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载/短路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5927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过载/短路保护电路以及电子设备,该保护电路包括恒流控制电路、负载通断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以及降压稳压电路。恒流控制电路用于限定前端负载CN1的电流;负载通断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对后端负载CN2的供电;驱动电路耦接负载通断控制电路和恒流控制电路,用于驱动负载通断控制电路;降压稳压电路耦接驱动电路和恒流控制电路,用于给驱动电路和恒流控制电路上的运算放大器提供工作电压及基准电压。借此设置,在输出发生过载、短路或带大电容负载启动等情况时,可以限制电流输出,从而保护后端电源电路。从而保护后端电源电路。从而保护后端电源电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过载/短路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电子
,特别涉及一种过载/短路保护电路及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0002]电子产品的安全性是衡量电子产品质量的重要指标。过载保护是电子产品进行控制板设计时的一种保护机制。
[0003]目前市面上针对直流5V负载保护过载、过流产品系统构造采用专用IC实现,具体如图1所示,通过IC的EN口和RSET口的采样电阻配合来限制VOUT的输出电流,如果输出负载电流过大或短路,IC内部就会逐步关闭MOS的导通状态,从而保护前级的开关电源电路,基于IC内部器件的耐压特性,目前市面上是针对直流5V负载过载、过流的保护。IC需要MCU控制EN口的高/低电平,从而组成完整的系统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提供一种过载/短路保护电路,其包括恒流控制电路、负载通断控制电路、驱动电路以及降压稳压电路。
[0005]恒流控制电路用于限定前端负载CN1的电流;负载通断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对后端负载CN2的供电;驱动电路耦接负载通断控制电路和恒流控制电路,用于驱动负载通断控制电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过载/短路保护电路,耦接一前端负载CN1与一后端负载CN2,其特征在于:所述过载/短路保护电路包括:恒流控制电路,用于限定所述前端负载CN1的电流;负载通断控制电路,用于控制对所述后端负载CN2的供电;驱动电路,耦接所述负载通断控制电路和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用于驱动所述负载通断控制电路;降压稳压电路,耦接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恒流控制电路,用于给所述驱动电路和所述恒流控制电路上的运算放大器提供工作电压及基准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过载/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负载通断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17、PMOS管Q1以及三极管Q2,所述电阻R4的后端连接电源的输入端、所述PMOS管Q1的源极和所述后端负载CN2的正端,所述电阻R4的前端连接所述PMOS管Q1的栅极和所述电阻R5的后端,所述PMOS管Q1的漏极连接电源的输出端和所述前端负载CN1的正端,所述电阻R5的前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所述电阻R3的后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和所述电阻R17的后端,所述电阻R17的前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过载/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二极管D2、电容C5以及运算放大器U1B,所述电阻R6的后端连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B的输出端PIN7和所述电阻R3的前端,所述电阻R6的前端接所述运算放大器U1B的同相输入端PIN5和所述电阻R7的后端,所述电阻R7的前端连接所述电阻R8、所述二极管D2和所述电容C5的后端,所述电容C5的前端接地。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过载/短路保护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恒流控制电路包括电阻R9、电阻R18、三极管Q3以及运算放大器U1A,所述电阻R9的后端连接所述电阻R8、所述二极管D2的前端和所述运算放大器U1A的输出端PIN1,所述电阻R9的前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所述电阻R18的后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和所述运算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亭黄志强曾俊杰刘双春魏肃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芯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