性轴承)还是已知的,其包括所描述类型的扭力弹簧。
[0006]现有技术中描述的类型的装置也被称为“Neidhart弹簧”、“Neidhart弹簧元件”、“Neidhart弹簧装置”或类似物。
[0007]现有技术中描述的类型的装置可以用于弹簧、阻尼和轴承。
[0008]现有技术中描述的橡胶弹簧元件的弹簧特性通过橡胶体来实现,该橡胶体接收振动,同时保证内壳体的固定和承载。
[0009]作为旋转形式的偏转函数的恢复力通过恢复力

偏转曲线表示。该曲线也可以被称为扭力弹簧装置的“力

偏转曲线”或“特性曲线”或“弹簧特性”。其对应于根据螺旋弹簧的力路径特性的原理,其中,偏转是线性的。
[0010]传统的橡胶弹簧元件的缺点是,小的偏转的恢复力

偏转曲线相对平坦,然而从特定偏转开始相对陡峭。从平坦区域到陡峭区域的过渡在此通常是突然的,即,恢复力

偏转曲线在过渡处具有急剧弯曲。有时,恢复力

偏转曲线陡峭得使得进一步的旋转运动突然受到非常大阻力的阻碍,因此在某种意义上,其防止硬停止。在进一步加载时,橡胶体可能会过度拉伸,从而被损坏。
[0011]通过具有较大偏转的陡峭路线,传统的橡胶弹簧元件的使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这些橡胶弹簧元件不能用作发生较大偏转的应用的扭力弹簧元件。
[0012]此外,传统的橡胶弹簧元件的缺点是,可能的偏转仅限于从静止位置开始的通常30
°
的旋转角。此外,传统的橡胶弹簧元件的缺点是,它们的形状通常受到用于它们的壳体的方形轮廓形状的限制。此外,传统的橡胶弹簧元件的缺点是它们通常很重。此外,传统的橡胶弹簧元件难以小型化。由于除了壳体之外它们通常还包括若干其他部分,因此,因为必须组装这些部分,它们的生产还相对复杂。此外,传统的橡胶弹簧元件——特别是由于由若干单独的部分构成——通常不能用于食品生产领域。

技术实现思路

[0013]形成本专利技术的基础的问题在于防止一个或多个上述缺点,以及提供一种改进的扭力弹簧装置、改进的轴承和改进的减震器。
[0014]该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扭力弹簧装置或根据权利要求2的扭力弹簧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9的轴承和根据权利要求20的减震器来解决。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扩展在从属权利要求中指出。在扭力弹簧装置的从属权利要求中提到的特征以及在说明书下面进一步提及的与扭力弹簧装置相关的特征也可以理解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轴承和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减震器的进一步扩展,反之亦然。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扭力弹簧装置包括外壳体、布置在外壳体中的内壳体、以及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相对于外壳体支撑内壳体,从而由于当外壳体和内壳体相对于彼此旋转时引起的偏转,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建立恢复力,其中,
[0016]恢复力

偏转曲线能够通过选择外壳体的、内壳体的、以及弹性元件的形状和/或材料来调整,和/或迟滞现象能够通过选择外壳体的、内壳体的、以及弹性元件的形状和/或材料来调整。
[0017]扭力弹簧装置应当理解为一种装置,在该装置中,通过从静止位置以旋转形式的偏转来建立恢复力。作为偏转函数的恢复力对应于恢复力

偏转曲线。
[0018]“迟滞现象”理解为扭力弹簧装置的弹性行为的迟滞现象,即,恢复力

偏转曲线的迟滞现象。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弹性行为(恢复力

偏转关系和/或迟滞现象)可以相应地调整或相应地调整,例如使得恢复力

偏转曲线是平坦的或陡峭的或分别对称的(特别是线性的)或不对称(例如,在一个旋转方向上呈线性偏转,而在另一个旋转方向上呈渐进式偏转),或者使得产生强或弱的减震效果。例如,在发生高冲击能量的冲击保护应用中需要高减震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弹性行为可以适应相应应用的要求。
[0020]特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例如可以防止在强烈偏转(覆盖大的旋转角的旋转运动)的情况下建立太高的恢复力并且在大的偏转的情况下产生过大的回弹或减震不再令人满意。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扭力弹簧装置因此适合于发生强烈偏转的应用,这是因为将要弹起或减震的物体(例如,震动机器或震动悬架)在强烈偏转的情况(高振幅的震动)也可靠且有效地弹起或分别减震。通过这种方式,例如,也可以可靠地抑制强烈的冲击。此外,例如可以防止扭力弹簧装置的弹性元件被过度拉伸,从而由于过高的恢复力而导致损坏。通过在强烈偏转(震动)的情况下可靠且有效的弹性或减震,也可以减少对被弹动物体或减震物体的损坏。此外,位于该物体区域内的物体和人员受到保护,不会受到剧烈摇晃或冲击运动的影响。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扭力弹簧装置包括外壳体、布置在外壳体中的内壳体以及弹性元件,该弹性元件相对于外壳体支撑内壳体,使得由于当外壳体和内壳体相对于彼此旋转时引起的偏转,在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建立恢复力,其中,弹性元件形成为一个件。
[0022]因此,例如可以调整扭力弹簧装置的弹性行为。此外,由此例如可以简化扭力弹簧装置的制造。此外,例如由此可以实现扭力弹簧装置的小型化。
[0023]外壳体优选地至少部分地包括至少一种塑料材料,其中,塑料材料更优选地包括至少一种共聚酯,其中,共聚酯还更优选地是热塑性共聚酯,其中,共聚酯最优选地是低熔
点热塑性共聚酯。特别优选地,外壳体包括1501和/或PA12

GF20和/或PTB

GF 50。
[0024]内壳体优选地至少部分地包括至少一种塑料材料,其中,塑料材料更优选地包括至少一种共聚酯,其中,共聚酯还更优选地是热塑性共聚酯,其中,共聚酯最优选地是低熔点热塑性共聚酯。特别优选地,内壳体包括1501和/或PA12

GF50和/或PTB

GF 50。
[0025]外壳体和内壳体可以包括相同的材料或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扭力弹簧装置(1,101

106),包括:

外壳体(2),

内壳体(3),布置在所述外壳体(2)中,以及

弹性元件(4),所述弹性元件相对于所述外壳体(3)支撑所述内壳体(3),从而由于当所述外壳体(2)和所述内壳体(3)相对于彼此旋转时引起的偏转,在所述外壳体(2)和所述内壳体(3)之间建立恢复力,其特征在于,恢复力

偏转曲线能够通过选择所述外壳体(2)的、所述内壳体(3)的、以及所述弹性元件(4)的形状和/或材料来调整,和/或迟滞现象能够通过选择所述外壳体(2)的、所述内壳体(3)的、以及所述弹性元件(4)的形状和/或材料来调整。2.一种扭力弹簧装置(1,101

106),包括:

外壳体(2),

内壳体(3),布置在所述外壳体(2)中,以及

弹性元件(4),所述弹性元件相对于所述外壳体(3)支撑所述内壳体(3),从而由于当所述外壳体(2)和所述内壳体(3)相对于彼此旋转时引起的偏转,在所述外壳体(2)和所述内壳体(3)之间建立恢复力,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4)形成为一个件。3.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弹簧装置(1,101

106),其中,所述外壳体(2)至少部分地包括至少一种塑料材料。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扭力弹簧装置(1,101

106),其中,所述外壳体(2)的塑料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共聚酯,该至少一种共聚酯优选地为热塑性共聚酯,更优选地为低

熔融热塑性共聚酯。5.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弹簧装置(1,101

106),其中,所述内壳体(2)至少部分地包括至少一种塑料材料。6.根据上述权利要求所述的扭力弹簧装置(1,101

106),其中,所述内壳体(3)的塑料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共聚酯,该至少一种共聚酯优选地为热塑性共聚酯,更优选地为低

熔融热塑性共聚酯。7.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弹簧装置(1,101

106),其中,所述外壳体(2)和所述内壳体(3)包括相同的材料,优选地包括相同的塑料材料。8.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弹簧装置(1,101

106),其中,所述外壳体(2)和所述内壳体(3)包括不同的材料,优选地包括不同的塑料材料。9.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弹簧装置(1,101

106),其中,所述弹性元件(4)包括弹性材料,优选地包括弹性体,其中,进一步优选地,所述弹性体是可辐射交联的弹性体,最优选地是TPE

E。10.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扭力弹簧装置(1,101

106),其中,所述弹性元件(4)的第一区域在所述外壳体的内表面上至少部分地衬在所述外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埃里克
申请(专利权)人:罗斯塔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