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压微雾除消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75579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除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微雾除消系统。其技术方案包括:底板、第一管道、盖板和圆块,所述底板固定有壳体,所述壳体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端一侧固定有第二盛放盒,所述第二盛放盒开设有第一盛放槽,所述凹槽底端另一侧固定有第一盛放盒,所述第一盛放盒开设有第二盛放槽,所述盖板插接入凹槽内,所述盖板固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底端伸入第二盛放槽内,所述盖板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圆块插接入第一圆孔内,所述圆块与第一管道固定,所述第一管道底端伸入第一盛放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对所需除臭地方进行除臭,同时可以多种方式进行除臭,提高除臭效率的优点。提高除臭效率的优点。提高除臭效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压微雾除消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除臭设备
,具体为一种高压微雾除消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高压微雾系统是将精滤的自来水或软化水经过超高压泵加压到80

150kg/cm2,然后通过高压管路送入需要加湿的空间;再通过0.1毫米孔径的“超微细”喷嘴雾化产生0.5

10微米的冷雾喷出,该雾粒子迅速吸引空气中潜热、继续细化达到分子状态,与空间空气融合。在通过对养殖场所进行高压微雾除臭时,通常需要安装大量管道进行高压微雾除臭,不能根据需要移动对部分地方进行除臭,同时除臭方式单一。
[0003]经过大量检索发现:中国技术专利专栏:申请号CN201720608313.4,公开号CN206823547U,高压微雾除臭设备,主要有指示灯、显示屏、控制面板、触控按键、握把、机体、进风口、地脚,机体包括进风网、初级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吸附海绵、UA灯管、高压离子发生器、负离子微雾发生器、壳体、安装槽、光触媒净化网。
[0004]现有的高压微雾除消系统不能根据需要移动对部分地方进行除臭,同时除臭方式单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压微雾除消系统,具备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对所需除臭地方进行除臭,同时可以多种方式进行除臭,提高除臭效率的优点,解决了不能根据需要移动对部分地方进行除臭,同时除臭方式单一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压微雾除消系统,包括底板、第一管道、盖板和圆块,所述底板上表面固定有壳体,所述壳体上表面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底端一侧固定有第二盛放盒,所述第二盛放盒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盛放槽,所述凹槽底端另一侧固定有第一盛放盒,所述第一盛放盒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盛放槽,所述盖板插接入凹槽内,所述盖板上表面固定有第二管道,所述第二管道底端伸入第二盛放槽内,所述盖板上表面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圆块插接入第一圆孔内,所述圆块与第一管道固定,所述第一管道底端伸入第一盛放槽内。
[0007]优选的,所述底板下表面呈矩形整列固定有四个滚轮。通过滚轮便于装置整体移动搬运。
[0008]优选的,所述底板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支架。通过支架使得装置整体移动搬运省时省力。
[0009]优选的,所述壳体前端固定有控制开关箱,控制开关箱前端从上到下依次嵌合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钮,壳体两侧上端分别开设有通气槽。通过控制开关箱可以控制造雾泵和吸风器的启动和停止。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盛放槽内壁底端固定有造雾泵,造雾泵上表面安装有第一管道,圆块上表面开设有第三圆孔,第一管道底端贯穿第三圆孔,第一管道外壁与第三圆孔内壁
固定,第一管道外壁下端安装有喷雾头。通过造雾泵可以将处理液输送到第一管道内,再经过喷雾头喷出。
[0011]优选的,所述第二盛放槽内壁底端固定有吸风器,吸风器上表面安装有第二管道,盖板上表面一侧开设有第二圆孔,第二管道底端贯穿第二圆孔,第二管道外壁与第二圆孔内壁固定,第二管道外壁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贯穿孔。通过吸风器和贯穿孔可以将外界臭气吸入第二盛放槽内。
[0012]优选的,所述盖板上表面前后两端分别固定有握把。通过握把便于盖板的拿取。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4]本技术通过设置凹槽底端一侧固定有第二盛放盒,第二盛放盒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盛放槽,凹槽底端另一侧固定有第一盛放盒,第一盛放盒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盛放槽,盖板插接入凹槽内,盖板上表面固定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底端伸入第二盛放槽内,盖板上表面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圆孔,圆块插接入第一圆孔内,圆块与第一管道固定,第一管道底端伸入第一盛放槽内,当需要进行除臭时,在第一盛放槽和第二盛放槽内放入处理液,推动装置整体移动,再操作控制开关箱,使得造雾泵和吸风器启动,第一管道可以将处理液喷出,第二管道可以将外界臭气吸入第二盛放槽内,经过处理液进行处理,达到了可以根据需要移动对所需除臭地方进行除臭,同时可以多种方式进行除臭,提高除臭效率的效果。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17]图3为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技术的正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0019]图中:1、底板;2、支架;3、壳体;4、握把;5、第一管道;6、第二管道;7、喷雾头;8、贯穿孔;9、控制开关箱;10、滚轮;11、通气槽;12、第一圆孔;13、凹槽;14、盖板;15、第二圆孔;16、第三圆孔;17、圆块;18、造雾泵;19、第一盛放槽;20、第一盛放盒;21、第二盛放槽;22、第二盛放盒。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
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23]请参阅图1至图4,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高压微雾除消系统,包括底板1、第一管道5、盖板14和圆块17,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壳体3,底板1下表面呈矩形整列固定有四个滚轮10,底板1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支架2,滚轮10便于装置整体的移动搬运,支架2使得装置整体移动搬运省时省力。
[0024]壳体3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3,壳体3前端固定有控制开关箱9,控制开关箱9前端从上到下依次嵌合安装有显示屏和按钮,壳体3两侧上端分别开设有通气槽11,控制开关箱9用于控制造雾泵18和吸风器的启动和停止,通气槽11便于处理后的臭气排出。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控制开关箱9的提供司空见惯,其属于常规手段或者公知常识,在此就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其需要或者便利进行任意的选配。
[0025]凹槽13底端一侧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压微雾除消系统,包括底板(1)、第一管道(5)、盖板(14)和圆块(17),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固定有壳体(3),所述壳体(3)上表面开设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底端一侧固定有第二盛放盒(22),所述第二盛放盒(22)上表面开设有第一盛放槽(19),所述凹槽(13)底端另一侧固定有第一盛放盒(20),所述第一盛放盒(20)上表面开设有第二盛放槽(21),所述盖板(14)插接入凹槽(13)内,所述盖板(14)上表面固定有第二管道(6),所述第二管道(6)底端伸入第二盛放槽(21)内,所述盖板(14)上表面前后两端分别开设有第一圆孔(12),所述圆块(17)插接入第一圆孔(12)内,所述圆块(17)与第一管道(5)固定,所述第一管道(5)底端伸入第一盛放槽(19)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微雾除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下表面呈矩形整列固定有四个滚轮(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压微雾除消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表面一侧固定有支架(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彬于振虎郝志杰
申请(专利权)人:德州德运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