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499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08 22:0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抛光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包括:固定圈;打磨叶片,与所述固定圈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叶片用以旋转与外部工件摩擦打磨;所述打磨叶片以所述固定圈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所述打磨叶片的内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用以为所述打磨叶片旋转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供散热排出点位,多个打磨叶片围绕固定圈为中心排列,不仅强度高可以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工作,而且在打磨叶片的内侧开设了等间距的散热孔,不仅可以提高散热效率,而且打磨叶片在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以直接从底部的散热孔排出,有效的对打磨叶片的本体进行降温,增加了打磨叶片的使用寿命。命。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


[0001]本技术涉及抛光轮
,尤其涉及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

技术介绍

[0002]抛光轮是工件表面及镀层抛光使用;抛光轮分为:抛光布轮,麻轮,尼龙轮,布线轮,风轮,羊毛轮等,种类较多,抛光轮的材料和磨光轮稍有不同,它是由弹性更好的各种棉布、细毛毡、丝绸、鹿皮、剑麻、马毛等制成的;此外,为了节约棉毛织物而用特种纸制成的布轮也被广泛采用,现有的抛光轮大多为单面结构,对工件打磨时只能采用抛光轮的侧面进行打磨工作,长时间的使用不仅会造成抛光轮磨砂层掉落,需要定期更换的问题,而且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无法从内部直接散出,导致抛光轮的使用寿命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中对于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
[0004]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5]设计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包括:
[0006]固定圈;
[0007]打磨叶片,与所述固定圈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叶片用以旋转与外部工件摩擦打磨;
[0008]所述打磨叶片以所述固定圈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所述打磨叶片的内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散热孔用以为所述打磨叶片旋转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供散热排出点位。
[0009]优选的,所述固定圈的外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呈等间距分布形式。
[0010]优选的,所述打磨叶片的底部设有预埋块,所述预埋块通过嵌入的方式位于所述安装槽内部。
[0011]优选的,所述固定圈的内侧设有内圈,所述固定圈与所述内圈为一体形成结构
[0012]优选的,所述固定圈的外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所述安装槽内侧。
[0013]优选的,所述内圈的外部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槽呈对称分布形式。
[0014]优选的,所述散热孔以所述固定圈为中心呈等间距分布形式。
[0015]优选的,所述打磨叶片由全树脂砂材质制成。
[0016]优选的,所述固定圈与所述打磨叶片的连接处填充有粘粘胶。
[0017]优选的,所述固定圈由不锈钢材质制成。
[0018]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通过打磨叶片与固定圈固定连接,打磨叶片用以旋转与外部工件摩擦打磨;打磨叶片以固定圈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打磨叶片的内部开设有散热孔,散热孔用以为打磨叶片旋转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供排出点位,多个打磨叶片围绕固定圈为中心排列,不仅强度高可以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工作,而且在打磨叶片的内侧开设了等间距的散热孔,不仅可以提高散热效率,而且打磨叶片在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以直接从底部的散热孔排出,有效的对打磨叶片的本体进行降温,增加了打磨叶片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9]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
[0020]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固定圈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打磨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3]上述附图标记表示:固定圈1、内圈2、打磨叶片3、散热孔4、卡槽5、凹槽6、安装槽7、预埋块8。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
[0027]参照图1

3,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包括:固定圈1;打磨叶片3,与固定圈1固定连接,打磨叶片3用以旋转与外部工件摩擦打磨;打磨叶片3以固定圈1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打磨叶片3的内部开设有散热孔4,散热孔4用以为打磨叶片3旋转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供散热排出点位,多个打磨叶片3围绕固定圈1为中心排列,不仅强度高可以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工作,而且在打磨叶片3的内侧开设了等间距的散热孔4,不仅可以提高散热效率,而且打磨叶片3在打磨的过程中产生的高温可以直接从底部的散热孔4排出,有效的对打磨叶片3的本体进行降温,增加了打磨叶片3的使用寿命。
[0028]固定圈1的外部开设有安装槽7,安装槽7呈等间距分布形式。,为打磨叶片3提供连接点位
[0029]打磨叶片3的底部设有预埋块8,预埋块8通过嵌入的方式位于安装槽7内部,预埋块8插入安装槽7的内部,可以对打磨叶片3进行固定。
[0030]固定圈1的内侧设有内圈2,固定圈1与内圈2为一体形成结构。
[0031]固定圈1的外部开设有凹槽6,凹槽6位于安装槽7内侧,打磨叶片3底部位于凹槽6内部,凹槽6可以协助打磨叶片3进行散热工作。
[0032]内圈2的外部开设有卡槽5,卡槽5呈对称分布形式,卡槽5内部可以与外部钻头嵌入连接,对固定圈1进行连接。
[0033]散热孔4以固定圈1为中心呈等间距分布形式,设置的多个散热孔4可以增加对打磨叶片3散热的点位。
[0034]打磨叶片3由全树脂砂材质制成,以全树脂砂布维基料,较松组织的磨具使用时不易钝化,在磨削过程中有一定的散发热量,能减少工件的发热变形
[0035]和砂布的脱落。
[0036]固定圈1与打磨叶片3的连接处填充有粘粘胶,填充的粘粘胶可以对打磨叶片3进行二次固定,提高连接的稳定性。
[0037]固定圈1由不锈钢材质制成,不锈钢材质强度高,适用于高速旋转。
[0038]工作原理:使用此装置时,首先把外部钻头放置在内圈2的内侧,使得钻头外部的卡块嵌入卡槽5的内部,安装固定结束后即可开始投入使用,在使用的过程中,打开驱动设备带动钻头高速旋转,钻头通过固定圈1带动外部的打磨叶片3高速旋转,打磨叶片3在高速旋转的过程中与外部的工件接触,对工件进行打磨抛光工作,在打磨叶片3与工件接触的过程中摩擦产生的高温通过内侧的散热孔4排出,打磨结束后把固定圈1从钻头外部拆除即可。
[0039]以上仅为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及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应当能够意识到凡运用本技术说明书及图示内容所作出的等同替换和显而易见的变化所得到的方案,均应当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千叶抛光轮,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圈(1);打磨叶片(3),与所述固定圈(1)固定连接,所述打磨叶片(3)用以旋转与外部工件摩擦打磨;所述打磨叶片(3)以所述固定圈(1)为中心呈放射状排列,所述打磨叶片(3)的内部开设有散热孔(4),所述散热孔(4)用以为所述打磨叶片(3)旋转打磨过程中产生的热量提供散热排出点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千叶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1)的外部开设有安装槽(7),所述安装槽(7)呈等间距分布形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千叶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叶片(3)的底部设有预埋块(8),所述预埋块(8)通过嵌入的方式位于所述安装槽(7)内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千叶抛光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圈(1)的内侧设有内圈(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逸强毕金金吴建李青马煜泽任琪王梦情汤浩俐
申请(专利权)人:讴穆睿流体控制设备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