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电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75402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和其内的转子,至少一对永磁磁钢N、S极交替、均匀排列、固定于转子轴表面,定子冲片槽为直槽,槽形相同,均匀分布,其定子冲片槽数Z和定子绕组相数m、转子永磁磁极对数P乘积的比值为分数,即Z/2mP为分数,如21/18,或27/18,或45/18,或60/24,或102/240,或60/18,或15/24。本永磁同步电机的定子和转子之间的气隙为1~3毫米,为一般的永磁同步电机此值的2~5倍。本永磁同步电机能有效降低永磁同步电机的转矩脉动;可在低速条件下,稳定运行,克服电机发生爬行现象,具有良好的低速性能。适用于航天器跟踪、雷达天线驱动、薄膜分切机、航空模拟转台等场合。(*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永磁电机,具体为一种永磁同步电机。(二)技术背景永磁同步电机因其体积小、性能好、结构简单、可靠性高,转矩密度高,且高效节能得到日益广泛应用。尤其在机器人、航空航天、雷达天线、精密电子仪器设备、薄膜分切机、数控机床、卷绕机械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对上述领域的应用场合,转矩波动的大小成为衡量永磁同步电机的一项重要指标,通常控制精度高的场合要求电机的低速转矩波动小于3%,因此,抑制永磁同步电机的力矩波动成为提高永磁同步电机性能的关键所在。一般的永磁同步电机定子采用整数槽,即电机定子的冲片槽数是转子永磁极数的整数倍。这种结构的永磁同步电机转矩脉动较大,特别是在低速运行时,容易发生“爬行”现象,导致电机轴产生抖动,无法满足各种场合高精度速度、位置控制要求。(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设计一种分数槽永磁同步电机,降低电机的力矩波动,提高电机低速运行的稳定性。本技术设计的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和其内的转子,至少一对永磁磁钢N、S极交替、均匀排列、固定于转子轴表面,定子冲片槽为直槽,槽形相同,均匀分布,其定子冲片槽数Z和定子绕组相数m、转子永磁磁极对数P乘积的比值为分数,即Z/2mP为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永磁同步电机,包括定子(1)和其内的转子(2),至少一对永磁磁钢(2-1)、NS极交替、均匀排列、固定于转子(2)轴表面,定子冲片槽(1-1)为直槽,槽形相同,均匀分布,其特征为:    所述定子冲片槽(1-1)数Z和定子绕组相数m、转子永磁磁极(2-1)对数P乘积的比值为分数,即Z/2mP为分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天亮
申请(专利权)人:桂林星辰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5[中国|广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