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及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5588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6
一种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及应用其的新能源汽车,涉及电机后端盖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现有的后端盖结构较复杂、尺寸较大、成本较高,空间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所述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中,由于三相引出线直接由后端盖的顶端引出至控制器的内部,且旋转变压器放置于轴承与转子铁芯之间,并取消接线座的设置,因此能够有效减小电机的轴向长度,且节省出的空间能够用于加长定子铁芯的高度,从而有效增加电机性能,进而在同样性能要求下能够缩短电机长度,使得电机更加紧凑、体积减小、重量减轻,给EDU留出更多的空间进行PEU的布置。的空间进行PEU的布置。的空间进行PEU的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及新能源汽车


[0001]本技术涉及电机后端盖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及应用其的新能源汽车。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新能源汽车采用的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通常位置突出,占用了电机的轴向和径向空间;并且,电机需要三相引出线和接线座,从而导致后端盖在径向需要伸出(具有突出部分)以提供接线座的空间,同时接线座在轴向上也占用了部分空间。
[0003]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考虑到电机的空间利用可行性),能够减小尺寸、节约成本,并有效提高空间利用率,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用于解决现有的后端盖结构较复杂、尺寸较大、成本较高,空间利用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三相引出线直接由后端盖的顶端引出至控制器的内部,且旋转变压器放置于轴承与转子铁芯之间,并取消接线座的设置。
[0007]一种新能源汽车,包括:如上述所述的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
[0008]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所述的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及应用其的新能源汽车具有以下优势:
[0009]本技术提供的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中,由于三相引出线直接由后端盖的顶端引出至控制器的内部,且旋转变压器放置于轴承与转子铁芯之间,并取消接线座的设置,因此能够有效减小电机的轴向长度,且节省出的空间能够用于加长定子铁芯的高度,从而有效增加电机性能,进而在同样性能要求下能够缩短电机长度,使得电机更加紧凑、体积减小、重量减轻,给EDU留出更多的空间进行PEU的布置。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现有技术中提供的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5]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的第三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
[0017]101

控制器;102

接线座;103

后端盖;201

减速器;202

旋转变压器;105

三相引出线;203

定子铁芯;106

轴承;104

转子铁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及应用其的新能源汽车进行详细描述。
[0019]现有技术中,如图1所示,从非输出端来看,由左往右分别为电机的控制器101,接线座102,后端盖103,减速器201,以及旋转变压器202;由于受三相引出线105和接线座102布置条件的限制,轴向和径向部分均会增加现有的电机轴向空间,如图2和图3中椭圆区域所示,后端盖103会侵占EDU外部空间,则后端盖103需要具有突出部分以给接线座102留出径向和轴向空间,从而导致轴向尺寸加大,造成EDU利用率下降,进而影响EDU总成的空间布置,加大了EDU总成小型化的难度。换言之,现有的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中,后端盖结构设计复杂,加工成本高,在同样EDU空间要求下,限制了定子铁芯的高度,也就限制了电机的性能。
[002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如图4

图6所示,从系统布置方面对影响轴向尺寸的零部件进行梳理,在三维空间上进行综合布置分析,直接将电机的三相引出线105由后端盖103的顶端引出至控制器101的内部,这样则可以直接取消接线座102,并达到取消后端盖103的突出部分的目的,从而轴向长度随之减小,在同等空间性能要求下,便可增加定子铁芯203的高度,有效提高了电机性能并节约成本;与此同时,将旋转变压器202由现有技术中的轴承后端调整至轴承106与转子铁芯104之间,从而后端盖103能够比现有结构在轴线方向减小1/3空间,进而节省出的空间能够有效提高整机性能并节约成本,实现EDU空间利用率的提升,以及达到EDU小型化的目的。
[0021]此处需要补充说明的是,EDU为电子变速箱,PEU为新能源汽车电力电子集成模块。
[0022]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三合一动力总成的后端盖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三相引出线直接由后端盖的顶端引出至控制器的内部,且旋转变压器放置于轴承与转子铁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忠凯田广泽李想
申请(专利权)人:银川威力传动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