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煮茶机构以及煮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758499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12 14: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茶饮料冲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煮茶机构以及煮茶装置,其包括:容器本体和翻转组件,容器本体包括合围而成的侧壁和密封侧壁一侧的底壁,以使侧壁与底壁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翻转组件与容器本体连接,该翻转组件用于翻转容器本体以使茶水从容纳腔内掉落。通过在煮茶机构上设置翻转组件,并且使翻转组件与容器本体连接,在对放入容器本体内的茶包或茶叶煮完之后,启动翻转组件,使容纳腔翻转且开口朝下,即可使茶水中的茶包或茶叶混合着茶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容器本体侧壁从容纳腔内滑落,并且碎末也会随着茶水流出。由此,在倒出茶水的情况下,同时也可以将碎末清除干净,重复使用该煮茶机构也不会有积累碎末的问题。碎末的问题。碎末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煮茶机构以及煮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煮水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煮茶机构以及煮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茶作为一种天然、健康的饮品,喝茶有利于消脂,预防心脑血管疾病,还有提神的功效,是比较养生的饮料。随着人们对其健康要求的提高,喝茶逐渐成为人们饭前饭后饮品的主流。于是在市面上也相继出现了一些煮茶机构,将煮好的茶出售。现有的一些煮茶装置通过滤具承载茶包或茶叶,但是经过滤具冲煮后的茶包或茶叶会有碎末进入盛水容器本体内,导致茶水不干净,且碎末会随着煮茶次数的增加而逐渐积累,这会使得茶水变得无法饮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煮茶机构以及煮茶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煮茶装置会积累碎末的问题。
[0004]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煮茶机构,其包括:容器本体和翻转组件,容器本体包括合围而成的侧壁和密封所述侧壁一侧的底壁,以使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翻转组件与所述容器本体连接,所述翻转组件用于翻转所述容器本体以使茶水从所述容纳腔内掉落。
[0005]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和翻转电机,第一转轴,其一端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翻转电机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所述容器本体翻转。
[0006]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第二转轴和第一支架,第二转轴与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容器本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一端穿过所述侧壁且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架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容器本体可绕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
[0007]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轴中空,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用于与注水机构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进水。
[0008]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二支架、第三转轴和气缸,第二支架设于所述容器本体的一侧;第三转轴一端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气缸包括气缸主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气缸主体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壁铰接,所述气缸主体驱动所述活塞杆沿着所述容纳腔的深度方向做往复运动,以驱动所述容器本体绕所述第三转轴翻转。
[0009]进一步地,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第四转轴和第三支架,所述第四转轴和所述第三支架与所述第三转轴和所述第二支架相对于所述容器本体对称设置,所述第四转轴一端穿过所述侧壁且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所述第四转轴与所述第三支架转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四转轴中空,所述第四转轴另一端用于与注水机构连接,以通过
所述第四转轴进水。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抽气盘、气管和抽气扇,抽气盘朝向中心凹陷,其中,所述凹陷朝向所述开口;气管与所述抽气盘连通;抽气扇安装在所述气管内,以使所述气管产生吸力。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水位传感器,其包括探针,所述水位传感器安装在所述侧壁上,所述探针延伸至所述容纳腔靠近所述底壁一侧。
[0013]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煮茶装置,其包括如第一方面所述的煮茶机构和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安装在所述容器本体上,用于加热所述容器本体。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煮茶机构上设置翻转组件,并且使翻转组件与容器本体连接,在对放入容器本体内的茶包或茶叶煮完之后,启动翻转组件,使容纳腔翻转且开口朝下,即可使茶水中的茶包或茶叶混合着茶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容器本体侧壁从容纳腔内滑落,并且碎末也会随着茶水流出。由此,在倒出茶水的情况下,同时也可以将碎末清除干净,重复使用该煮茶机构也不会有积累碎末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5]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中:
[0016]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本技术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技术俯视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技术另一角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容器本体;11、侧壁;12、底壁;13、容纳腔;2、加热组件;3、翻转组件;31、第一转轴;32、翻转电机;33、第二转轴;34、第一支架;35、第二支架;36、第三转轴;37、气缸;371、气缸主体;372、活塞杆;38、第四转轴;39、第三支架;4、抽气组件;41、抽气盘;42、气管;43、抽气扇;5、水位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参照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这些实施方式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的技术原理,并非旨在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4]现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0025]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煮茶机构,其包括:容器本体1和翻转组件3,容器本体1包括合围而成的侧壁11和密封侧壁11一侧的底壁12,以使侧壁11与底壁12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13;翻转组件3与容器本体1连接,翻转组件3用于翻转容器本体1以使茶水从容纳腔13内掉落。
[002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在煮茶机构上设置翻转组件3,并且使翻转组件3与容器本体1连接,在对放入容器本体1内的茶包或茶叶煮完之后,启动翻转组件3,使容纳
腔13翻转且开口朝下,即可使茶水中的茶包或茶叶混合着茶水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容器本体1侧壁11从容纳腔13内滑落,并且碎末也会随着茶水流出。由此,在倒出茶水的情况下,同时也可以将碎末清除干净,重复使用该煮茶机构也不会有积累碎末的问题。
[0027]当然可以理解的是,翻转组件3对于容器本体的翻转角度可以是任意的,并且翻转组件3对容器本体1的翻转次数和翻转速度也是没有限制的,即翻转组件3可对容器本体1进行多次且快速地翻转,以通过离心力的作用将茶水从容纳腔13内甩出。
[0028]更进一步地,通过向容纳腔13注入清水再实施上述翻转容器本体1的步骤还可直接对容纳腔13进行清洗。
[002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翻转组件3包括:第一转轴31,翻转电机32,第一转轴31一端与侧壁11固定连接;翻转电机32与第一转轴31传动连接,以驱动第一转轴31转动,以使容器本体1翻转。在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转轴31穿设在侧壁11上且与侧壁11固定连接,再通过翻转电机32与第一转轴31传动连接,则可以驱动容器本体1转动,使容纳腔13内的茶包或茶叶及茶水可以从容纳腔13内倾倒出,以使碎末随着茶水流出,以达到清除碎末的目的。
[0030]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翻转组件3还包括:第二转轴33和第一支架34,第二转轴33与第一转轴31相对于容器本体1对称设置,第二转轴33一端穿过侧壁11且与侧壁11固定连接;第一支架34与第二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煮茶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容器本体,其包括合围而成的侧壁和密封所述侧壁一侧的底壁,以使所述侧壁与所述底壁围合形成具有开口的容纳腔;翻转组件,其与所述容器本体连接,所述翻转组件用于翻转所述容器本体以使茶水从所述容纳腔内掉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一转轴,其一端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翻转电机,其与所述第一转轴传动连接,以驱动所述第一转轴转动,以使所述容器本体翻转。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煮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还包括:第二转轴,其与所述第一转轴相对于所述容器本体对称设置,所述第二转轴一端穿过所述侧壁且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第一支架,其与所述第二转轴转动连接,以使所述容器本体可绕所述第一转轴和所述第二转轴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煮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轴中空,所述第二转轴另一端用于与注水机构连接,以通过所述第二转轴进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煮茶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组件包括:第二支架,其设于所述容器本体的一侧;第三转轴,其一端与所述侧壁固定连接,另一端转动地与所述第二支架连接;气缸,其包括气缸主体和活塞杆,所述活塞杆一端与所述气缸主体传动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侧壁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国生区永顺
申请(专利权)人:红巴广州文化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