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60068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S1:在经初次沉淀处理的养殖废水中加入改性沸石吸附剂,二次沉淀后得到上清液;所述改性沸石吸附剂由天然沸石与氧化铝混合后经焙烧而成;S2:在步骤S1所得的上清液中先投加脱色剂,充分混合均匀后投加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形成絮体后再加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最后进行气浮分离;S3:将气浮分离的出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完成对养殖废水的处理。该工艺具有养殖废水处理效率高且能实现养殖废水深度脱色等优点。度脱色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养殖废水主要包含养殖冲洗时的粪、尿、残余药剂混合水以及部分生活污水,水质水量变化大,悬浮物多、有机物浓度高、氨氮浓度高、含有重金属、致病菌并有恶臭。大量悬浮物沉淀,会使土壤孔隙堵塞,造成土壤透气、透水性下降。高浓度有机物及氨氮,会使土壤养分失衡,导致土壤板结、盐化,消耗水体溶解氧,会引起水体发黑、变臭。畜禽饲料常有的锌、铜等重金属则易在土壤中积累,导致土壤重金属超标,影响作物生长。畜禽粪尿排泄物带有的致病微生物、寄生虫卵通过水源或蚊蝇传播,易引起感染,甚至引发疫情。畜禽粪尿排泄物伴有的H2S、NH3等气体,会产生胺、硫等恶臭气体,严重影响周边环境。总之,畜禽养殖废水亟待处理。
[0003]养殖废水目前主要采用“预处理+生物处理+消毒处理”工艺进行处理,该方法具有投资少、运行费用低的优点,但生物法处理氨氮有机物效率低,且容易达到吸附平衡。此外,该工艺并未涉及养殖废水末端脱色。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效率高且能实现养殖废水深度脱色的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07]S1:在经初次沉淀处理的养殖废水中加入改性沸石吸附剂,二次沉淀后得到上清液;所述改性沸石吸附剂由天然沸石与氧化铝混合后经焙烧而成;
[0008]S2:在步骤S1所得的上清液中先投加脱色剂,充分混合均匀后投加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形成絮体后再加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最后进行气浮分离;
[0009]S3:将气浮分离的出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完成对养殖废水的处理。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改性沸石吸附剂中,天然沸石与氧化铝的质量比为3~5∶1。
[0011]进一步地,所述焙烧的温度为100℃~500℃,焙烧时间为1h~5h。
[0012]进一步地,改性沸石吸附剂与养殖废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0g/L~50g/L。
[0013]进一步地,所述养殖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为1000mg/L~2000mg/L。
[0014]进一步地,所述脱色剂为双氰胺甲醛树脂,所述脱色剂与上清液的质量体积比为50mg/L~200mg/L。
[0015]进一步地,所述无机高分子混凝剂为聚合氯化铝和/或聚合硫酸铁,所述无机高分子混凝剂的投加量为500mg/L~1000mg/L。
[0016]进一步地,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为聚丙烯酰胺,所述有机高分子絮凝剂的投加量为3mg/L~10mg/L。
[0017]进一步地,所述催化氧化的催化剂为二氧化氯。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
[0019]本专利技术采用天然沸石与氧化铝混合后经焙烧而成的改性沸石作为养殖废水中氨氮有机物的吸附剂,与天然沸石相比,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可提高200%~300%;与生化处理相比,虽处理效果稍差,但处理效率大大提高。并且,本专利技术采用多种脱色剂进行强化混凝脱色,并联合高效催化氧化技术,能有效地实现对畜禽养殖废水生化出水的深度脱色。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优选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实施例1:
[0022]本实施例的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23]S1:养殖废水经初次沉淀处理后固液分离。
[0024]无论畜禽养殖场污水采用什么系统或综合措施进行处理,都必须首先进行沉淀处理以完成固液分离,这是一道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其重要性及意义主要在于:首先,一般养殖场排放出来的污水中固体悬浮物含量很高,最高可达160000mg/L,相应的有机物含量也很高,通过固液分离可使液体部分的污染物负荷量大大降低;其次,通过固液分离可防止较大的固体物进入后续处理环节,防止设备的堵塞损坏等。
[0025]S2:在经初次沉淀的养殖废水加入改性沸石吸附剂进行氨氮吸附,吸附过程中开启池底的搅拌设备,使养殖废水中的氨氮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吸附完成后二次沉淀后得到上清液。其中,养殖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为2000mg/L,改性沸石吸附剂与养殖废水的质量体积比为50g/L。
[0026]改性沸石吸附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0027]将天然沸石和氧化铝按照4∶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加热升温对混合物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300℃,焙烧时间为5h,自然冷却后得到改性沸石吸附剂。
[0028]采用天然沸石与氧化铝混合后经焙烧而成的改性沸石作为养殖废水中氨氮有机物的吸附剂,与天然沸石相比,改性沸石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可提高200%~300%;与生化处理相比,虽处理效果稍差,但处理效率大大提高。
[0029]S3:在步骤S1所得的上清液中先投加双氰胺甲醛树脂脱色剂,该双氰胺甲醛树脂脱色剂的投加量为150mg/L,充分混合均匀后再投加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硫酸铁,聚合硫酸铁的投加量为800mg/L,形成絮体后再加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使絮体长大,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为8mg/L,最后进行气浮分离,处理后,废水中氨氮降至102.6mg/L,色度降至58倍。
[0030]S4:将气浮分离的出水引入装填有催化剂的催化氧化池中进行催化氧化处理,经检测,色度将至4倍。
[0031]实施例2:
[0032]本实施例的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0033]S1:养殖废水经初次沉淀处理后固液分离。
[0034]S2:在经初次沉淀的养殖废水加入改性沸石吸附剂进行氨氮吸附,吸附过程中开启池底的搅拌设备,使养殖废水中的氨氮与吸附剂充分接触。吸附完成后二次沉淀后得到上清液。其中,养殖废水中的氨氮浓度为2000mg/L,改性沸石吸附剂与养殖废水的质量体积比为30g/L。
[0035]改性沸石吸附剂采用以下方法制得:
[0036]将天然沸石和氧化铝按照5∶1的质量比混合均匀,然后加热升温对混合物进行焙烧,焙烧温度为400℃,焙烧时间为3h,自然冷却后得到改性沸石吸附剂。
[0037]S3:在步骤S1所得的上清液中先投加双氰胺甲醛树脂脱色剂,该双氰胺甲醛树脂脱色剂的投加量为100mg/L,充分混合均匀后再投加无机高分子混凝剂聚合硫酸铁,聚合硫酸铁的投加量为500mg/L,形成絮体后再加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聚丙烯酰胺使絮体长大,聚丙烯酰胺的投加量为5mg/L,最后进行气浮分离,处理后,废水中氨氮降至50.7mg/L,色度降至60倍。
[0038]S4:将气浮分离的出水引入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在经初次沉淀处理的养殖废水中加入改性沸石吸附剂,二次沉淀后得到上清液;所述改性沸石吸附剂由天然沸石与氧化铝混合后经焙烧而成;S2:在步骤S1所得的上清液中先投加脱色剂,充分混合均匀后投加无机高分子混凝剂,形成絮体后再加入有机高分子絮凝剂,最后进行气浮分离;S3:将气浮分离的出水进行催化氧化处理,完成对养殖废水的处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沸石吸附剂中,天然沸石与氧化铝的质量比为3~5∶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焙烧的温度为100℃~500℃,焙烧时间为1h~5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养殖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改性沸石吸附剂与养殖废水的质量体积比为20g/L~50g/...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孝芳谢田皋汤卫军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金保树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